財經

三大因素讓台灣半導體開花結果 童子賢:台灣優勢會長長久久

編輯部
1天前
3 瀏覽
三大因素讓台灣半導體開花結果 童子賢:台灣優勢會長長久久
台灣半導體產業以「兩個第一、一個第二」獨步全球,被問到台灣半導體優勢可以維持多久,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在三大關鍵因素的影響下,可以長長久久。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會後受訪時指出,台灣半導體的優勢能夠長長久久,是基於三大關鍵因素的累積與正確決策,並非一蹴可幾。他表示,正是這些因素,讓台灣科技業在與日韓的比較中,於近十年開花結果。

童子賢分析,台灣科技優勢主要來自以下三方面。首先是人才的引進與傳承。童子賢指出,台灣在數十年前就引進了許多如林本堅、張忠謀等來自海外的優秀人才,有的是馬來西亞、越南或香港的僑生,也有從美國直接回來的。透過在台灣累積大量優秀人才,並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訓練出更多人才。

第二是產業發展的正確策略,他表示,台灣選擇了不同於當年日本重工業、以及後來韓國以鋼鐵、造船、重工業、汽車為主的發展結構。童子賢認為,如果當年台灣完全模仿日韓的重工業結構,近十年可能會面臨如同目前韓國一樣,在鋼鐵、造船、重工業、汽車等領域與中國內捲而相當辛苦的困境。台灣選擇了正確的產業發展策略,避免了重工業的挑戰。

最後是企業家的開創精神,童子賢提到,從施振榮到張忠謀等企業家的創業與開創精神,為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談到當前最熱門的 AI 浪潮,童子賢比喻 AI 「目前還沒有大學畢業,差不多是高中生」,就像早上八九點的太陽,充滿希望。他認為 AI 本身不會是一個單一產品,而是會像網路一樣,影響所有的數位領域和數位產品。

他預測,未來所有數位裝置,從家裡的遙控器到筆電、伺服器,都將具備 AI 能力,這將大幅拉高生產力。他強調,AI 將持續擴大,影響所有涉及網路、電腦、數位產品的領域。

針對台灣科技業外移的現象,童子賢指出,製造業在 25 到 30 年前大量在海外擴廠,並沒有掏空台灣,反而讓台灣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因為台灣少子化後,不適合將大量人力投入低階製造業。

然而,他也提到,目前大家擔憂的是這波外移針對的是高階製造業,目前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他也引述張忠謀七八年前的呼籲,認為不必將資源投入到美國這些成本高、生產力低、良率難提升的地方,應好好保衛台灣即可。

童子賢也表示,無論是造船或半導體,要完全拉回美國的成本會增加 25% 至 30%。他強調,目前的產業佈局很深地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全世界產業都應是彼此合作的結晶,互相「卡」只會造成困境。

他以美國管制稀土為例,認為這樣的措施雖然短期有效,但可能會在三兩年內逼使美國與澳洲重新大量開採,因為稀土的開採只是涉及高耗能與挖掘泥土,並非技術受限。他期望未來雙方能減少互相設限的舉動。

更多鏡報報導台灣半導體兩個第一、一個第二 今年產值挑戰七兆元AI黃金時代來臨 鈺創盧超群:2030年前不會衰退晶片五五分不是針對台灣?台積電侯永清:重點是要滿足美國國內需求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