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焦點股:東陽Q4旺季,單季可望重回成長,股價量增彈升

編輯部
13小時前
5 瀏覽
焦點股:東陽Q4旺季,單季可望重回成長,股價量增彈升
【財訊快報/研究員吳旻蓁】汽車零組件廠東陽(1319)9月自結稅前淨利3.34億元,已連續3個月呈現月增走勢;累計前9月稅前淨利32.62億元,稅前每股盈餘5.35元,創歷年同期次高。隨著季內訂單逐月回流,法人看好東陽第四季營收可望重回成長,公司表示,目前外銷接單狀況不錯,主要來自於台灣出口到美國的訂單突破。法人也預估,在台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30.5至30.6左右之下,搭配第四季為傳統旺季,可望帶動毛利率表現。法人分析,東陽第三季營收仍受高基期壓力影響,但隨北美客戶庫存回補,預期10月起出貨動能將持續增強,旺季期間客戶庫存可望回升至兩個月水準,伴隨第四季出貨動能轉強,單季營收可望重回高點。股價整理後,重新出量彈升,短期均線已翻揚向上,日KD同步走高,若量能維持,短期均線不破,則有利挑戰上方長天期均線。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圍繞iPhone Air在中國首發的銷售表現,市場訊號出現分化,預售期多平台曾出現「秒空/快速售罄」的回饋,但正式開賣日北上廣門店排隊熱度明顯低於過往當紅機型,現場以體驗試用為主、到店轉單動能偏弱;「預售火、到店冷」的剪刀差成形。產品與定價層面,iPhone Air以5.6mm超薄機身與輕量設計作為主賣點,定價位於高階帶,同價位用戶可選擇配置更堆料的安卓旗艦,價值感知需靠實機手感與場景化溝通拉升。此外,為達到超薄堆疊,Air採eSIM-only設計,雖然運營商支持度持續擴大,但辦理流程、換機習慣與用戶教育仍在爬坡期,短線對臨門一腳的購買決策構成阻力。市場人士表示,與系列主力款對比來看,Air作為新增的超薄品類,受眾更偏向嚐鮮與外觀手感導向,難以複製標準版/Pro系列的放量曲線。從渠道回饋觀察,首批偏好者已在預售期完成下單,現場人流未能同速轉化為實際銷售。針對「暫停生產/削產」的市場傳聞,當前僅屬供應鏈與賣方機構的風向消息,更多可解讀為旺季期間不同機型間的產能配比微調;截至目前,尚未出現公司層面就Air停產或實質性削產的公開確認。後續仍需以交貨期變化、補貨節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前景轉趨保守,疲弱消費與價格戰迫使業者重估品牌與渠道策略,同時面對本土競品急速崛起的壓力。多家龍頭撤回或下修對華指引,認為市場已進入「常態化」新階段,須以更低成本、更貼近在地需求的方式應對。汽車產業首當其衝。外資車廠在關稅不確定與價格戰夾擊下銷量承壓;與此同時,本土車企市占率飆升,今年前八個月中國品牌已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約69%,較2020年的38%大幅攀升,外資在高壓競爭中節節敗退。科技與製造鏈亦現降溫訊號。晶片設備與記憶體供應商對明年中國需求轉弱釋出警示,部分業者傳出將調整對中國數據中心的供貨布局;高關稅與地緣風險疊加,使外資評估產線與出海策略的風險回報。零售與快消面臨消費「降級」。節省導向的購物行為推升電商與折扣平台滲透,國際服飾、運動品牌在華連續數季銷售下滑;葡萄酒與烈酒亦受宴席減少、飲酒習慣變遷拖累,部份業者撤回中期獲利目標。相對之下,少數以體驗創新、門店升級為主軸的高端奢侈品牌仍能保持動能。「國潮」成最大變量。從汽車、咖啡到美妝,平價高質的本土品牌全線搶市:咖啡單杯常見9.9元的價格帶迅速擴散;研究機構預估,2025年中國美妝品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週三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礦業股在中、港兩地下挫,主要受到現貨黃金和白銀遭獲利回吐賣盤拋售。受美元走強及獲利回吐盤拖累,週二現貨黃金盤中一度創下逾12年來最大跌幅,白銀也遭遇多年來最劇烈拋售。週三現貨金價盤中持續走跌。週三盤中,香港黃金股方面,山東黃金(1787 HK)下跌6.3%,紫金黃金國際(2259 HK)下跌5.2%,招金礦業(1818 HK)下跌5.5%,赤峰黃金(6693 HK)下跌4.7%。A股黃金股方面,招金黃金(000506 CH)下跌4.6%,紫金礦業(601899 CH)下跌4.7%。A股白銀股方面,盛達資源(000603 CH)下跌4.7%,湖南白銀(002716 CH)下跌8.9%,興業銀錫(000426 CH)下跌4.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光通訊廠聯亞(3081)22日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自結9月稅後淨利3,800萬元,年增443%,每股盈餘0.42元,為第三季最佳單月表現。若加計先前公布的7月EPS 0.38元、8月EPS 0.28元,第三季EPS達1.08元,刷新2023年Q1以來最高表現。累計前三季EPS為2.59元,相較去年由虧轉盈。數據中心升速趨勢無法擋,聯亞矽光子滲透率持續提升,法人看好第四季及明年營運表現。聯亞10月29日將舉行線上法說會,屆時對第四季及明年營運展望可望有較具體的說明。近期股價波動劇烈,聯亞22日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自結9月稅後淨利3,800萬元,年增443%,每股盈餘0.42元。而先前已公布7月合併營收為1.81億元,自結EPS 0.38元、8月合併營收達1.85億元,自結EPS 0.38元。合計第三季EPS達1.08元,較第二季小增,刷新2023年Q1以來最高表現。累計前三季營收15.6億元,年成長69.7%,EPS為2.59元,相較去年由虧轉盈。美系外資近日研究報告指出,矽光子滲透率持續提升,聯亞將受惠於數據中心升速潮流,預期其矽光子業務營收占比將由2024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股延續強勢週二持續上攻,再破頂;日經225日指數週二早盤追高1.24%,日高暨史上新高在49,851.87點,向五萬點天花板挺進中。東證指數再漲0.59%,盤初的5271.50點為史上新高。與此同時,日本最大券商野村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市場將「高市(早苗)交易」的想像,從過去倚賴通膨再加速與弱勢日圓的簡單敘事,轉向對「執政穩定+結構改革」的定價:投資人不再只問「會推什麼刺激」,而是更在意「這波紅利能撐多久」。野村指出,「新高市交易」的重心由外需出口受惠股,逐步轉向內需與改革受益股;若新內閣釋出財政延續與產業升級的清晰路徑,同時避免過度擴張導致利率與匯率預期失控,估值可望在高檔換手中獲支撐。反觀,若政策訊號反覆、偏向短期撒幣,利率曲線與日圓波動將回頭檢驗高估值的耐受度。關鍵變數在政治支持度。「股市能否續漲=新內閣與執政聯盟能否維持高支持率」成為市場主線;高支持度有助鞏固改革預期與財政框架的可預期性,也降低「為保民調而重啟大水漫灌」的風險。若支持率停滯或回落,資金可能自高Beta題材轉向防禦與高股息主題,股匯債三市場的聯動波動加劇。與此同時,若財政步伐偏穩、配合溝通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中美同步對彼此關聯船舶徵收新的港口費用後,航商為迴避成本開始重新排布航線:涉中資背景的船舶避開美國港口,美資或美國關聯的船舶則減少赴中國掛靠,導致可用運力被動縮水、航次改道增多,全球貨物流轉受擾。業界直言,可用船舶清單較過去明顯縮水,各航種的艙位緊張度同步升溫,相關成本最終將轉嫁至消費端,推升終端物價壓力。現貨指標已快速反應。反映全球集裝箱運價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最新單週跳升12.9%創四週高點,主因跨太平洋航線率先出現報價大幅抬升。大型班輪公司已通知客戶,部分美籍或受美國規範較嚴的船舶將取消寧波等中國沿海港口靠泊,以降低被課收高額港費的風險,進一步惡化區域艙位緊缺。油運與化學品船市場亦受波及。由於中國對美國關聯油輪徵收費用,能安全進出中國港口的超大型油輪(VLCC)供給量下降,第四季運價預期被上修,且若干路徑已見兩週高點後回檔不多,顯示「複雜性溢價」開始體現在合約談判中。產品油與化學品承運商也評估將出現更多繞航與停靠調整,市場尚未完全將此複雜性溢價計入期程與價格。乾散貨端方面同樣出現供需錯位。以運載鐵礦、煤炭為主的海岬型船受影響尤甚,約有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光學廠大立光(3008)公布前三季財報,每股盈餘為109.06元;大立光日前召開法說會指出,目前良率改善,整體下半年的出貨量與去年同期差不多,美系外資則將大立光今年第四季毛利率預估從54%降至50%,也下修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獲利,大立光今天股價以平盤作收。大立光2025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439.29億元,年增7%,合併毛利率為51.39%,年增1.94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172.3億元,年增10.08%,稅後盈餘為145.56億元,年減16%,每股盈餘為109.06元。展望第四季,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日前表示,10月拉貨動能與9月差不多,11月會差一點,至於毛利率,目前價格大部分都定了,看客戶拉貨的比例,高階產品能不能多一點,以及良率與匯率等,而良率逐步改善中,整體下半年的出貨量與去年同期差不多。美系外資指出,大立光10月營收將是今年高峰,向上空間已有限,考量第三毛利率降至47.2%,因此將今年第四季毛利率預估從54%降至50%。美系外資下修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獲利預估分別降5%、3%、2%,預期將降至154.94元、17

【財訊快報/研究員吳旻蓁】市場傳出,任天堂(Nintendo)已要求供應商在明年3月底前,生產多達2,500萬台Switch 2遊戲機,將刷新該公司遊戲機上市首年的銷售紀錄,市場預期供應鏈之一的旺宏(2337)有望受惠。此外,公司先前於Q2法說會上指出,儘管第二季持續虧損,但隨著市場需求回升、庫存壓力減輕,本季營運展望轉趨樂觀,尤其受惠大廠退出MLC NAND市場,旺宏相關訂單湧進,全年目標「絕對要轉虧為盈」。股價今量增突破前波高點,日KD同步向上,若量能維持,前高有守,則有利股價推升,下檔月均線具較大支撐。

【財訊快報/編輯部】經濟部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02.0億美元或增17.0%,經季節調整後增5.1%。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增加164.3億美元或增30.5%,按新台幣計算增24.1%。按季比較,第3季外銷訂單1,906.9億美元,較上季增加113.3億美元或增6.3%;較上年同季增加366.5億美元或增23.8%。累計前3季,前3季外銷訂單5,24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54.7億美元或增22.3%。經濟部表示,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較上月增17.0%,較上年同月增30.5%,主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持續熱絡,惟部分傳統貨品因需求仍未明顯回溫,加上受到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影響,抵銷部分增幅。按貨品別觀察,受惠新興科技應用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商機挹注,推升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9月接單分別年增45.9%、年增33.1%;光學器材因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年增11.2%。傳統貨品部分,市場需求續疲,加以海外同業競爭,抑制接單動能,基本金屬外銷訂單年減6.3%、塑橡膠製品年減10.0%;機械產品因半導體設備

東陽(1319)、國巨*(2327)等漲幅落後的個股近期成交量逐漸放大,股價回到所有重要均線之上,且於22日台股震盪拉回的情況下仍然逆勢帶量走揚,出現轉強表現。

【時報-台北電】東陽(1319)、國巨*(2327)等漲幅落後的個股近期成交量逐漸放大,股價回到所有重要均線之上,且於22日台股震盪拉回的情況下仍然逆勢帶量走揚,出現轉強表現。 台股在創高後,今年漲幅強勁之個股逐漸進入高檔震盪階段。法人表示,操作上建議穩健布局不追高,選擇績優中大型權值股及具業績題材的中小型股,聚焦族群:AI概念股、半導體先進製程相關、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漲價概念股、蘋概股、成衣製鞋等。 東陽22日上漲超過半根停板,終場以漲5.08%至99.3元作收。法人表示,進入第四季的傳統AM旺季,隨著北美氣候降溫,預估美國汽車零組件通路商開始回補庫存,季營收有望回溫。OE事業方面,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 國巨*近來坐擁多項題材,股價持續走揚,除漲價題材外,本周也宣布完成對日本芝浦電子的併購,22日股價以上漲1.46%至208元作收,10月以來累計漲幅達22%。法人認為,此樁併購最大價值在於國巨*將透過芝浦電子進軍日本市場,且芝浦電子的產品亦可透國巨全球通路進販售以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貢獻。 篩選東陽、國巨相關權證標的,包括東陽永豐51購02、東陽元大4C

【財訊快報/研究員吳旻蓁】創意(3443)第三季營收達86億元,季增41%、年增30%,優於市場預期。主要動能來自美國主要CSP廠的CPU專案放量出貨。目前公司與CSP業者合作的專案皆按照計畫進行,預估大規模量產將在2026年看到,隨著AI相關專案進入3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領域,因需要使用CoWoS技術,從設計到量產的周期較過往長,下半年可望持續認列營收。法人預期,公司第4季CSP客戶部分量能將會逐步出現,明年上半年進一步放大。除CSP廠CPU專案外,外資也看好,創意有望取得鎧俠固態硬碟(SSD)控制器ASIC專案,同時,亦協助Meta新一代MTIA v5的SoW設計。近來外資亦看好創意未來營運表現,給予買進評等並調升目標價。整體而言,創意在AI應用領域持續擴大版圖。股價以10日均線做支撐走揚,今量增跳空上漲並亮燈漲停,日KD同步向上,短線下檔可觀察十日均線支撐。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週三公布10月網絡遊戲審批名單,合計159款國產與7款進口作品獲批,版號發放維持常態節奏,有助廠商在年底旺季前補強產品供給、優化發行檔期與收入結構。其中,國產名單涵蓋多家A/H股與中概重點標的,騰訊音樂(01698.hk)旗下廣州酷狗的《八荒奇旅》、中青寶《蜀山幻想志》《我叫MT:榮耀護衛隊》、冰川網絡《我要當老祖》、愷英網絡《藍月英雄》、三七互娛《生存33天》等;進口方面共有7款過審,其中包含游族網絡引進的《蠟筆小新》,為頭部廠商IP矩陣再添流量入口。節奏對比顯示,9月國產145款、10月回升至159款,進口延續小批次常態化。穩定的版號供給有利研發、買量與渠道資源的前置規劃,一線廠商可拉長產品生命週期管理(LTV),二線廠商則受惠於中腰部題材的窗口期,改善產品集中度過高的風險。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志強-KY(6768)第三季為傳統淡季,單季毛利率在稼動率及關稅影響下,單季毛利率降至18.1%、營益率5.1%,皆為近八季以來低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74億元,年減49%,為近七季新低,單季每股盈餘0.86元,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為5.32元,亦低於去年同期的5.78元。 第四季步入傳統出貨旺季,法人預期,志強-KY第四季營收、毛利率可望同步回升,下半年營運將呈現逐季成長態勢。而明年在世足賽加持下,訂單動能有望隨之增加,帶動營運重返成長。針對後市的成長動能,志強-KY看好,2026年即將舉行世界盃足球賽,隨著北美市場對足球的關注日益升溫,許多品牌將其視為史上最大規模的體育行銷舞台,相信將進一步帶動足球相關產品與機能性運動鞋的成長需求。志強-KY 2025年前三季營收154.25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16.5%,若以美元計算,前三季美元營收為4.91億美元,更較去年同期增加18.9%;營業毛利為31.36億元,年增12.1%;營業利益為13.97億元,年減20.3%;稅後淨利為10.61億元,年減6%,每股盈餘為5.32元。

【財訊快報/方亞申】受到企業獲利優、美國政府可能將重啟以及聯準會可能將降息1碼,美國四大指數週一全面收紅,費半創新高,其他三大指數也重回收盤歷史高點附近,週二台股開盤再度跳空上漲創新高,台積電(2330)、鴻海(2317)、富邦金(2881)等重量級股持續盤堅,被動元件持續攻堅,AI供應鏈散熱重拾漲勢,記憶體族群雖休息但功率半導體接續上漲,封測及PCB皆有個股突圍創高,台股轉眼間已逼近28000點,不過週一融資大增44億元,倒是要小心一點樂觀過頭。美股費半指數這次領先創高,台積電ADR、設備、高通、英特爾、美光及超微都有不錯表現。那指則有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等表現優異,尤其蘋果因新手機推出,銷售情況較預期好,股價少見的大漲3.94%,帶領道瓊、標普、那指一起大漲,四大指數又轉為多頭攻擊型態。台股週一台積電微幅上揚,週二持續盤堅,盤中一度再創歷史新高1500元,總市值第二名的鴻海(2317)同樣創近十餘年新高,帶動指數上漲超過200點,而週一表現最強的被動元件,週二進入震盪,但仍有三集瑞(6862)、蜜望實(8043)、鈞寶(6155)漲停,國巨(2327)也續創新高。而繼之而起的功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經新聞》報導,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正大幅下修iPhone Air生產訂單,同步上調其他iPhone 17機型配額,顯示新一代產品線進入「組合再優化」階段:以更強勁動能的高階與基礎款承接產能,淡化銷售動能偏弱的薄型款。與此同時,iPhone Air在中國市場首日開售表現平平,北京、上海門店均出現「可當天下單取貨、甚至無需排隊」的情形;相較之下,iPhone 17 Pro系列到店客流更旺。消費者對Air的纖薄設計與新配色有感,但「試多買少」的現象突顯其價值主張與價格帶仍待驗證。市調顯示,iPhone 17系列在美、中兩地上市首10日銷量較iPhone 16同期成長約14%,受惠於17 Pro的重新設計、全新產品Air帶來的話題性,以及近年來表現較佳的基礎款。此結構意味著「量穩、價優」的組合有望維持,利於毛利率守住高檔。分析師指出,若產線自Air回撥至Pro/基礎款,鏡頭、先進封裝、機殼與散熱等高規零組件需求彈性相對更大,對上游平均單價(ASP)與稼動率具支撐;反觀,超薄化中框、特定模組與貼合等針對Air的工藝需求可能降檔,相關供應商需調整投料與排產節奏。蘋果

【財訊快報/陳孟朔】連二彈的中國A股主要股指週三呈現回吐的態勢,但午後有少量買盤入市撈底,滬指終場只跌0.07%,守住3900點關口。深市和創業板各跌0.62%和0.79%,而一度急跌1.8%的科創50指數只跌0.06%,守住1400點關口,有「中國輝達」之稱寒武紀三天飆漲近15%,成科創50指數的領頭羊。個股跌多漲少、逾2,900檔收黑。收盤時,滬指報3,913.76點,跌0.07%;深證成指報12,996.61點,跌0.62%;創業板指數報3,059.32點,跌0.79%;科創50指數報1,405.41點,小跌0.06%,日低在1,380.98點,日高在1424.23點。盤面結構上,「深地經濟」概念全天強勢,德石股份漲逾10%,石化油服、神開股份等封板;房地產鏈條延續活躍,盈新發展、光明地產等多股漲停;大基建方向走高,工程機械相對領漲。臨近尾盤銀行類股走強,農業銀行追高2.66%連14紅,收在人民幣(下同)8.09元,連續四天破頂,江陰銀行急彈3.56%領漲,類股為指數提供一定支撐。弱勢類股集中在資源與公用事業,黃金概念股集體調整,寶鼎科技領跌;燃氣類股走弱,國新能源跌停;電池類股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6.5%,明顯高於市場預估的5%與前值6.2%,為6月達到6.8%以來最高,顯示製造業動能持續加速,對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就業形成支撐。配合社會零售銷售年增3.0%與出口韌性,內外需結構雖不均衡,但工業端的「量」與「速」同步改善。累計今年前九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6.2%也高於市場估的6.1%。從結構看,高技術製造與裝備製造延續領跑,新能源車、太陽能產業鏈、電力設備等景氣帶動中上游零組件與材料走強;同時,能源保供與迎峰度夏後的電力、熱力生產保持高位,對整體工業增速貢獻度上升。傳統行業中,化工與黑色金屬在價格修復與庫存回補下呈現回暖跡象。政策搭配方面,中共四中全會(10/20–10/23)與LPR公告同週登場,若在「新質生產力」與資本形成上推出更明確抓手(如先進製造、工業軟體、機器人與算力基建),有望把工業修復轉化為更高的投資增速與產能升級,並透過長期資金機制穩定企業擴產與研發節奏。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韓國關稅廳最新統計顯示,今年首三季化妝品出口額年增15.4%,達85.2億美元,創同期歷來新高;單就第三季,出口額達30億美元,年增17.6%,連續9季正成長並改寫單季新高,對全球205個國家與地區的出口同創歷史高位。就產品結構觀察,底妝類占比最高達41.7%,穩居成長主引擎;防曬霜與抗皺精華棒等功能護膚合計占25.5%,彩妝類占15.4%,顯示功能性與持妝需求同步拉動,帶動品類分布更趨均衡。出口市場版圖方面,美國以19.7%占比居首,其次為中國18.5%、日本9.7%,北美與亞洲雙線推進。受惠於跨境電商與K-beauty品牌滲透,美國需求動能明顯放大,帶動高單價功能護膚與底妝同步放量。時間序列對比,韓國化妝品單季出口自去年第一季起一路改寫紀錄,2024年全年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大關至102億美元。隨第四季傳統旺季啟動,2025年全年出口額再創高峰的機率上升。產業觀察指出,韓國供應鏈在研發迭代與快速上新方面具優勢,加上品牌加速布局多渠道銷售與本地化行銷,支撐出貨與單價雙升。後續可留意功能性護膚比重提升、底妝長效持妝與清爽膚感等創新趨勢,持續擴大在主要市場的市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美緊張關係似有降溫的同時,中概股上日急漲,為A股週二送暖,主要股指跨步追高;滬指收盤漲1.36%,站回3,900點關口,深市漲2.06%。以科技股為主的創業板和科創50指數各勁揚3.02%和2.81%。上述四大指數同步連二紅,算力硬體、先進封裝雙主線領漲,地產鏈逞強托底。在美中角力方面,美國總統川普週一重申,關稅是美國「武器庫中的強大工具」,預期中國終將坐下談判並達成協議,同時警告若雙方未就稀土礦達成共識,中方將面臨「大麻煩」,關稅可升至155%。不過,他態度也同時放軟,「我尊重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地位。我們的目標不是脫鉤,而是談成一份對美國工人與企業公平、可核查的協議。只要在市場準入、知識產權與執行機制上取得實質進展,我願意分階段調整關稅,為兩國企業創造更穩定、可預期的環境。我相信,我和習主席能找到務實的合作方式,在供應鏈安全、禁毒與金融穩定等議題上擴大共同利益,讓美中經貿關係回到健康軌道。」收盤時,滬指收報3,916.33點,漲52.44點或1.36%;深證成指報13,077.32點,漲264.11點或2.06%;創業板指報3,083.72點,為9月25日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