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盧秀燕、鄭麗文 誰是國民黨未來共主?

編輯部
23小時前
3 瀏覽
盧秀燕、鄭麗文 誰是國民黨未來共主?
國民黨上週選出新任國民黨主席、11月1日正式交接,鄭麗文還沒坐上國民黨主席的位置,已經接連對黨內拋出多個震撼彈,包括「鄭習會」以及「問鼎2028不止一位」,基層已經出現支持鄭麗文挑戰大位的聲音,國民黨似乎不再定於一尊,權鬥大戲儼然即將登場。

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藍軍絕大多數地方諸侯都表態挺郝龍斌,本島只有盧秀燕、王惠美、黃敏惠沒有表態,但盧系立委黃健豪也在選前抨擊鄭麗文對國民黨沒有戰功,立法委員則僅呂玉玲一人表態挺鄭麗文。可以說,國民黨建制派幾乎全部都站在郝龍斌這邊,但最終鄭麗文仍以6萬5122票、50.15%的得票率當選黨主席,狠狠給了藍營地方諸侯和立委一巴掌。

若郝龍斌代表的是「建制派」,鄭麗文背後則是基本教義派或民粹派的力量,他們深信以鄭麗文的戰鬥力,必將能夠撥亂反正,「Make KMT Great Again !」56歲的鄭麗文遠比郝龍斌年輕,但首波發布的副主席兼秘書長李乾龍和副主席季麟連都超過75歲,即便在歷任副主席中都算是高齡,一點都不符合年輕化的形象。

鄭麗文雖然以過半得票強勢當選黨主席,但6萬餘票不過是一個議員當選的票數,想要以此號令地方諸侯或立院黨團,卻是遠遠不足。鄭麗文打臉建制派越兇,未來想要弭平傷痕就越困難。

而鄭麗文顯然也沒有這樣的想法,除了禮貌性拜會立院黨團之外,並沒傳出類似「請益之旅」的規劃,反而是迅速拋出了願意「鄭習會」的訊息,殺得國民黨人措手不及,也讓綠營再次有機會扣國民黨的紅帽子。

從2016年失去政權後,兩岸定位就一直是國民黨的罩門,國民黨人儘可能地避談「九二共識」、避談一中,儘可能地往政治光譜的中間移動,希望能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但實際的效果卻不彰。今年上半年大罷免正熱時,民進黨甚至連蔣介石這種國民黨的神主牌都挪為己用,以此攻擊國民黨親共。

如今鄭麗文這種「恢復傳統榮光」的論調,又把國民黨往政治光譜的極端拉,這正是多數國民黨公職和想要選舉的人不希望看到的。但對民意基礎和政治能量遠不如地方諸侯和立委的鄭麗文而言,唯有抓緊基本教義派,才能穩固自己黨主席的地位。鄭麗文和國民黨公職的處境不同、利益不同,未來必然會發生摩擦和衝突,越接近選舉,衝突就可能越嚴重。

黨主席選舉過程中,幾位候選人不斷強調藍白合和打贏2026年「九合一」選舉的重要性,但鄭麗文當選之後首先拋出的卻是「鄭習會」,這與2026年大選並無直接關連,甚至是有害2026年的選情,讓國民黨內開始懷疑鄭麗文的真正意圖。

兩岸主張原本應該要由總統候選人來定調,而非「過渡」黨主席來決定,若鄭麗文真的訂出了一個兩岸主張的框架,盧秀燕將來要選總統時要不要遵守?屆時,誰才是國民黨的老大?若真讓鄭麗文達成了「鄭習會」,鄭麗文就靠著國共的特殊歷史淵源,站到了和習近平一樣的高度,盧秀燕還選什麼?

鄭麗文接著又拋出國民黨問鼎2028年總統的「可能不止一位」,也不承諾不選2028年,進一步落實了黨內的質疑。鄭麗文想不想選2028,黨主席是完全不同的作法,若不圖2028,理當自我定位為後勤司令,協助所有同志取得最好的戰果;但若想選2028,則要一馬當先,累積個人戰功。如今看來,鄭麗文似乎更像後者。這也解釋了為何到選舉最後關頭,盧系立委會高調反鄭麗文。

國民黨2016、2020、2024年三次總統大選,都因為總統候選人和黨主席並非同一人,兩者利益不一,提名過程問題擺出、荒腔走板,最終都以慘敗收場。原本盧秀燕陣營或許覺得自己是特殊的角色,但如今看來,歷史似乎將再次重演。

當初拒選黨主席、認為誰當黨主席都一樣的盧秀燕,如今必須要花費更多、更大的心力,去阻止鄭麗文制訂遊戲規則,避免自己進入鄭麗文決定的框架和戰場。盧秀燕不可能再天真的認為,到了自己2026年卸任的那一天,就理所當然的成為國民黨的共主和總統候選人。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束了,盧秀燕和鄭麗文的對決才正要上演,如果無法儘速重新確認自己藍軍共主的地位,盧秀燕也別想什麼2028。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