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台幣改版等了24年終於來了!最快2年半內發行「會變小張」?普發現金一萬再多一平台,央行總裁親解

編輯部
1天前
3 瀏覽
台幣改版等了24年終於來了!最快2年半內發行「會變小張」?普發現金一萬再多一平台,央行總裁親解
新台幣要改版了!為確保防偽技術持續領先潛在偽造者,各國都在16至 24年即進行鈔券改版,我國距離上次發行已經過了24年,央行宣布將推動新版紙鈔。央行總裁楊金龍週四(10/23)於立法院表示,若現在不改版,未來成本會更高。 至於有立委反應台幣面積太大,且鈔票面積大小不一,未來可以考慮把鈔票面積稍微縮小,不只好用,又環保還可以節省成本,只要用顏色做區隔就好。 對此,楊金龍回應,他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會請發行局研究。 另外,針對全民關注的普發現金,央行表示已建立「數位公共建設金流平台」,8月先行試作客家委員會之客家幣,預計11月用於普發現金。

根據央行10月23日到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報告,我國現行鈔券自2000年發行以來已使用約24年,將啟動新台幣鈔券改版作業,三大亮點分別是防偽、環保材質、友善視障,自啟動改版程序起,首張新版鈔券將於主題確定後約兩年半內發行,其他面額將陸續推出。

而硬幣價值低、數量多,改版不具效益,不考慮改版。新版鈔券預估平均單價較現行流通鈔券高出 1.5 元。

新台幣改版消息一出,網友開始許願要有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可以放在世界棒球賽奪冠12強的中華隊。

楊金龍23日赴立法院報告,朝野立委都關注新台幣改版消息,紛紛提出質詢。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民進黨立委郭國文都詢問到新台幣改版所需花費的總金額。郭國文指出,新台幣改版時間太慢,主要國家都是12-16年推動改版、美國5至7年就會局部改版,就是為了防偽,我國前後拖了24至28年。

對此,楊金龍回應,每張成本要增加1.5元,加上原本3.5元成本,等於一張鈔票成本5元,大約比過去高40%,不過距離上次改版是24年前,原物料都漲價,因此覺得這個價格合理。至於所需總金額則是要要看最後發行的張數,很難評估,「若不現在改版,成本會更高。」且因為電子支付的關係,鈔券使用量都在漸漸在減少。

楊金龍指出,過去曾評估改版要耗費500億元,是由於硬幣改版的成本高,若只有紙鈔改版,成本不會太高,不影響央行預算和繳庫。而每年新台幣鈔票改版約7至10億張,採逐年汰換方式,預計自117年開始逐年編列預算,預計每年編列的預算為50億元。

至於社會成本包括販賣機、停車場等,初估16億元。

▲ 央行總裁楊金龍。圖/蘇芳禾攝

郭國文認為,台幣有個不好用的地方,就是「太大張」,且鈔票面積大小不一,可以考慮把鈔票面積稍微縮小,好用又環保又節省成本,只要用顏色做區隔就好。

楊金龍回應,他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會請發行局研究。

郭國文指出,隨著電子支付,紙鈔使用逐年下降,使用最少的是兩百和兩千元,這還要繼續印嗎?

楊金龍說,各國2開頭的紙鈔,流通率都不高,但這是搭配,他們內部有討論過,委員的建議都會納入參考。

至於民眾關注紙鈔上印的圖案,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建議央行「不應再放上政治人物!」應找出足以彰顯台灣的特色,無論是哪個政治人物都不要放上去。對此,楊金龍表示,委員的建議他會納入參考。

至於500元鈔票圖樣為少棒選手、梅花鹿,楊金龍說,有鑒於梅花鹿已經繁衍過多,因此也會考慮更換主題。

目前100元紙鈔圖案為國父孫中山,背面則是台北市陽明山的中山樓。

▲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以美金舉例,歐美紙鈔大部分都較小,方便使用。圖/蘇芳禾攝

而央行持續推動CBDC研究計畫,已完成CBDC試驗計畫,並建立「數位公共建設金流平台」(簡稱「數位金流平台」)。

央行報告指出,鑑於我國目前支付工具多元、便利且具效率,尚無發行CBDC之急迫性,因此「數位金流平台」將先以發放政府數位券為試作項目,本年8月先行試作客家委員會之客家幣,預計11月用於普發現金

而現行銀行體系跨境支付仍須透過代理銀行15等中介機構處理,而有匯款速度較慢、匯費較高等問題,因此國際清算銀行(BIS)與主要國家央行研議改善跨境支付之試驗方案。

BIS認為,CBDC或各國快捷支付系統(FPS)互連可能是未來改善跨境支付的解決方案,惟目前尚無國際共通標準,仍需國際組織制定供各國遵循,以解決互通性問題。

央行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發展情形,並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相關會議之交流,確保未來跨境支付體系與國際接軌。

近期黃金價格波動,賴士葆問到央行最近有沒有多買黃金?楊金龍答,沒有,基本上主要央行都沒有買黃金,去買的是中國、俄羅斯、印度,主要是民間力量。

郭國文問到,央行持有的黃金全球排行15名,目前獲利10倍以上,央行未來對黃金政策如何?

楊金龍回應,不會賣,但是考量到外匯存底足夠多,會考慮再買。

郭國文指出,過去大量買黃金是因為70年代要平衡台美貿易順差,現在又出現類似狀況,是否考慮再買?

楊金龍表示,美國當時不承認,所以買黃金並沒有平衡美台貿易順差的效果。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指出,日前主計長表示,AI需求持續看好,今年經濟成長率有點低估,應該可以超過4.5%,中經院大幅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率達5.45%,請教總裁看法。

楊金龍回應,最近很多機構都調升台灣經濟成長率,因為8月以後,9月、10月出口數字都高於預期,因此這也是上修經濟成長率的主要原因,央行會密切關注。

楊金龍指出,上一季9月央行理監事會估測4.55%,但是9月至10月台灣的出口和投資都比預期好,所以12月會公布新數據。

林德福接著追問,上修經濟成長率是否意味著先前的預測失準,或是後續確實出現正面變化?

楊金龍回應:「正面變化,可以這麼說。」他進一步解釋,先前預期上半年因美國關稅政策帶動拉貨效應,表現會較好,後半年大家本來覺得拉貨效應會趨緩,但實際上並沒有。因此國際機構紛紛上修對我國經濟成長的預測,且多數認為明年成長率將介於2.5%至3%之間。

林德福近一步問,按照中經院預測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5%,其中約有4%與AI相關,這是否代表AI以外的產業多呈現衰退?

對此,楊金龍表示,確實我國電子與資通訊產品出口非常暢旺,這與AI應用有關,但傳產目前為止成長率不高,低於1%以下。

至於上修我國經濟成長率會不會過於樂觀?還是只是延後衰退現象?楊金龍回應,從各國際機構的觀察來看,都普遍認為AI發展趨勢仍可能持續下去。

談到台美關稅目前未定案問題,楊金龍指出,美國仍非常需要AI相關產品,雖然自己並非此方面專家,但他認為,台灣在科學園區的經驗要到美國去,將是兩國之間的互利合作。

至於各界關注美國今年可能會再2度降息,台幣恐有升值壓力?楊金龍則認為,市場預期10月12月可能都會降息,而上次降息後,美元反而走強,所以這都很難說,猜測會誤導投資人,這樣不好。

郭國文詢問,央行之前報告認為,製造業對經濟成長貢獻大,經濟成長率比重2.68%,而營造工程佔0.07%、不動產佔0.06%,是否央行不認為營造業是火車頭?

楊金龍解釋,很多媒體都喜歡稱「不動產業是經濟火車頭」,他們覺得這個概念要澄清,每個產業都重要,他們只是據實公布。」

房地產業者常說「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呼籲政府不應亂打房。對此,央行在9月18日第三季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正式駁斥這種說法,直言「營建工程業、不動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小,且受僱員工人數比重亦低」。

根據央行數據,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4.84%,其中,營建工程業只貢獻0.07個百分點,不動產業也只有0.06個百分點,遠低於製造業的2.68個百分點,也不如運輸及倉儲業的0.18個百分點。2024年工業及服務業就人數一共845萬人,其中工業部門約343萬人,而營建工程業僅49.5萬人,占比僅5.85%。

▲ 許多業者都會用「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的說法,央行以數據反駁。圖/蘇芳禾攝

更多今周刊文章00878、00919...35歲運將靠3檔ETF,2年半領息300萬!投資要比氣長:先高股息,再市值型的最大優勢賣掉存股18年的台積電!億元大戶改買3520張00918、本季領息179萬,為何不買0050原因曝光2026行事曆盤點「9連假」!明年過年+228請4天狂休16天:2月只上10天班…一表看聰明串假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