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不要獨自承受恐懼 門諾醫院啟動災後關懷
花蓮縣光復鄉洪災至今超過一個月,隨著生活逐步恢復日常,災民內心的創傷才慢慢浮現,門諾醫院啟動「災後身心關懷行動」,前進大馬村與大平村,透過家戶訪視與送藥服務,為災民展開心理評估、主動登門關懷。
災後除了環境要重建,心理也需要重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鍾德指出,就像身體受傷一樣,若沒有徹底清創,即使表面結痂了,傷口內部依然有可能化膿、甚至轉變為敗血症危及生命,心理創傷,也是一樣的道理。
幫助災民「處理內心的傷口」,門諾醫院結合花蓮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前往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與大平村,以家戶訪視的方式,與民眾「聊天」。鍾德表示,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有些人在聊天中紓發,能回到日常生活,那就沒事了,但有些人失眠、吃不下,影響生活,就必須再深入陪伴。
鍾德醫師也提醒,心理復建需要規律飲食、充足睡眠及適當運動,當身體回到規律節奏,生活、心靈也會重新上軌道,同時,也不要「獨自承受」,更不要「藉酒澆愁」,展開人際互動,也是心靈重建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來源。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1995。
災後除了環境要重建,心理也需要重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鍾德指出,就像身體受傷一樣,若沒有徹底清創,即使表面結痂了,傷口內部依然有可能化膿、甚至轉變為敗血症危及生命,心理創傷,也是一樣的道理。
幫助災民「處理內心的傷口」,門諾醫院結合花蓮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前往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與大平村,以家戶訪視的方式,與民眾「聊天」。鍾德表示,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有些人在聊天中紓發,能回到日常生活,那就沒事了,但有些人失眠、吃不下,影響生活,就必須再深入陪伴。
鍾德醫師也提醒,心理復建需要規律飲食、充足睡眠及適當運動,當身體回到規律節奏,生活、心靈也會重新上軌道,同時,也不要「獨自承受」,更不要「藉酒澆愁」,展開人際互動,也是心靈重建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來源。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1995。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請登入後發表評論
分享您的觀點,與其他讀者互動
立即登入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