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腸病毒重症+1 出生4天女嬰染克沙奇A16併發腦炎

編輯部
1天前
1 瀏覽
腸病毒重症+1 出生4天女嬰染克沙奇A16併發腦炎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疾管署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1名未滿月女嬰,出生第4天出現發燒、食慾不振與呼吸急促等症狀,經送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後確診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腦炎,目前病況穩定,已順利出院,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播風險仍高,家長與托育機構不可輕忽嬰幼兒重症前兆。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這名女嬰於10月初出生,因早產入住嬰兒室觀察,第4天出現餵奶量減少、心搏過速及發燒情形,血液檢查顯示發炎指數上升,醫師懷疑為腸病毒感染或敗血症,隨即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檢驗結果顯示其咽喉拭子腸病毒RNA陽性,經疾管署實驗室確認感染克沙奇A16型病毒,該病毒目前是社區主要流行株之一。

林詠青補充,個案住院期間曾因併發腦炎出現呼吸中止與血氧下降,經治療後呼吸狀況改善、病情逐漸穩定,從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住院時間近三週。疫調顯示,女嬰的2名同住家人在9月底曾感染腸病毒,母親雖於產前無症狀,但產後曾出現疑似感染徵兆,推測可能為周產期母嬰傳播所致。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第43週(10月19日至25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為8478人次,較前一週下降5.7%。近四週社區流行情形以克沙奇A16型為主,其次為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今年累計已有18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重症達15例,多數感染伊科病毒11型。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腸病毒全年皆可能流行,特別容易在家庭與托嬰、幼兒園等場所傳播,家長與照顧者應勤洗手、確實清潔環境。準媽媽應避免出入人多或通風不良場所,若產前兩週出現發燒、咳嗽或腹瀉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醫療院所及托嬰機構應落實訪客管理與感染控制,降低新生兒感染風險。

疾管署也呼籲,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病程發展快,可能出現發燒、活力不佳或喝奶量減少等症狀;5歲以下幼童如有嗜睡、手腳無力、肌抽躍或呼吸急促等前兆,應立即送醫治療。

【看原文連結】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世界大賽》道奇失誤付出代價!藍鳥逆轉3分砲 4分大局痛擊葛拉斯諾世界大賽》有神快拜!大谷翔平單場雙響砲+4長打 追平119年神紀錄世界大賽》不給打!大谷翔平四度遭敬遠 單場8次上壘創史上首見獨家》震撼!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羅唯仁傳赴英特爾掌研發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