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聯亞9月自結EPS 0.42元,第三季EPS 1.08元續創近11季新高

編輯部
13小時前
5 瀏覽
聯亞9月自結EPS 0.42元,第三季EPS 1.08元續創近11季新高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光通訊廠聯亞(3081)22日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自結9月稅後淨利3,800萬元,年增443%,每股盈餘0.42元,為第三季最佳單月表現。若加計先前公布的7月EPS 0.38元、8月EPS 0.28元,第三季EPS達1.08元,刷新2023年Q1以來最高表現。累計前三季EPS為2.59元,相較去年由虧轉盈。數據中心升速趨勢無法擋,聯亞矽光子滲透率持續提升,法人看好第四季及明年營運表現。聯亞10月29日將舉行線上法說會,屆時對第四季及明年營運展望可望有較具體的說明。近期股價波動劇烈,聯亞22日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自結9月稅後淨利3,800萬元,年增443%,每股盈餘0.42元。而先前已公布7月合併營收為1.81億元,自結EPS 0.38元、8月合併營收達1.85億元,自結EPS 0.38元。合計第三季EPS達1.08元,較第二季小增,刷新2023年Q1以來最高表現。累計前三季營收15.6億元,年成長69.7%,EPS為2.59元,相較去年由虧轉盈。美系外資近日研究報告指出,矽光子滲透率持續提升,聯亞將受惠於數據中心升速潮流,預期其矽光子業務營收占比將由2024年的42%,提升至2025年的76%、2026年的86%。同時,InP基板供應瓶頸解除,將有助於毛利率改善。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651元。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光通訊廠聯亞(3081)800G矽光子CW雷射二極體、EPI-Wafer(磊晶圓)出貨穩定成長,9月營收續揚,年增69%、月增1%。最新出爐美系外資看好矽光子放量,加上產能擴張,將推升營收、獲利向上,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651元。美系外資指出,聯亞9月營收1.86億元,年增69%、月增1%,主要受惠於800G矽光子CW雷射二極體需求成長,以及EPI-Wafer(磊晶圓)出貨穩定成長。隨著磷化銦(InP)基板供應逐步改善,產品組合也持續往800G / 1.6T CW雷射升級,鎖定高速傳輸應用,預估第四季營收將逐月往上,交出20%的月增表現。聯亞公告8月轉虧為盈,單月淨利達NT$2,800萬,主要歸因於整體產能放大與生產規模擴張。美系外資指出,對聯亞後續的成長動能仍保持正向看法,主要是看好聯亞來自多家客戶的強勁需求,以及因應客戶需求在8月公布的新一輪資本支出(Capex)投資計畫,維持買進(Buy)評等,12個月目標價維持不變,為651元。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南僑(1702)9月營收19.81億元,年減6.17%,自結稅後盈餘1074.5萬元,年減79.01%,每股盈餘(EPS)0.04元;累計今年前9月營收172.61億元,年減1.08%,獲利2.08億元,年減73.01%,EPS 0.84元。南僑前三季獲利縮水主要是轉投資的上海南僑食品受到原物料成本大漲影響,上海南僑食品第三季稅後虧損人民幣531.95萬元,為上海南僑食品在上海A股掛牌來首見單季虧損。至於南僑轉投資小金雞皇家可口(7791)預計10月28日由興櫃轉上市交易,皇家可口今年上半年獲利約2.85億元,年增逾20.35%,每股盈餘(EPS)4.08元。皇家可口冰品及急凍熟麵業務在台灣市佔率穩居第一。隨著轉投資的皇家可口將於10月28日由興櫃轉上市交易,加上第四季是油脂傳統旺季,將有利挹注南僑第四季營運表現。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富世達(6805)公告9月自結損益,稅後盈餘為2.5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15.37%,EPS 3.73元,因7月EPS 3.02元,第三季僅兩個月EPS即達6.75元,超越去年第三季總和以及今年首季、第二季EPS,第三季可望賺逾一個股本。富世達在散熱模組大廠的扶植之下,從折疊手機市場切入AI伺服器滑軌以及快接頭市場,成果豐碩,在水冷散熱成為AI伺服器主流的情況下,營收獲利大成長,並激勵股價飆破千元大關,近日在外資調升目標價至1666元之下,股價衝上1365元再創歷史天價。日系外資預估富世達2025-2027年EPS年複合成長率達50.5%,主要成長動能來自伺服器事業的營收成長,且伺服器業務毛利率更高,該機構預估富世達第三季EPS 9.76元。不過,根據富世達甫公告的9月自結損益,單月營收以12.2億元刷新紀錄,EPS 3.73元亦超乎預期,累計7月與9月EPS6.75元,因8月業績亦高,第三季很有望賺逾一個股本。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日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看好貿聯-KY(3665)訂單能見度延長,估值可望Rerating,決定調高貿聯-KY目標價,由原先的1230元調高至1677元,重申「買進」評等。日系外資調高2026-027年每股盈餘(EPS)預估,幅度9-15%。日系外資指出,預估貿聯-KY2025年第三季營收優於該機構與市場共識預期,看好貿聯-KY與Nvidia合作切入800 VDC AI基礎設施電源解決方案,尤其在10月OCP全球峰會後,對於貿聯-KY在AI基礎設施領域領先地位更為正面,預估貿聯-KY 2025-2027年每股盈餘(EPS)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32.5%,高於先前預估23.5%,主要動能來自高效能運算(HPC)事業,重申「買進」評等,將目標價調高至1677元。

【財訊快報/研究員吳旻蓁】汽車零組件廠東陽(1319)9月自結稅前淨利3.34億元,已連續3個月呈現月增走勢;累計前9月稅前淨利32.62億元,稅前每股盈餘5.35元,創歷年同期次高。隨著季內訂單逐月回流,法人看好東陽第四季營收可望重回成長,公司表示,目前外銷接單狀況不錯,主要來自於台灣出口到美國的訂單突破。法人也預估,在台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30.5至30.6左右之下,搭配第四季為傳統旺季,可望帶動毛利率表現。法人分析,東陽第三季營收仍受高基期壓力影響,但隨北美客戶庫存回補,預期10月起出貨動能將持續增強,旺季期間客戶庫存可望回升至兩個月水準,伴隨第四季出貨動能轉強,單季營收可望重回高點。股價整理後,重新出量彈升,短期均線已翻揚向上,日KD同步走高,若量能維持,短期均線不破,則有利挑戰上方長天期均線。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重申光通訊廠聯亞(3081)「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651元。今(20)日股價開高後,盤中衝上漲停板437.5元鎖住。 美系外資指出,聯亞800G矽光子CW雷射二極體需求成長、EPI-Wafer(磊晶圓)出貨穩定成長,9月營收年增69%。聯亞產品組合也持續往800G/1.6T CW雷射升級,鎖定高速傳輸應用,加上磷化銦(InP)基板供應逐步改善,第4季營收可望一個月比一個月來得好,有機會交出20%的月增表現。 美系外資指出,聯亞受惠多家客戶需求強,因應客戶需求在8月公布的新一輪資本支出(Capex)投資計畫,重申買進(Buy)評等,目標價維持651元。

【財訊快報/陳孟朔】全球串流平台巨擘--網飛(Netflix,美股代碼NFLX)週三盤後公布最新財報,受惠巴西稅務糾紛拖累獲利,並迫使公司下修利潤率,網飛盤後一度大跌8%,最新報價為1,161.78美元,挫79.57美元或6.41%。第三季期間,網飛營業利益28.6億美元、每股盈餘(EPS)為5.87美元,均不及市場28.8億美元與6.94美元的均值;營收115.1億美元亦低於預估的115.2億美元。公司說明,主因仍為與巴西稅務機構的持續糾紛所致,若不計入相關費用,第三季營業利益率將優於自家原先預期。現金流與經營動能並未熄火。期內自由現金流為26.6億美元,高於預期的23.9億美元;用戶參與度第三季提升,管理層預期第四季可延續。廣告業務表現創新高,但規模與貢獻度細節仍未揭露,市場聚焦其變現效率與區域擴張節奏。展望第四季,網飛預期EPS為5.45美元、營收年增17%至119.6億美元,均大致落在市場估值帶之內;全年營收年增16%至451億美元,與先前區間預測接軌。不過,全年營業利益率目標自30%下修至29%,顯示稅務與內容投資結構對獲利率的掣肘尚待緩解。

【財訊快報/陳孟朔】多元化科技企業3M(美股代碼MMM)週二收漲7.66%至166.64美元,領跑道瓊成分股,受惠公司財報報喜且上調全年財測。第三季期間,3M營收65.2億美元、年增3.5%,優於市場預期的62.5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EPS)為2.19美元,同樣高於預估的2.07美元,顯示基本面持續修復。獲利面受轉型與一次性費用影響,第三季淨利8.34億美元、年減逾39%,但核心營運動能與費用控管改善帶動調整後EPS優於預期,市場對「質量勝於規模」的改善路徑給予正面回饋。展望全年,3M將2025會計年度銷售成長目標上修至「超過2.5%」,並把調整後EPS區間自7.75-8.00美元上調至7.95-8.05美元。公司續以聚焦高毛利與高黏著度的工業、醫療與安全解決方案為策略主軸,搭配運營效率與成本優化,推升利潤率韌性。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輝達(Nvidia Corp.)首款以共同封裝光學(CPO)技術打造的矽光子網路交換器Spectrum-X獲兩大巨頭採用,宣告「AI世界光通訊時代全面來臨」,今日光通訊股吸「金」。股王光聖(6442)下半年業績維持高成長,全年EPS挑戰18-20元新高,盤中急拉一度飆上漲停。輝達在官網宣布,旗下首款以共同封裝光學(CPO)技術打造的矽光子網路交換器Spectrum-X獲甲骨文、Meta等兩大巨頭採用。甲骨文將利用Spectrum-X交換機建造千兆級AI超級電腦。Meta將為其臉書開放交換系統平台推出基於輝達Spectrum Ethernet建置的交換器。光聖上半年業外受台幣升值及美國關稅影響,EPS 6.85元。第三季營收25.14億元,年成長53.19%,在台幣兌美元匯率趨穩轉貶下,單季EPS可望超越上半年總合。第四季營收維持20億元以上高檔,全年營收成長挑戰五成,EPS上看18-20元。從股價技術分析來看,近日股價拉回修正,5日、10日均線向下,但股價仍支撐在月線上,且季線、半年線、年線等較長期均線仍維持上升趨勢。今日在利多題材助力下,帶量站上所有均線,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志強-KY(6768)第三季為傳統淡季,單季毛利率在稼動率及關稅影響下,單季毛利率降至18.1%、營益率5.1%,皆為近八季以來低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74億元,年減49%,為近七季新低,單季每股盈餘0.86元,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為5.32元,亦低於去年同期的5.78元。 第四季步入傳統出貨旺季,法人預期,志強-KY第四季營收、毛利率可望同步回升,下半年營運將呈現逐季成長態勢。而明年在世足賽加持下,訂單動能有望隨之增加,帶動營運重返成長。針對後市的成長動能,志強-KY看好,2026年即將舉行世界盃足球賽,隨著北美市場對足球的關注日益升溫,許多品牌將其視為史上最大規模的體育行銷舞台,相信將進一步帶動足球相關產品與機能性運動鞋的成長需求。志強-KY 2025年前三季營收154.25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16.5%,若以美元計算,前三季美元營收為4.91億美元,更較去年同期增加18.9%;營業毛利為31.36億元,年增12.1%;營業利益為13.97億元,年減20.3%;稅後淨利為10.61億元,年減6%,每股盈餘為5.32元。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光學廠大立光(3008)公布前三季財報,每股盈餘為109.06元;大立光日前召開法說會指出,目前良率改善,整體下半年的出貨量與去年同期差不多,美系外資則將大立光今年第四季毛利率預估從54%降至50%,也下修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獲利,大立光今天股價以平盤作收。大立光2025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439.29億元,年增7%,合併毛利率為51.39%,年增1.94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172.3億元,年增10.08%,稅後盈餘為145.56億元,年減16%,每股盈餘為109.06元。展望第四季,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日前表示,10月拉貨動能與9月差不多,11月會差一點,至於毛利率,目前價格大部分都定了,看客戶拉貨的比例,高階產品能不能多一點,以及良率與匯率等,而良率逐步改善中,整體下半年的出貨量與去年同期差不多。美系外資指出,大立光10月營收將是今年高峰,向上空間已有限,考量第三毛利率降至47.2%,因此將今年第四季毛利率預估從54%降至50%。美系外資下修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獲利預估分別降5%、3%、2%,預期將降至154.94元、17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圍繞iPhone Air在中國首發的銷售表現,市場訊號出現分化,預售期多平台曾出現「秒空/快速售罄」的回饋,但正式開賣日北上廣門店排隊熱度明顯低於過往當紅機型,現場以體驗試用為主、到店轉單動能偏弱;「預售火、到店冷」的剪刀差成形。產品與定價層面,iPhone Air以5.6mm超薄機身與輕量設計作為主賣點,定價位於高階帶,同價位用戶可選擇配置更堆料的安卓旗艦,價值感知需靠實機手感與場景化溝通拉升。此外,為達到超薄堆疊,Air採eSIM-only設計,雖然運營商支持度持續擴大,但辦理流程、換機習慣與用戶教育仍在爬坡期,短線對臨門一腳的購買決策構成阻力。市場人士表示,與系列主力款對比來看,Air作為新增的超薄品類,受眾更偏向嚐鮮與外觀手感導向,難以複製標準版/Pro系列的放量曲線。從渠道回饋觀察,首批偏好者已在預售期完成下單,現場人流未能同速轉化為實際銷售。針對「暫停生產/削產」的市場傳聞,當前僅屬供應鏈與賣方機構的風向消息,更多可解讀為旺季期間不同機型間的產能配比微調;截至目前,尚未出現公司層面就Air停產或實質性削產的公開確認。後續仍需以交貨期變化、補貨節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週三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礦業股在中、港兩地下挫,主要受到現貨黃金和白銀遭獲利回吐賣盤拋售。受美元走強及獲利回吐盤拖累,週二現貨黃金盤中一度創下逾12年來最大跌幅,白銀也遭遇多年來最劇烈拋售。週三現貨金價盤中持續走跌。週三盤中,香港黃金股方面,山東黃金(1787 HK)下跌6.3%,紫金黃金國際(2259 HK)下跌5.2%,招金礦業(1818 HK)下跌5.5%,赤峰黃金(6693 HK)下跌4.7%。A股黃金股方面,招金黃金(000506 CH)下跌4.6%,紫金礦業(601899 CH)下跌4.7%。A股白銀股方面,盛達資源(000603 CH)下跌4.7%,湖南白銀(002716 CH)下跌8.9%,興業銀錫(000426 CH)下跌4.5%。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前景轉趨保守,疲弱消費與價格戰迫使業者重估品牌與渠道策略,同時面對本土競品急速崛起的壓力。多家龍頭撤回或下修對華指引,認為市場已進入「常態化」新階段,須以更低成本、更貼近在地需求的方式應對。汽車產業首當其衝。外資車廠在關稅不確定與價格戰夾擊下銷量承壓;與此同時,本土車企市占率飆升,今年前八個月中國品牌已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約69%,較2020年的38%大幅攀升,外資在高壓競爭中節節敗退。科技與製造鏈亦現降溫訊號。晶片設備與記憶體供應商對明年中國需求轉弱釋出警示,部分業者傳出將調整對中國數據中心的供貨布局;高關稅與地緣風險疊加,使外資評估產線與出海策略的風險回報。零售與快消面臨消費「降級」。節省導向的購物行為推升電商與折扣平台滲透,國際服飾、運動品牌在華連續數季銷售下滑;葡萄酒與烈酒亦受宴席減少、飲酒習慣變遷拖累,部份業者撤回中期獲利目標。相對之下,少數以體驗創新、門店升級為主軸的高端奢侈品牌仍能保持動能。「國潮」成最大變量。從汽車、咖啡到美妝,平價高質的本土品牌全線搶市:咖啡單杯常見9.9元的價格帶迅速擴散;研究機構預估,2025年中國美妝品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中美同步對彼此關聯船舶徵收新的港口費用後,航商為迴避成本開始重新排布航線:涉中資背景的船舶避開美國港口,美資或美國關聯的船舶則減少赴中國掛靠,導致可用運力被動縮水、航次改道增多,全球貨物流轉受擾。業界直言,可用船舶清單較過去明顯縮水,各航種的艙位緊張度同步升溫,相關成本最終將轉嫁至消費端,推升終端物價壓力。現貨指標已快速反應。反映全球集裝箱運價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最新單週跳升12.9%創四週高點,主因跨太平洋航線率先出現報價大幅抬升。大型班輪公司已通知客戶,部分美籍或受美國規範較嚴的船舶將取消寧波等中國沿海港口靠泊,以降低被課收高額港費的風險,進一步惡化區域艙位緊缺。油運與化學品船市場亦受波及。由於中國對美國關聯油輪徵收費用,能安全進出中國港口的超大型油輪(VLCC)供給量下降,第四季運價預期被上修,且若干路徑已見兩週高點後回檔不多,顯示「複雜性溢價」開始體現在合約談判中。產品油與化學品承運商也評估將出現更多繞航與停靠調整,市場尚未完全將此複雜性溢價計入期程與價格。乾散貨端方面同樣出現供需錯位。以運載鐵礦、煤炭為主的海岬型船受影響尤甚,約有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股延續強勢週二持續上攻,再破頂;日經225日指數週二早盤追高1.24%,日高暨史上新高在49,851.87點,向五萬點天花板挺進中。東證指數再漲0.59%,盤初的5271.50點為史上新高。與此同時,日本最大券商野村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市場將「高市(早苗)交易」的想像,從過去倚賴通膨再加速與弱勢日圓的簡單敘事,轉向對「執政穩定+結構改革」的定價:投資人不再只問「會推什麼刺激」,而是更在意「這波紅利能撐多久」。野村指出,「新高市交易」的重心由外需出口受惠股,逐步轉向內需與改革受益股;若新內閣釋出財政延續與產業升級的清晰路徑,同時避免過度擴張導致利率與匯率預期失控,估值可望在高檔換手中獲支撐。反觀,若政策訊號反覆、偏向短期撒幣,利率曲線與日圓波動將回頭檢驗高估值的耐受度。關鍵變數在政治支持度。「股市能否續漲=新內閣與執政聯盟能否維持高支持率」成為市場主線;高支持度有助鞏固改革預期與財政框架的可預期性,也降低「為保民調而重啟大水漫灌」的風險。若支持率停滯或回落,資金可能自高Beta題材轉向防禦與高股息主題,股匯債三市場的聯動波動加劇。與此同時,若財政步伐偏穩、配合溝通

美時(1795)力拚年底完成合併Alvogen,成明年業績跳升保證,法人看好營收有機會超過350億元,每股盈餘至少25元起跳,激勵21日股價帶量走揚,終場收漲停價306.5元,成交量1.43萬張,並有逾1.55萬張買單高掛。

聯亞在第三季展現強勁成長動能,營運受惠於800G與1.6T高速傳輸需求攀升,以及InP基板供應改善,進入加速放量階段。

外食費與房租的黏著通膨,讓餐飲業走進「通膨鈍化的高原期」——價格不太回頭、但成長不再暴衝。產業面因此呈現名目營收增速放緩、獲利靠效率與產品組合守住的格局...

【財訊快報/編輯部】經濟部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02.0億美元或增17.0%,經季節調整後增5.1%。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增加164.3億美元或增30.5%,按新台幣計算增24.1%。按季比較,第3季外銷訂單1,906.9億美元,較上季增加113.3億美元或增6.3%;較上年同季增加366.5億美元或增23.8%。累計前3季,前3季外銷訂單5,24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54.7億美元或增22.3%。經濟部表示,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較上月增17.0%,較上年同月增30.5%,主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持續熱絡,惟部分傳統貨品因需求仍未明顯回溫,加上受到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影響,抵銷部分增幅。按貨品別觀察,受惠新興科技應用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商機挹注,推升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9月接單分別年增45.9%、年增33.1%;光學器材因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年增11.2%。傳統貨品部分,市場需求續疲,加以海外同業競爭,抑制接單動能,基本金屬外銷訂單年減6.3%、塑橡膠製品年減10.0%;機械產品因半導體設備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