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北慈醫師獲頒醫療教育研究獎 推動臨床智慧醫療與創新研究
新北市政府為表揚長期服務基層醫療、守護醫療資源匱乏地區,並積極投入醫療工作與社會公益的醫師及醫事人員,每年舉辦「醫療公益獎」。台北慈濟醫院醫務部王嘉齊主任致力推動智慧醫療策略與專案發展、深耕肝臟疾病臨床研究與醫學教育,並帶領團隊投入流行病學、臨床預後及基因易感性研究,成果卓著,獲頒2025年度新北市醫療公益獎「醫療教育研究獎」,11月2日,前往新北市政府禮堂受獎。
王嘉齊主任在台北慈濟醫院擔任主治醫師20年,在臨床管理方面,率先建立「24小時緊急內視鏡檢查與止血制度」,大幅提升急重症醫療品質與存活率;同時推動智慧醫療策略與專案發展,包括住院病歷AI輔助書寫系統、肝癌分期智能輔助系統、脂肪肝AI預測模型等多項創新應用。在研究領域,長期投入台灣肝臟疾病的臨床研究與創新,他針對「原因不明脂肪肝」發表全球首篇臨床研究,並主筆全球首篇《轉移性肝腫瘤消融治療準則》,刊登於《Liver Cancer》期刊;亦完成台灣首份「代謝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流行病學報告,透過逾兩萬筆臨床與基因資料,證實MASLD已成為台灣最常見的慢性肝病,為政府資源配置與預防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除科學研究與臨床實務外,王嘉齊主任亦深耕醫學教育,長期擔任住院醫師導師,率領研究團隊深入流行病學、臨床預後與基因易感性研究,培育年輕醫師於MASLD與腫瘤消融領域的專業能力,也積極促進跨國技術交流,於2025年10月主辦亞洲腫瘤消融大會(ACTA),聚焦消融治療和組織碎化(Histotripsy)等新技術,深化跨國臨床試驗網絡。同時也重視醫學倫理與社會責任,擔任衛福部醫療糾紛鑑定醫師,推動公正第三方鑑定,並主導建立住院醫師研究倫理制度,增進社會大眾對醫療體系的信任。他也配合政府關懷弱勢政策,多次前往偏遠地區義診,提供即時且專業的醫療服務。
從臨床篩檢推廣到偏鄉義診,王嘉齊主任持續以實際行動守護民眾健康。此次獲得醫療公益獎「醫療教育研究獎」肯定,他表示,所有創新與研究的初衷,其實都源自於想解決臨床上病人的困難,最要感謝的是病人的信任與參與,團隊才能不斷突破困境,尋找更好的治療方式。並強調:「醫學研究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努力,感謝醫院、研究護士、臨床醫師及團隊成員的支援,這份榮譽屬於整個團隊,期望未來能繼續攜手推動臨床創新,讓智慧醫療更貼近病人的需求。」
撰文/周子寧;攝影/范宇宏、高武男、台北慈濟醫院
王嘉齊主任在台北慈濟醫院擔任主治醫師20年,在臨床管理方面,率先建立「24小時緊急內視鏡檢查與止血制度」,大幅提升急重症醫療品質與存活率;同時推動智慧醫療策略與專案發展,包括住院病歷AI輔助書寫系統、肝癌分期智能輔助系統、脂肪肝AI預測模型等多項創新應用。在研究領域,長期投入台灣肝臟疾病的臨床研究與創新,他針對「原因不明脂肪肝」發表全球首篇臨床研究,並主筆全球首篇《轉移性肝腫瘤消融治療準則》,刊登於《Liver Cancer》期刊;亦完成台灣首份「代謝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流行病學報告,透過逾兩萬筆臨床與基因資料,證實MASLD已成為台灣最常見的慢性肝病,為政府資源配置與預防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除科學研究與臨床實務外,王嘉齊主任亦深耕醫學教育,長期擔任住院醫師導師,率領研究團隊深入流行病學、臨床預後與基因易感性研究,培育年輕醫師於MASLD與腫瘤消融領域的專業能力,也積極促進跨國技術交流,於2025年10月主辦亞洲腫瘤消融大會(ACTA),聚焦消融治療和組織碎化(Histotripsy)等新技術,深化跨國臨床試驗網絡。同時也重視醫學倫理與社會責任,擔任衛福部醫療糾紛鑑定醫師,推動公正第三方鑑定,並主導建立住院醫師研究倫理制度,增進社會大眾對醫療體系的信任。他也配合政府關懷弱勢政策,多次前往偏遠地區義診,提供即時且專業的醫療服務。
從臨床篩檢推廣到偏鄉義診,王嘉齊主任持續以實際行動守護民眾健康。此次獲得醫療公益獎「醫療教育研究獎」肯定,他表示,所有創新與研究的初衷,其實都源自於想解決臨床上病人的困難,最要感謝的是病人的信任與參與,團隊才能不斷突破困境,尋找更好的治療方式。並強調:「醫學研究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努力,感謝醫院、研究護士、臨床醫師及團隊成員的支援,這份榮譽屬於整個團隊,期望未來能繼續攜手推動臨床創新,讓智慧醫療更貼近病人的需求。」
撰文/周子寧;攝影/范宇宏、高武男、台北慈濟醫院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請登入後發表評論
分享您的觀點,與其他讀者互動
立即登入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