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AI推動晶片熱潮,三星電子Q3淨獲利12.01兆韓元,優於預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韓國科技大廠三星電子(005930 KS)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半導體部門利潤成長強於預期,表明全球人工智慧需求正在幫助推動該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復甦。根據財報,三星電子第三季整體營運獲利12.17兆韓元,其中晶片業務在第三季實現營運獲利7兆韓元(49億美元),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7兆韓元。這份財報顯示,第三季淨獲利總計12.01兆韓元,金額超過分析師預期的9.29兆韓元。第三季整體銷售額86.06兆韓元,其中消費性電子營收13.9兆韓元,略低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14.01兆韓元。三星電子正競相追趕SK海力士和美光在人工智慧內存領域的步伐。三星電子一直在調動其龐大的資源,以更好地在全球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包括OpenAI和Meta Platforms Inc在內的公司正在豪擲重金,為各自的人工智慧服務積聚計算能力。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三星電子30日公布完整財報,上季營收與獲利雙雙超乎預期外,營業利益的總金額更是第2季的2.6倍,這全都要歸功於晶片產品大賣。韓國市值最大的三星電子,旗下的業務以記憶體晶片、晶圓代工以及智慧手機為主。 這家韓國最大的集團,第3季營收達86.1兆韓元,超過預估值85.93兆韓元,同時,營業利益為12.2兆韓元,也比預估的11.25兆韓元要來得好。也就是說,三星上季營收的年增率為8.85%,營利的年增率更是高達32.5%。 第3季財報傲人的三星,從4到6月的低迷營運中反彈,當時候,三星的財報幾乎被孱弱的晶片業務給壓垮。若單純跟第2季相比,三星上季的營業利益狂增160%,營收也成長15.4%。 第3季時,三星晶片部門的營收季增19%,記憶體產品的營收高達26.7兆韓元,並創下歷史新高,都得拜人工智慧AI需求強勁。放眼2025年第4季,三星樂觀看待AI與傳統伺服器的需求,同時,將把銷售重心放在單價較高的伺服器記憶體上。 30日韓股盤中,三星電子一度大漲超過4%,記憶體對手SK海力士則小漲0.2%左右。今年到目前為止,三星股價已大漲至少95%,不過,還是比不上狂飆約2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跨國製藥及生物科技業者諾華公司(NOVN SW)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核心每股獲利表現落後預期。根據財報,諾華公司第三季核心每股獲利2.25美元,雖高於去年同期的2.06美元,但是略低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2.26美元。第三季核心營運獲利54.6億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55.1億美元;核心淨獲利43.3億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44.2億美元。第三季的銷售淨額139.1億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38.8億美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瑞士金融商瑞銀集團(UBSG SW))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淨獲利表現優於預期。根據財報,瑞銀集團第三季淨獲利2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7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4.1億美元。第三季總營收12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21億美元。當季稅前獲利2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20.2億美元;每股獲利0.76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0.43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0.43美元。第三季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14.8%,前一季為14.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4.6%。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洲飛機製造大廠空中巴士(AIR FP)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經調整後息稅前獲利超越預期。根據財報,空中巴士第三季經調整後息稅前獲利19.4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7.1億歐元。第三季營收178.3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74.5億歐元。第三季淨獲利11.2億歐元,年比值增長1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2.9億歐元;當季每股獲利1.41歐元,去年同期為1.24歐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63歐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朝鮮日報的報導指出,未具名業內消息人士透露,AI晶片大廠輝達(NVDA US)的首席執行長黃仁勳將於10月30日會見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集團的高層主管。消息人士指出,黃仁勳、三星電子執行會長李在鎔以及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將於10月30日在首爾共進晚餐。黃仁勳和李在鎔可能討論包括HBM採用在內的多項商業合作。同時,現代汽車集團也一直在加強與輝達的合作。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澳洲最大的養老基金之一UniSuper的投資主管表示,來自中國的更廉價人工智慧(AI)工具可能會引發美國科技巨頭股票的突然拋售,這些美國公司正押注於生成式AI。管理著1,040億美元資產的UniSuper首席投資長John Pearce週三在雪梨舉行的一場投資管理論壇上表示,DeepSeek的崛起表明,中國公司有能力打造輸出效果類似的大型語言模型,而其成本更低。Pearce發出上述警告之際,美國科技股正在創新高,微軟、輝達和蘋果三家公司的市值均已突破4兆美元大關。Pearce指出,出現更多類似「DeepSeek時刻」的風險是「一個迫在眉睫、但未得到廣泛討論的威脅」。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對沖基金研究機構HFR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全球對沖基金資產規模攀至歷史新高,管理資產(AUM)達4.98兆美元;單季淨流入337億美元,為2007年第三季以來最大季度淨流入,行業資產已連續第八季走升。基金家數同步增至10年高點,季底全球對沖基金數量達8,464家,顯示新資金與新產品雙軌擴張。資金結構上,新增淨流入幾乎全面指向「巨無霸」機構,資產規模逾50億美元的管理人獲配比重居絕對優勢,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策略面,股票對沖基金最吸金,第三季淨流入約180億美元,其次為相對價值策略;風險平價、事件驅動與多策略資金亦有回補跡象,顯示投資人在「降息交易+波動回歸」框架下,傾向布局具風險分散能力的策略組合。與此同時,加密貨幣對沖基金第三季出現穩健的雙位數漲幅,扭轉年初明顯虧損,將今年迄今回報推升至6.7%;在主流資產相關性偏高的環境下,數位資產策略提供額外的超額報酬來源與多元化效益。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知名運動品牌業者愛迪達(ADS GR)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毛利表現符合預期。根據財報,愛迪達第三季毛利34.4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1%,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為34.5億歐元。第三季毛利率51.8%,去年同期為51.3%。第三季營業獲利7.36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營收66.3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第三季淨獲利4.61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1%,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4.745億歐元;稅前獲利6.50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2%,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6.784億歐元。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受惠於AI的需求,測試介面廠中華精測(6510)公布第三季成績單,單季每股淨利8.41元,累計今年前三季每股淨利21.73元。中華精測今(28)日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營運成果報告,單季合併營收12.42億元,較前一季成長2.2% 、較前一年度同期成長35.5%;單季毛利率56.3%,較前一季增加0.5個百分點、較前一年度同期增加3.3個百分點;單季合併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達2.76億元,較前一季增加27.8% 、較前一年度同期成長158.3%;單季每股淨利8.41元,累計今年前三季每股淨利21.73元。公司分析,第三季營收主要受惠於高階探針卡的業績成長,在產品應用層面,除應用處理器(AP)外,高效能運算晶片(HPC)亦有貢獻。市場在人工智慧引領之下,快速推動超高速運算與次世代智慧型手機晶片的測試需求,使本季相關測試板較去年同期有顯著提升;同時,越來越多的AP開始整合人工智慧功能,以提升使用者的體驗,但也因此增加IC的複雜度,進而提升測試的難度及時間,創造了新的測試載板 (Load Board) 及探針卡 (Probe Card) 的產品需求。由於人工智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光電(5371)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合併營收99.48億元,單季毛利率15.2%,由於產品組合差異變化,較上一季之18.1%及去年同期之16.6%分別減少2.9%及1.4%;單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0.95億元,季增66%、年減53%,每股盈餘0.24元。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72億元、年減73%,每股盈餘0.44元。中光電節能產品第三季合併營收56.36億元,因TV和OLED Monitor新機種量產出貨大幅成長帶動,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33%及3.5%;出貨量約855萬片/台,季增22%,年增13%。累計節能產品11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約137.64億元,出貨量則約2,256萬片/台,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3%與持平。針對第四季營運,總經理林惠姿表示,Monitor機種及車載與OLED模組產品出貨呈現穩健成長走勢,NB產品在高階機種逐步恢復出貨動能後亦可望小幅成長,TV機種受到季節性淡季影響,出貨量預計將季減約三成,惟不排除因急單需求而使降幅收斂。因此,預估節能產品第四季出貨量將較第三季持平或略微下滑,今年節能產品整體出貨量則預期仍將呈現小幅成長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在買家在談判中獲得更大議價權且庫存增加的背景下,8月份美國房價漲幅連續第七個月放緩,漲幅為兩年多來最小。根據S&P Cotality Case-Shiller週二發布的數據,8月份全國房價指數年比值上漲1.51%。這是自2023年年中以來最小的漲幅,7月份數據為上漲1.64%。在房價飆升與高抵押貸款利率導致可負擔性長期受擠壓之後,漲幅放緩對買家而言是利多。該指數衡量的是截至8月的三個月期間,其間抵押貸款利率開始從接近7%回落,可售房源在增加。在20個城市中,8月份紐約房價再度領跑,房價年漲幅為6.1%。隨後是芝加哥和克里夫蘭,分別上漲5.9%和4.7%。相較之下,坦帕的房價下跌3.3%,邁阿密下跌1.7%。標普道瓊指數公司的固定收益可交易產品及大宗商品負責人Nicholas Gode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展望未來,住房市場似乎正在疫情繁榮期之後找到新的均衡。隨著房價漲幅僅為通膨率的一半,且幾個主要市場處於下滑,近幾年的快速上升態勢顯然已經結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澳洲核心通膨率超出預期,這使得澳洲央行的寬鬆政策之路變得更加複雜,因為決策者需要權衡揮之不去的價格壓力和降溫的就業市場。澳洲統計局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剔除波動性項目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截尾均值第三季季比值上漲1%,增幅高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0.8%,第二季數據上修後為季增0.7%。該指數第三季的年比值上漲3%,而市場預期為上漲2.7%。澳洲統計局的價格統計主管Michelle Marquardt表示,這是自2022年12月以來,CPI截尾均值年比值首次出現加速。這些數據證實了澳洲央行的評估,也就是其控制核心通膨的努力可能已遭遇阻力,這對正在因應勞動力市場放緩早期跡象的政策制定者構成了挑戰。澳洲央行的目標是將通膨率維持在2%至3%區間的中點附近。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微軟公司發布年度第一季財報,結果當季營收與每股獲利表現優於預期,但是當季的支出增幅高於華爾街預期,引發市場擔憂提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成本高昂。根據財報,微軟公司年度第一財營收成長18%至777億美元,每股獲利為3.72美元。市場分析師對銷售額的平均預期為756億美元,每股獲利為3.68美元。微軟公司週三表示,包括租賃在內的年度第一季資本支出達到349億美元,高於上一季的240億美元。微軟公司首席執行長Satya Nadella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將繼續在資本和人才方面加大人工智能投資力道,以掌握前方巨大的機會。財報顯示,年度第一季經匯率波動調整後,Azure雲計算業務營收成長39%,超過華爾街預期的37%。在微軟公司發布財報前,投資者的預期很高。在金融媒體追蹤的所有分析師中,除一位外其餘都給予該股「買入」評級。週三常規盤,微軟公司(MSFT US)股價下跌0.10%,報541.55美元。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高速傳輸與時序控制晶片設計大廠譜瑞-KY(4966)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合併稅後淨利為2,724萬美元,單季每股淨利0.35美元,約10.45元新台幣,去年同期為約9.54元新台幣。展望第四季,預計單季營收將季減約一成,來到1億2350萬美元-1億3650萬美元。譜瑞釋出的第四季財測,預估單季營收約1億2350萬美元-1億3650萬美元,季減約一成,毛利率約42%-46%,單季合併營業費用約3300萬美元-3600萬美元。依此計算,該公司第四季財測,以美元計算約季減一成,公司回應,營收目標季對季減少約一成,但年對年則不一定會下降。該公司就營收季減,提出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季節性因素,第四季相較第三季,PC/NB需求通常會稍微下降。第二則是庫存調整,從9月起發現部分客戶需求轉弱,可能是前幾季因關稅提前拉貨,導致目前進行庫存修正。另外,近來資料中心快速發展,就此趨勢對譜瑞的貢獻,公司提到,市場的確對高速傳輸晶片需求在上升,但譜瑞現無直接相關產線,屬於間接貢獻。再就車電市場部分,2025年和2024年相比,譜瑞取自汽車電子的貢獻幅度擴大,主要源自公司和美國的電動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韓國經濟加速成長,支持決策者面對國內炙熱的房地產市場和外部關稅衝擊之際暫不加碼貨幣刺激。韓國央行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比值成長1.2%,增幅高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1%。當季GDP年比值成長1.7%,增幅也高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1.5%。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本週即將在韓國慶州舉行,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週四會晤。韓國總統李在明也將於週三與川普會談,官員們希望領導人峰會能有助推動韓美貿易談判。韓國目前經濟成長動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華盛頓的談判結果。自7月達成初步協議以來,美韓兩國已就協議細節談判約三個月,但一項總額達3,5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仍存分歧。該投資計畫是貿易協議的核心,旨在將華府對韓國產品徵收的關稅上限定為15%。韓國央行估計,美國關稅將使今年韓國經濟增速減少0.45個百分點,2026年減少0.6個百分點。央行在8月份將經濟增速預估上調至0.9%,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一致。IMF指出,貿易摩擦和國內需求疲弱是韓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儘管外部壓力持續,韓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人工智慧新創公司OpenAI準備最快明年提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可能使其市值達1兆美元。報導指稱,OpenAI在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之一做準備,考慮最快於2026年下半年向監管機構提交文件。本週稍早時,OpenAI表示已完成重組,成為更傳統的營利性企業,為可能公開上市鋪路。近期OpenAI員工將股份出售時,該公司估值達5,000億美元。對於上述消息,OpenAI尚未作出回應。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導線架供應商長華科技(長科*6548)第三季每股賺0.56元,為今年單季高點,展望第四季,受年底盤點及季節性因素影響,營運將與上季持平,然,漲價效益將逐步顯現。長科第三季合併營收為34.96億元,優於先前預期目標區間;毛利率為22.5%,營益率12.9%,均符合公司預期。另因匯率回穩,業外收益由虧轉盈,整體獲利恢復正常軌道,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5.14億元,每股稅後淨利0.56元,為今年單季高點。長科第三季營收優於預期,主要得益於產品組合調整、高附加價值產品出貨提升及成本結構持續優化,同時客戶需求穩定。此外,匯率因素趨於平穩,有助降低匯兌波動影響,整體財務表現更趨健康,第3季毛利率22.5%、營益率12.9%,均較上季提升,每股盈餘0.56元,為自2023年以來同期最佳表現。就製程別而言,長科第三季蝕刻製程占營收比重為54%,沖壓占比為46%,比重與上季相比變化不大。依產品組合區分,IC導線架占營收比重30%、QFN 29%、Discrete 17%、QFP 15%及EMC LED 9%,其中以QFP和QFN銷售金額成長較為明顯。按應用領域區分,第三季3C、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商仲業者統計,2025年第三季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704億元,較上季成長22%,但較去年同期下滑57%。分析交易量衰退原因,除了受到去年第三季高基期的影響,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起,住宅市場買氣大降,加上銀行放貸態度趨嚴,促使建商購地腳步明顯放緩,導致今年第三季土地市場交易量年減71%,成交額僅新台幣320億元,創兩年多來單季最低紀錄。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商用不動產本季成交總額共計384億元,較前季增長77%,主要可歸功於辦公室及廠房交易熱絡。今年第三季前兩大商用不動產交易均為高科技製造業者購置產業園區內廠房,包括台達電以新台幣69.5億購置位於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之泰豐輪胎觀音廠,及日月光半導體以新台幣65億購入穩懋南科路竹廠。展望未來半年投資市場表現,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表示,在央行未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及銀行業未放寬核貸標準的前提下,預料建商對於房市發展仍將抱持保守看法,並影響土地市場交易動能;整體而言,建商評估土地案件仍將以六都及新竹地區的精華地段為首要條件。商用不動產市場上,自用型買方購買金額將持續貢獻整體交易量達七成以上,然而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慧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滴普科技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在散戶的部分獲逾7,500倍的認購。根據香港交易所文件,滴普科技透過IPO共募資7.1億港幣(9,140萬美元)。公司將發行價定為每股26.66港幣。向香港散戶投資者配售的133萬股獲7,569.83倍認購;向國際投資者配售的2,530萬股獲16.61倍認購。該股將於10月28日掛牌交易。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電子商務業者美團計畫融資約30億美元,這將是該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常規債券發行,因該公司在中國國內的外賣市場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美團週一在一份交易所文件中表示,公司方面正計畫發行美元和人民幣優先票據,並將把所得款項用於現有離岸債務的再融資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團正計畫發行約20億美元的美元票據和相當於10億美元的離岸人民幣債券,最快可能於週二上市。知情人士補充稱,具體細節可能會根據投資者的反應進行調整。對此,美團方面拒絕置評。美團將有一支利率為2.125%的7.5億美元債券於週二到期,而下一筆主要離岸付息債券將於2028年到期。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三星電子30日公布完整財報,上季營收與獲利雙雙超乎預期外,營業利益的總金額更是第2季的2.6倍,這全都要歸功於晶片產品大賣。韓國市值最大的三星電子,旗下的業務以記憶體晶片、晶圓代工以及智慧手機為主。 這家韓國最大的集團,第3季營收達86.1兆韓元,超過預估值85.93兆韓元,同時,營業利益為12.2兆韓元,也比預估的11.25兆韓元要來得好。也就是說,三星上季營收的年增率為8.85%,營利的年增率更是高達32.5%。 第3季財報傲人的三星,從4到6月的低迷營運中反彈,當時候,三星的財報幾乎被孱弱的晶片業務給壓垮。若單純跟第2季相比,三星上季的營業利益狂增160%,營收也成長15.4%。 第3季時,三星晶片部門的營收季增19%,記憶體產品的營收高達26.7兆韓元,並創下歷史新高,都得拜人工智慧AI需求強勁。放眼2025年第4季,三星樂觀看待AI與傳統伺服器的需求,同時,將把銷售重心放在單價較高的伺服器記憶體上。 30日韓股盤中,三星電子一度大漲超過4%,記憶體對手SK海力士則小漲0.2%左右。今年到目前為止,三星股價已大漲至少95%,不過,還是比不上狂飆約2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跨國製藥及生物科技業者諾華公司(NOVN SW)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核心每股獲利表現落後預期。根據財報,諾華公司第三季核心每股獲利2.25美元,雖高於去年同期的2.06美元,但是略低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2.26美元。第三季核心營運獲利54.6億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55.1億美元;核心淨獲利43.3億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44.2億美元。第三季的銷售淨額139.1億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38.8億美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瑞士金融商瑞銀集團(UBSG SW))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淨獲利表現優於預期。根據財報,瑞銀集團第三季淨獲利2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7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4.1億美元。第三季總營收12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21億美元。當季稅前獲利2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20.2億美元;每股獲利0.76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0.43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0.43美元。第三季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14.8%,前一季為14.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4.6%。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洲飛機製造大廠空中巴士(AIR FP)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經調整後息稅前獲利超越預期。根據財報,空中巴士第三季經調整後息稅前獲利19.4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7.1億歐元。第三季營收178.3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74.5億歐元。第三季淨獲利11.2億歐元,年比值增長14%,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2.9億歐元;當季每股獲利1.41歐元,去年同期為1.24歐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63歐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朝鮮日報的報導指出,未具名業內消息人士透露,AI晶片大廠輝達(NVDA US)的首席執行長黃仁勳將於10月30日會見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集團的高層主管。消息人士指出,黃仁勳、三星電子執行會長李在鎔以及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將於10月30日在首爾共進晚餐。黃仁勳和李在鎔可能討論包括HBM採用在內的多項商業合作。同時,現代汽車集團也一直在加強與輝達的合作。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澳洲最大的養老基金之一UniSuper的投資主管表示,來自中國的更廉價人工智慧(AI)工具可能會引發美國科技巨頭股票的突然拋售,這些美國公司正押注於生成式AI。管理著1,040億美元資產的UniSuper首席投資長John Pearce週三在雪梨舉行的一場投資管理論壇上表示,DeepSeek的崛起表明,中國公司有能力打造輸出效果類似的大型語言模型,而其成本更低。Pearce發出上述警告之際,美國科技股正在創新高,微軟、輝達和蘋果三家公司的市值均已突破4兆美元大關。Pearce指出,出現更多類似「DeepSeek時刻」的風險是「一個迫在眉睫、但未得到廣泛討論的威脅」。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對沖基金研究機構HFR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全球對沖基金資產規模攀至歷史新高,管理資產(AUM)達4.98兆美元;單季淨流入337億美元,為2007年第三季以來最大季度淨流入,行業資產已連續第八季走升。基金家數同步增至10年高點,季底全球對沖基金數量達8,464家,顯示新資金與新產品雙軌擴張。資金結構上,新增淨流入幾乎全面指向「巨無霸」機構,資產規模逾50億美元的管理人獲配比重居絕對優勢,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策略面,股票對沖基金最吸金,第三季淨流入約180億美元,其次為相對價值策略;風險平價、事件驅動與多策略資金亦有回補跡象,顯示投資人在「降息交易+波動回歸」框架下,傾向布局具風險分散能力的策略組合。與此同時,加密貨幣對沖基金第三季出現穩健的雙位數漲幅,扭轉年初明顯虧損,將今年迄今回報推升至6.7%;在主流資產相關性偏高的環境下,數位資產策略提供額外的超額報酬來源與多元化效益。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知名運動品牌業者愛迪達(ADS GR)發布第三季財報,結果毛利表現符合預期。根據財報,愛迪達第三季毛利34.4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1%,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為34.5億歐元。第三季毛利率51.8%,去年同期為51.3%。第三季營業獲利7.36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營收66.3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第三季淨獲利4.61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1%,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4.745億歐元;稅前獲利6.50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2%,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6.784億歐元。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受惠於AI的需求,測試介面廠中華精測(6510)公布第三季成績單,單季每股淨利8.41元,累計今年前三季每股淨利21.73元。中華精測今(28)日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營運成果報告,單季合併營收12.42億元,較前一季成長2.2% 、較前一年度同期成長35.5%;單季毛利率56.3%,較前一季增加0.5個百分點、較前一年度同期增加3.3個百分點;單季合併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達2.76億元,較前一季增加27.8% 、較前一年度同期成長158.3%;單季每股淨利8.41元,累計今年前三季每股淨利21.73元。公司分析,第三季營收主要受惠於高階探針卡的業績成長,在產品應用層面,除應用處理器(AP)外,高效能運算晶片(HPC)亦有貢獻。市場在人工智慧引領之下,快速推動超高速運算與次世代智慧型手機晶片的測試需求,使本季相關測試板較去年同期有顯著提升;同時,越來越多的AP開始整合人工智慧功能,以提升使用者的體驗,但也因此增加IC的複雜度,進而提升測試的難度及時間,創造了新的測試載板 (Load Board) 及探針卡 (Probe Card) 的產品需求。由於人工智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光電(5371)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合併營收99.48億元,單季毛利率15.2%,由於產品組合差異變化,較上一季之18.1%及去年同期之16.6%分別減少2.9%及1.4%;單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0.95億元,季增66%、年減53%,每股盈餘0.24元。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72億元、年減73%,每股盈餘0.44元。中光電節能產品第三季合併營收56.36億元,因TV和OLED Monitor新機種量產出貨大幅成長帶動,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33%及3.5%;出貨量約855萬片/台,季增22%,年增13%。累計節能產品11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約137.64億元,出貨量則約2,256萬片/台,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3%與持平。針對第四季營運,總經理林惠姿表示,Monitor機種及車載與OLED模組產品出貨呈現穩健成長走勢,NB產品在高階機種逐步恢復出貨動能後亦可望小幅成長,TV機種受到季節性淡季影響,出貨量預計將季減約三成,惟不排除因急單需求而使降幅收斂。因此,預估節能產品第四季出貨量將較第三季持平或略微下滑,今年節能產品整體出貨量則預期仍將呈現小幅成長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在買家在談判中獲得更大議價權且庫存增加的背景下,8月份美國房價漲幅連續第七個月放緩,漲幅為兩年多來最小。根據S&P Cotality Case-Shiller週二發布的數據,8月份全國房價指數年比值上漲1.51%。這是自2023年年中以來最小的漲幅,7月份數據為上漲1.64%。在房價飆升與高抵押貸款利率導致可負擔性長期受擠壓之後,漲幅放緩對買家而言是利多。該指數衡量的是截至8月的三個月期間,其間抵押貸款利率開始從接近7%回落,可售房源在增加。在20個城市中,8月份紐約房價再度領跑,房價年漲幅為6.1%。隨後是芝加哥和克里夫蘭,分別上漲5.9%和4.7%。相較之下,坦帕的房價下跌3.3%,邁阿密下跌1.7%。標普道瓊指數公司的固定收益可交易產品及大宗商品負責人Nicholas Gode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展望未來,住房市場似乎正在疫情繁榮期之後找到新的均衡。隨著房價漲幅僅為通膨率的一半,且幾個主要市場處於下滑,近幾年的快速上升態勢顯然已經結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澳洲核心通膨率超出預期,這使得澳洲央行的寬鬆政策之路變得更加複雜,因為決策者需要權衡揮之不去的價格壓力和降溫的就業市場。澳洲統計局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剔除波動性項目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截尾均值第三季季比值上漲1%,增幅高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0.8%,第二季數據上修後為季增0.7%。該指數第三季的年比值上漲3%,而市場預期為上漲2.7%。澳洲統計局的價格統計主管Michelle Marquardt表示,這是自2022年12月以來,CPI截尾均值年比值首次出現加速。這些數據證實了澳洲央行的評估,也就是其控制核心通膨的努力可能已遭遇阻力,這對正在因應勞動力市場放緩早期跡象的政策制定者構成了挑戰。澳洲央行的目標是將通膨率維持在2%至3%區間的中點附近。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微軟公司發布年度第一季財報,結果當季營收與每股獲利表現優於預期,但是當季的支出增幅高於華爾街預期,引發市場擔憂提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成本高昂。根據財報,微軟公司年度第一財營收成長18%至777億美元,每股獲利為3.72美元。市場分析師對銷售額的平均預期為756億美元,每股獲利為3.68美元。微軟公司週三表示,包括租賃在內的年度第一季資本支出達到349億美元,高於上一季的240億美元。微軟公司首席執行長Satya Nadella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將繼續在資本和人才方面加大人工智能投資力道,以掌握前方巨大的機會。財報顯示,年度第一季經匯率波動調整後,Azure雲計算業務營收成長39%,超過華爾街預期的37%。在微軟公司發布財報前,投資者的預期很高。在金融媒體追蹤的所有分析師中,除一位外其餘都給予該股「買入」評級。週三常規盤,微軟公司(MSFT US)股價下跌0.10%,報541.55美元。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高速傳輸與時序控制晶片設計大廠譜瑞-KY(4966)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合併稅後淨利為2,724萬美元,單季每股淨利0.35美元,約10.45元新台幣,去年同期為約9.54元新台幣。展望第四季,預計單季營收將季減約一成,來到1億2350萬美元-1億3650萬美元。譜瑞釋出的第四季財測,預估單季營收約1億2350萬美元-1億3650萬美元,季減約一成,毛利率約42%-46%,單季合併營業費用約3300萬美元-3600萬美元。依此計算,該公司第四季財測,以美元計算約季減一成,公司回應,營收目標季對季減少約一成,但年對年則不一定會下降。該公司就營收季減,提出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季節性因素,第四季相較第三季,PC/NB需求通常會稍微下降。第二則是庫存調整,從9月起發現部分客戶需求轉弱,可能是前幾季因關稅提前拉貨,導致目前進行庫存修正。另外,近來資料中心快速發展,就此趨勢對譜瑞的貢獻,公司提到,市場的確對高速傳輸晶片需求在上升,但譜瑞現無直接相關產線,屬於間接貢獻。再就車電市場部分,2025年和2024年相比,譜瑞取自汽車電子的貢獻幅度擴大,主要源自公司和美國的電動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韓國經濟加速成長,支持決策者面對國內炙熱的房地產市場和外部關稅衝擊之際暫不加碼貨幣刺激。韓國央行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比值成長1.2%,增幅高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1%。當季GDP年比值成長1.7%,增幅也高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1.5%。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本週即將在韓國慶州舉行,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週四會晤。韓國總統李在明也將於週三與川普會談,官員們希望領導人峰會能有助推動韓美貿易談判。韓國目前經濟成長動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華盛頓的談判結果。自7月達成初步協議以來,美韓兩國已就協議細節談判約三個月,但一項總額達3,5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仍存分歧。該投資計畫是貿易協議的核心,旨在將華府對韓國產品徵收的關稅上限定為15%。韓國央行估計,美國關稅將使今年韓國經濟增速減少0.45個百分點,2026年減少0.6個百分點。央行在8月份將經濟增速預估上調至0.9%,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一致。IMF指出,貿易摩擦和國內需求疲弱是韓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儘管外部壓力持續,韓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人工智慧新創公司OpenAI準備最快明年提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可能使其市值達1兆美元。報導指稱,OpenAI在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之一做準備,考慮最快於2026年下半年向監管機構提交文件。本週稍早時,OpenAI表示已完成重組,成為更傳統的營利性企業,為可能公開上市鋪路。近期OpenAI員工將股份出售時,該公司估值達5,000億美元。對於上述消息,OpenAI尚未作出回應。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導線架供應商長華科技(長科*6548)第三季每股賺0.56元,為今年單季高點,展望第四季,受年底盤點及季節性因素影響,營運將與上季持平,然,漲價效益將逐步顯現。長科第三季合併營收為34.96億元,優於先前預期目標區間;毛利率為22.5%,營益率12.9%,均符合公司預期。另因匯率回穩,業外收益由虧轉盈,整體獲利恢復正常軌道,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5.14億元,每股稅後淨利0.56元,為今年單季高點。長科第三季營收優於預期,主要得益於產品組合調整、高附加價值產品出貨提升及成本結構持續優化,同時客戶需求穩定。此外,匯率因素趨於平穩,有助降低匯兌波動影響,整體財務表現更趨健康,第3季毛利率22.5%、營益率12.9%,均較上季提升,每股盈餘0.56元,為自2023年以來同期最佳表現。就製程別而言,長科第三季蝕刻製程占營收比重為54%,沖壓占比為46%,比重與上季相比變化不大。依產品組合區分,IC導線架占營收比重30%、QFN 29%、Discrete 17%、QFP 15%及EMC LED 9%,其中以QFP和QFN銷售金額成長較為明顯。按應用領域區分,第三季3C、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商仲業者統計,2025年第三季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704億元,較上季成長22%,但較去年同期下滑57%。分析交易量衰退原因,除了受到去年第三季高基期的影響,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起,住宅市場買氣大降,加上銀行放貸態度趨嚴,促使建商購地腳步明顯放緩,導致今年第三季土地市場交易量年減71%,成交額僅新台幣320億元,創兩年多來單季最低紀錄。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商用不動產本季成交總額共計384億元,較前季增長77%,主要可歸功於辦公室及廠房交易熱絡。今年第三季前兩大商用不動產交易均為高科技製造業者購置產業園區內廠房,包括台達電以新台幣69.5億購置位於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之泰豐輪胎觀音廠,及日月光半導體以新台幣65億購入穩懋南科路竹廠。展望未來半年投資市場表現,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表示,在央行未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及銀行業未放寬核貸標準的前提下,預料建商對於房市發展仍將抱持保守看法,並影響土地市場交易動能;整體而言,建商評估土地案件仍將以六都及新竹地區的精華地段為首要條件。商用不動產市場上,自用型買方購買金額將持續貢獻整體交易量達七成以上,然而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慧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滴普科技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在散戶的部分獲逾7,500倍的認購。根據香港交易所文件,滴普科技透過IPO共募資7.1億港幣(9,140萬美元)。公司將發行價定為每股26.66港幣。向香港散戶投資者配售的133萬股獲7,569.83倍認購;向國際投資者配售的2,530萬股獲16.61倍認購。該股將於10月28日掛牌交易。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電子商務業者美團計畫融資約30億美元,這將是該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常規債券發行,因該公司在中國國內的外賣市場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美團週一在一份交易所文件中表示,公司方面正計畫發行美元和人民幣優先票據,並將把所得款項用於現有離岸債務的再融資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團正計畫發行約20億美元的美元票據和相當於10億美元的離岸人民幣債券,最快可能於週二上市。知情人士補充稱,具體細節可能會根據投資者的反應進行調整。對此,美團方面拒絕置評。美團將有一支利率為2.125%的7.5億美元債券於週二到期,而下一筆主要離岸付息債券將於2028年到期。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請登入後發表評論
分享您的觀點,與其他讀者互動
立即登入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