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香港證監會預計今年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展開諮詢

編輯部
2天前
2 瀏覽
香港證監會預計今年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展開諮詢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信報的報導指出,香港證監會今年將就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展開諮詢。信報引述對香港證監會主席黃天祐的採訪報導指稱,香港交易所和證監會預計今年會就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進行諮詢,從而為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赴港上市鋪路。報導指稱,黃天祐強調需要保護小股東的利益。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在買家在談判中獲得更大議價權且庫存增加的背景下,8月份美國房價漲幅連續第七個月放緩,漲幅為兩年多來最小。根據S&P Cotality Case-Shiller週二發布的數據,8月份全國房價指數年比值上漲1.51%。這是自2023年年中以來最小的漲幅,7月份數據為上漲1.64%。在房價飆升與高抵押貸款利率導致可負擔性長期受擠壓之後,漲幅放緩對買家而言是利多。該指數衡量的是截至8月的三個月期間,其間抵押貸款利率開始從接近7%回落,可售房源在增加。在20個城市中,8月份紐約房價再度領跑,房價年漲幅為6.1%。隨後是芝加哥和克里夫蘭,分別上漲5.9%和4.7%。相較之下,坦帕的房價下跌3.3%,邁阿密下跌1.7%。標普道瓊指數公司的固定收益可交易產品及大宗商品負責人Nicholas Gode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展望未來,住房市場似乎正在疫情繁榮期之後找到新的均衡。隨著房價漲幅僅為通膨率的一半,且幾個主要市場處於下滑,近幾年的快速上升態勢顯然已經結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自駕初創業者小馬智行尋求透過香港上市募資多達76億港幣。小馬智行在香港交易所發布公告指稱,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擬發行約4,200萬股股票,最高發行價為每股180港幣。外電依此計算,小馬智行將融資多達76億港幣(9.78億美元)。股票將於11月6日掛牌上市。高盛、美銀證券、德意志銀行和華泰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日本投資集團軟銀(SoftBank,9984.T)董事會已批准第二筆225億美元資金,用以完成對OpenAI合計300億美元的投資安排;但前提是OpenAI需完成公司重組,為未來上市鋪路。此筆資金同時被視為填補今年4月啟動、總額約410億美元的融資輪缺口。據了解,軟銀今年4月先行承諾出資100億美元,並在12月追加承諾300億美元,但明確設定條件:若OpenAI未能在年內轉為以營利為主體的公司架構,投資總額將下修至200億美元。此次批准的225億美元,屬於完成既定300億美元承諾所需的「尾款」。市場關注重點在兩項關鍵里程碑:第一,OpenAI的法人與治理結構如何由非營利主體過渡至營利公司,以符合大型機構投資與資本市場要求;第二,上市時程與市場窗口是否配合AI資本開支周期,避免估值與監管不確定性放大折價。若重組順利且融資輪如期落地,約410億美元的整體資本將強化OpenAI在模型訓練、推理基礎設施與自研加速卡供應鏈上的長期投入,亦可能牽動雲端供應商、晶片設計與代工廠的中長期訂單結構。反之,一旦重組延宕或監管審查趨嚴,投資規模下修至200億美元的風險需納入情境

【財訊快報/陳孟朔】荷蘭監管對安世半導體治理權的最新動作,引爆汽車用「基礎晶片」供應緊張。外電報導,市場人士指出,車門鎖、空調、儀表等大量使用的小型微控制器與功率零件出現瓶頸,原訂排產被迫重排,北美與歐洲部分車廠啟動「班次調整、短暫停線」備案,供應鏈風險自本週起明顯升溫。與先前高階運算晶片短缺不同,這一波卡關集中在單價不高、但用量龐大的入門級零件,分布於車輛各子系統,短期難以臨時換料。多家供應商安全庫存僅約兩至三週,一旦補貨受阻,衝擊將從車身電子、舒適性控制延伸至傳動與安全模組,處置難度恐高於疫情期間的晶片荒。其中,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早在週一即宣布將其位於安大略省Alliston的組裝廠產能削減一半,該廠負責生產思域轎車和CR-V運動型多用途車。媒體援引當地工會主席Vito Beato透露,工廠減產將持續到週三,從週四開始停產一週,然後在下週晚些時候恢復一半的產量。北美整車廠先行調整產能以因應缺料,工會傳出個別工廠採「先半產、後停線」的節奏以降低損失;歐洲大型零組件廠評估必要時調整德國廠排產。產業觀察指出,若兩週內無明確補貨路徑,風險將外溢至發電機、工程機械與其他工業設備,形成更廣泛的供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中證監主席吳清週一在金融街論壇發言表示,於風險重定價與資產再平衡進行時,穩健與均衡正成為資產配置首要原則,「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已成國際投資人共識;A股、港股等中國資產的配置價值持續被重估。吳清預告多項開放與協同改革,將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提升境外上市備案質效,深化內地與香港市場務實合作,推動在岸與離岸聯動發展,為跨境資金提供更高效率的制度承載力。在引資制度上,中證監提出《合格境外投資人制度優化工作方案》,包括優化QFII准入管理、提高投資運作效率、擴大投資範圍等;並以「高效辦成一件事」加速資格審批與開戶、對配置型外資設置綠色通道,兩項措施當天即刻落地,直指外資入市痛點。境內市場改革方面,將啟動深化創業板改革,設計更契合新興與未來產業的上市標準,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企業的包容度與精準服務。同時推進公募基金改革,強化企業年金與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的長週期考核,完善長期投資產品與風險管理工具,夯實「長錢長投」生態。監管基調上,中證監發布強化中小投資人保護的若干意見,推出23項務實舉措;並落實「四早處置」機制以防範市場大幅波動,對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從嚴打擊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全球領先的智能汽車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均勝電子香港首次公開募股計畫籌資高達37億港幣,並於11月6日掛牌上市。均勝電子在香港交易所公告稱,公司在香港發售1.55億股股票,發售價不超過每股23.6港幣。外電依此計算,均勝電子香港招股將籌資不超過37億港幣。均勝電子將於11月6日掛牌上市。中金和瑞銀為聯席保薦人。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慧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滴普科技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在散戶的部分獲逾7,500倍的認購。根據香港交易所文件,滴普科技透過IPO共募資7.1億港幣(9,140萬美元)。公司將發行價定為每股26.66港幣。向香港散戶投資者配售的133萬股獲7,569.83倍認購;向國際投資者配售的2,530萬股獲16.61倍認購。該股將於10月28日掛牌交易。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本週四(30日)川習會前,美中雙方連番釋出緩和訊號,風險偏好全面升溫,亞股週一集體飆高,在日、台和韓國三地股市齊破頂後,中國A股主要股指齊收高。其中,滬指漲1.18%,續創十年又三個月新高,與4,000點關口只差臨門一腳。深市、創業板和科創50指數依序漲1.51%、1.98%和1.50%。算力硬體與記憶體晶片雙引擎點火。收盤時,滬指漲46.63點或1.18%,連三紅,收報3,996.94點為2015年7月24日以來最高,日高在3,999.07點;深證成指報13,489.40點,漲1.51%;創業板指報3,234.45點,勁升1.98%;科創50指;數報1,484.21點,漲1.50%。兩市個股漲多跌少,上漲逾3,300檔。記憶體鏈條高歌猛進,江波龍飆逾15%創歷史新高,德明利漲停;時空科技、兆易創新、中電港等同步漲停。與此同時,產業鏈透露部分原廠的部分DRAM與Flash產品出現暫停報價跡象,結合上週五美股記憶體概念再度狂飆的外溢效應,情緒與景氣預期共振推升類股彈性。算力硬體全面沸騰,金字火腿、景旺電子等多檔漲停,AI PC、電子化學品與小金屬同步走強,資金在「伺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玉米進入史上最大豐收年,卻未帶來喜悅:價格因供過於求續處多年低位,農場現金流惡化,農業經濟徘徊在衰退邊緣。中西部農民為了撐過資金壓力,只能以更高單產「拼量救價」,但在作物長勢普遍良好的情況下,這招反成反效果。在貿易結構轉變與長年關稅政策衝擊下,農戶槓桿升溫,農場部門債務規模今年料再創新高。中國今年未採購新作大豆,與去年占美國大豆出口45%的比重形成鮮明對比;面對需求轉弱,許多農民改種比例較高、內需更穩定的玉米,押寶墨西哥、加拿大買盤、乙醇與飼料需求,結果遇上溫和氣候、產量全面開花,價格進一步走低。數據面也引發信任危機;川普政府推動部會瘦身,逾1.5萬名農業部員工離職,外界憂心官方農情與產量統計的連續性與品質。部分氣候資料下架、貿易報告延宕與措辭調整,更放大市場對「報告是否低估風險或延遲反映」的疑慮。雖然農業部強調服務能力未受影響,但在政府停擺導致多項數據暫停更新後,期現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面臨挑戰。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電子商務業者美團計畫融資約30億美元,這將是該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常規債券發行,因該公司在中國國內的外賣市場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美團週一在一份交易所文件中表示,公司方面正計畫發行美元和人民幣優先票據,並將把所得款項用於現有離岸債務的再融資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團正計畫發行約20億美元的美元票據和相當於10億美元的離岸人民幣債券,最快可能於週二上市。知情人士補充稱,具體細節可能會根據投資者的反應進行調整。對此,美團方面拒絕置評。美團將有一支利率為2.125%的7.5億美元債券於週二到期,而下一筆主要離岸付息債券將於2028年到期。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聯亞光電(3081)第三季因三吋基板轉換一次性費用認列,營業費用大增,營業利益季減約三成,幸業外有匯兌利益回沖,推升EPS達1.08元,累計前三季EPS 2.59元。財務長楊吉裕今(29)日在線上法說會表示,矽光產品的出貨數量在未來幾個季度將持續增加,第四季營收目標將與2022年第二季相當或略優,意即營收有機會挑戰季增近一成,而隨著三吋製程與矽光產品擴張,明、後年業績將維持穩定成長。聯亞今日舉行線上法說會,並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5.52億元,與上季持平,毛利率也持穩達43.64%,但營業費用1.37億元、費用率24.88%,相較上季9062萬、16.39%明顯拉高,主要是三吋基板轉換一次性費用認列。營業利益1.03億元,季減約三成。惟業外有匯兌收益約1,060萬元貢獻,推升稅後淨利9901萬元,季增2%,每股盈餘1.08元,略優於上季的1.05元。累計前三季營收15.6億元,年增率高達7成,EPS 2.59元,相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在產品組合方面,第三季Datacom相關產品為主要營收來源,約佔總營收的 70%至75%,其中多數應用集中於矽光(Silic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梅麗莎(Melissa)颶風週二自牙買加(Jamaica)登陸後略為減弱為四級,但風牆與暴潮仍重創沿岸城市,醫療、電力與道路設施受損擴大。分析師認為,島內大範圍停電與交通中斷,短線將拖累旅遊、服務與零售業復工時程,風險資產情緒偏向保守。市場人士表示,災後數週恐面臨山坡地坍方與內陸淹水的二次災害風險,主要港口裝卸與集裝箱週轉可能延誤;若後續路徑北上並影響古巴(Cuba)東部與巴哈馬(Bahamas)群島,機場與碼頭的恢復節點將成為加勒比航線能否正常化的關鍵。分析師指出,極端天氣對甘蔗、香蕉等熱帶作物供應構成不確定,保險與再保險業者的理賠暴露度升高,保費調整壓力上行。能源端雖非主要產油區,但一旦航運與燃料配送受阻,區內發電燃料調度成本恐攀升,對觀光與消費活動形成負向迴圈。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在目前準備階段於本月結束之後,歐洲央行將繼續為數位歐元開展工作,暫定於四年後推出。以討論內容屬於保密事項為由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指稱,官員們本週將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會議上決定繼續推動籌備工作。他們表示,歐洲央行計畫在2029年發行這種貨幣,前提是法律框架得以確立。歐洲央行官員們在2023年啟動了為期兩年的準備階段,希望歐盟在此期間能夠透過推出數位歐元所必需的規則。但各國政府和歐洲議會至今仍未能達成一致。對於上述消息,歐洲央行發言人不予評論。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受訂單強勁成長推動,美國10月份企業活動擴張速度創下今年以來第二高。為刺激銷售,企業在定價方面更加克制。標普全球上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綜合產出指數初值上漲近1點,至54.8。該指數高於50榮枯分水嶺,表明經濟活動處於擴張區間。這份數據的分項指標顯示,10月份新訂單綜合分項指標升至54.2,為今年以來最高水準。訂單成長主要受到製造業訂單量創去年2月以來最強勁增幅推動。服務業方面,新業務擴張也創下2024年底以來最大成長。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的首席商業經濟專家Chris Williamson在聲明中表示,數據表明第四季開局經濟成長持續強勁,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商業活動均呈現出加速態勢。不過,調查報告的細分數據呈現出更多分化跡象。雖然工廠產出成長有所加快,但製造業就業分項指標降至三個月低點。服務業就業成長僅略快於前月。本月衡量原物料支付價格的綜合指標小幅上升,但仍維持在60.8的高點。相較之下,銷售價格指標增速為六個月以來最慢,Williamson指出,這表明企業正在通過價格競爭來爭取訂單。與此同時,訂單積壓情況基本停滯,出口新訂單出現六個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引述花旗銀行發表的最新策略指出,中國「十五五」(2026-2030年)規劃在海外關稅與壁壘升溫之際,更強調「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以科技自立自強與內需提振為雙核心,預期科技、旅遊、醫療保健、保險與新能源等關鍵行業將成主要受益者,並維持對港股與中國市場的積極看法。會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把「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列為前三大目標,與「十四五」主軸一致,但在優先序上調整「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性,由第5梯位提前,意在對沖外部環境不確定並強化要素流動與制度型開放。政策抓手聚焦兩端:供給側以核心技術突破、產業鏈升級與新質生產力培育為主;需求側以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卡點為重。花旗認為,科技創新與內需回暖將形成「雙輪驅動」的結構性行情框架。板塊配置上,花旗續看好AI與高端製造產業鏈、綠色能源與儲能、醫療服務與創新藥、旅遊出行與線上平台,以及保險等金融護城河資產;在H股重點個股上,名單包括恒瑞醫藥(01276.HK)、舜宇光學(02382.HK)、ASMPT(00522.HK)、騰訊(00700.HK)、友邦

【財訊快報/劉敏夫】紐約金價上週五下跌,並結束了連續九週的漲勢。在經歷一波將其推入超買區間的強勁漲勢之後,上週市場出現了急劇回調。紐約12月份黃金期貨價格下跌7.80美元或0.19%,報每盎司4,137.80美元。紐約黃金現貨價格下挫13.23美元或0.32%,報每盎司4,113.05美元。10月20日現貨金價格一度觸及4,381.52美元,創歷年新高。累計上週黃金期貨價格週線下跌了有1.79%;黃金現貨價格週線則是滑落3.26%,雙雙週線中斷過去九週連續上揚升勢。儘管上週五金價收跌,但是當日美國公佈的通膨數據弱於預期,強化了對聯準會進一步放鬆政策的押注,推動金價收窄跌幅。投資者繼續權衡中美關係改善的前景。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定於本週會面,以紓緩貿易緊張局勢。若達成協議,將有助於緩和推動了避險需求的地緣政治緊張態勢。黃金自8月中旬開啟了一波凌厲漲勢,並在上週一升至每盎司4,381.52美元的歷史新高,但隨著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漲勢在次日戛然而止。根據金融媒體匯編的數據,這一回落與黃金ETF出現的大規模資金外流同時發生,該類基金上週三按噸計的單日降幅為五個月來最大。Saxo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隨著美國和中國的經貿談判取得進展,美、中這全球兩大經濟體在曠日持久的貿易戰中即將達成協議的希望升溫,大豆和其他穀物價格大幅上升。週一芝加哥大豆期貨一度上漲1.7%,創下五個月高點。此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根據美、中兩國即將敲定的協議,中國將「大規模」採購大豆這種油料作物。小麥期貨和玉米期貨也同步走強。中美談判代表上週末就包括農產品貿易在內的一系列議題達成基本共識。在此基礎上,兩國元首川普和習近平將有機會最終敲定協議,從而舒緩全球市場緊張局勢。預計兩人將於本週稍晚時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舉行會晤。Cornucopia Agri Analytics的策略分析師Tobin Gorey表示,在涵蓋從晶片到稀土的全面貿易協議之外,大豆交易將成為給川普的另一個「甜頭」。GOrey指出,由於中國已從巴西和阿根廷採購了大量大豆,其短期需求不大。但應該看到某個時點的遠期銷售回升。當前市場核心問題是時機,而非規模。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共同社的報導指出,日本、中國領導人計畫10月31日會晤。共同社引述未具名官員的消息指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安排於10月31日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舉行首次會晤。在那之前,習近平將於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就中美關係交換意見。

【財訊快報/陳孟朔】韓股強勢反彈扳回上日回吐0.8%的所有失土,綜合股價指數(KOSPI)週三收盤大漲70.74點或1.76%,收4,081.15點,改寫收市新高,日高暨史上新高在4,084.09點,今年來累漲70.08%為亞股最旺,與全球漲幅目前稱王的迦納證交所指數漲70.79%只有咫尺之遙。記憶體與AI鏈走強成亮點;SK海力士獲利爆表、並釋出明年產能「全數鎖單」訊號後,股價大漲7.10%,扳回上日急吐6.15%的所有失土,收在55.8萬韓元為2000年3月29日以來的25年又十個月新高,1999年9月22日觸及的82.4萬韓元為上市新高,今年來漲幅擴大到220.87%,在三十檔大型股(KTOP30)中稱后,只輸給漲221.92%的券商業者未來資產大宇。該股點火半導體與AI記憶體族群買氣,助電子股急漲2.93%在十九檔類股中排名第三。上日回吐2.45%的三星電子反彈1%至10.05萬韓元。機械類股與經銷類股放量上攻,各大漲6.42%和5.05%,斗山重工飆漲11.57%在KTOP30排名第二旺,三星物產抽高11.59%是最大贏家。而韓系美妝一姐愛茉莉太平洋跌2.59%墊底。目前投資人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金價今年來頻頻改寫天花板,在臨近4400點天價前升勢止步,短線出現回調勢之際,資金、倉位與人力同步加碼,華爾街與實物貿易圈掀起罕見的人才爭奪戰。外電報導,交易公司、對沖基金與銀行密集獵才,專業黃金交易員一躍成為「稀缺資產」,薪酬待遇與簽約獎金水位齊聲上調。傳統由大型銀行主導的黃金交易席位,正被實物貿易商與對沖基金快速瓜分。多家全球型大宗貿易商近月組建或擴編貴金屬交易團隊,銀行端雖仍握有報價與清算優勢,但「人少坑多」的結構性缺口迅速外溢至買方與產業端,形成跨市場搶人潮。獵人頭機構指出,實物貿易公司的黃金交易員獎金水位已可較銀行同級職位高出2到3倍,且簽約條件更具彈性(含利潤分成、風控參數話語權與地域配置自由度),使得資深交易員與量化風控人才加速流動,首次實現與能源、金屬等其他大宗品交易員「同檔位」的回報。另一方面,過去十年銀行壓縮現貨團隊、部分資深交易員退休,加上畢業生傾向投入量化與科技崗位,實物貴金屬交易員的人才池持續縮水。如今在避險需求升溫、央行增持與ETF申購回暖的「三重支撐」下,黃金流動性擴張與期限結構變化,進一步加劇對定價、套保與庫存管理複合型人才的渴求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