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紐油與布油亞洲電子盤初小跌,靜待川習會後釋出訊號

編輯部
2天前
2 瀏覽
紐油與布油亞洲電子盤初小跌,靜待川習會後釋出訊號
【財訊快報/陳孟朔】兩大期油在週四亞洲電子盤初翻空小跌,市場聚焦今日於韓國釜山登場的川習會,押注關稅與經貿不確定性有望降溫、支撐需求前景。布蘭特1月期油最新報價為每桶64.89美元,微跌0.1%;紐約12期油報60.37美元,跌0.2%。上日各小漲0.8%和0.6%皆為四個交易日首紅。交易員指出,聯準會(Fed)如預期降息25個基點並宣布12月1日終止縮表,雖使年內進一步降息的機率降溫,但整體金融環境仍由緊轉鬆,為與經濟活動相關度高的原油提供下檔支撐。在庫存報告上,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公布最新一週(上週)原油與成品油庫存合計降幅超預期,其中原油庫存減少686萬桶至4.16億桶,迫使市場重新評估明、後兩季的供需平衡與「過剩」敘事。短線焦點轉向煉廠開工率與出口節奏是否延續,以確認庫存去化的連續性。另一方面,市場押注美中兩國元首的川習會若釋放緩和關稅與供應鏈風險的訊號,將改善全球成長能見度;同時關注美方以關稅調整換取中國在芬太尼前體管控的可能對價。投資人留意會後聲明是否出現具體里程碑與時程,作為風險資產情緒延續與否的關鍵依據。

【財訊快報/陳孟朔】兩大期油繼上日同跌1.9%、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收黑後,在週三亞洲電子盤初止穩小彈約0.3%。紐約12月期油漲0.16美元或0.3%,報每桶60.31美元;布蘭特12月期油最新報64.58美元,上漲0.18美元或0.3%。市場人士表示,連跌後的技術性超賣與逢低承接,推動早盤回補。分析師指出,前一日回落主因在於供需層面的不確定:一方面,市場消化針對俄油企業的制裁影響與實際供應干擾之間的落差;另一方面,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傳出12月可能小幅增產的討論,壓抑多頭動能。投資人仍在權衡「制裁收縮供給」與「增產釋放產量」的拉鋸。初步庫存顯示,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最新庫存報告顯示,上週美國原油庫存減少約400萬桶、汽油與蒸餾油同步下降,但紐約期油交割地的庫欣區原油庫存增加約170萬桶,呈現去庫與庫存再配置並存的格局。市場人士認為,成品油去庫反映需求韌性,有助油價在關鍵支撐區企穩。另一方面,聯準會(Fed)週三將結束為期兩天例會,市場押注再度降息25個基點,美元指數連二跌,有利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同時,本週美中互動與關稅議題的進展,亦牽動風險偏好與能源需求預期,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消化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傾向在12月再度小幅增產的訊號,壓過中美有望達成貿易協議所帶動的風險偏好,兩大期油在週二亞洲電子盤初小跌,連二跌。布蘭特12月期油最新報價為每桶65.58美元,小跌0.04美元;紐約12月期油報61.22美元,下滑0.09美元。兩大期油週一收盤各跌0.5%和0.3%。消息面上,OPEC+自4月起逐步回補產量,討論焦點轉向是否連續第三個月小幅增產,惟具備實際增產能力者以沙烏地阿拉伯等少數成員為主;若持續加碼供給,恐放大今年以來的供過於求壓力。與此同時,美國第二任期對俄新制裁擴及俄兩大石油企業後,布蘭特與紐約期油在24日這一週急漲7%以上,創下自6月以來最大單週漲幅;同時,美中兩國元首預定週四於韓國會面,市場寄望談成框架協議、暫緩更嚴關稅與稀土限制,有助改善需求預期與風險情緒。另一方面,俄第二大石油商盧克(Lukoil)表態擬在制裁環境下出售國際資產;短線雖不必然導致實際減供,但物流與融資成本上升、交易效率下降,可能墊高油市結構性溢價。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最高法院下週將就川普關稅上訴案舉行聆訊,兩家投注網站顯示「不利裁決」機率約六成。市場人士表示,若最終維持下級法院裁定關稅違法,關稅工具的可持續性與總統裁量空間將被壓縮,政策不確定性短期上升。分析師認為,案件爭點牽涉行政權限邊界與緊急授權適用範圍,無論勝敗,法院對總統關稅權的界定都將成為後續貿易談判與產業政策的重要依據。由於裁決恐延至明年上半年,市場可能在「事件等待期」提高避險部位與風險溢價。市場人士指出,若市場押注關稅工具受限、通膨風險溢價回落,長天期美債殖利率有下行空間、美元指數波動放大;反之,一旦市場解讀關稅權限獲維持或僅有限縮,則通膨預期與風險溢價恐再度抬頭,壓抑債市、支撐美元。有分析師提到,外向型與關稅敏感度高的電子、汽車零組件與機械設備評價面受判決導向牽動;受益方向則包括內需與基礎建設鏈條。若關稅不確定性升高,企業庫存與採購節奏可能轉趨保守,跨境供應鏈重新配置的意願增加。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與韓國就新一輪雙邊經貿安排達成共識,核心為由韓方提出多年度投資與產業落地承諾,換取美方在關稅與市場准入上的優惠。雙方並在半導體產品關稅條款上取得明確共識,確認不會讓韓國處於相較台灣不利的地位,以維護韓系供應鏈在美市場的可預期性。據協議框架顯示,關稅調整將採取分階段推進、配合產業投資進度與本地化比率檢核的模式,優先涵蓋半導體及其關鍵零組件,並同步處理關務程序、技術標準與合規指引等配套事項,降低通關與合格評定的不確定性。雙方同意建立常態溝通機制,隨產業環境變化進行動態微調。在半導體條款上,兩國就產品分類、原產地認定、以及與先進製程相關的關務處理建立一致性原則,避免因品目歸類差異導致的隱性壁壘。協議亦納入對供應鏈中上游材料與製造設備的關務協調安排,目標是確保記憶體與晶圓代工業者在供應與投標時不受制度性差別待遇。投資面向涵蓋晶片、電動車與電池、以及高階製造與研發據點的擴建與新建。韓方承諾以明確的資本開支時程與在地就業目標支撐優惠資格的取得與維持,美方則以關稅調整、採購便利化與行政流程優化予以回應。雙方並將就產學合作、人才簽證與技術培訓設置專章,提升長期競爭力。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本週四(30日)川習會前,美中雙方連番釋出緩和訊號,風險偏好全面升溫,亞股週一集體飆高,在日、台和韓國三地股市齊破頂後,中國A股主要股指齊收高。其中,滬指漲1.18%,續創十年又三個月新高,與4,000點關口只差臨門一腳。深市、創業板和科創50指數依序漲1.51%、1.98%和1.50%。算力硬體與記憶體晶片雙引擎點火。收盤時,滬指漲46.63點或1.18%,連三紅,收報3,996.94點為2015年7月24日以來最高,日高在3,999.07點;深證成指報13,489.40點,漲1.51%;創業板指報3,234.45點,勁升1.98%;科創50指;數報1,484.21點,漲1.50%。兩市個股漲多跌少,上漲逾3,300檔。記憶體鏈條高歌猛進,江波龍飆逾15%創歷史新高,德明利漲停;時空科技、兆易創新、中電港等同步漲停。與此同時,產業鏈透露部分原廠的部分DRAM與Flash產品出現暫停報價跡象,結合上週五美股記憶體概念再度狂飆的外溢效應,情緒與景氣預期共振推升類股彈性。算力硬體全面沸騰,金字火腿、景旺電子等多檔漲停,AI PC、電子化學品與小金屬同步走強,資金在「伺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白宮確認中美元首會談將於韓國時間週四早上11點(同台北時間)在釜山登場。中國外交部稱,雙方將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切議題交換意見。市場人士表示,會前訊號偏正面,短線可望緩解關稅與經貿不確定性,支撐風險資產表現。美國總統川普透露,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可能長達3至4小時,對談判進展「審慎樂觀」,並準備就農產品與芬太尼議題提出具體訴求。分析師認為,若雙方在農業採購與關稅節奏上形成「小步快走」框架,企業下單與投資可預期性將改善,對週期資產與出口導向產業屬正面。市場關注中國恢復購買美國大豆是否延續,及其與關稅邊際調整的對價關係。市場人士指出,若採購放量、關稅訊號轉溫和,黃豆與玉米期貨、農機與物流鏈評價有望修復,航運與港口營運展望同步受惠。市場人士表示,關稅仍是最大變數;投資圈普遍推演三種場景:其一,設定「停火期」暫緩或降低部分加徵關稅;其二,以投資承諾或合規強化換取豁免清單擴大;其三,各自為政、談判延後。分析師表示,只要非第三種最悲觀路徑,全球供應鏈的庫存與交期管理都有望受益,新興市場與週期類股的風險溢價可望下修。與此同時,川普在韓國總統李在明主持的晚宴上表示,美

【財訊快報/陳孟朔】投資人消化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制裁的供給影響,以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研議12月小幅增產的訊號,風險偏好轉趨保守,兩大期油週二連袂挫跌1.9%,連三黑。布蘭特12月期油收跌1.9%至每桶64.40美元,紐約12月期油收跌1.9%至60.15美元,連續第三日下滑。分析師指出,美方對個別俄企的制裁細節仍在釐清,德國境內相關資產獲豁免的消息,降低市場對短期供給劇烈收縮的擔憂;同時,俄羅斯第二大產油商啟動海外資產處置,印度煉油商暫緩新增俄油訂單,顯示合規與結算風險仍牽動實際流向,價格彈性受限。市場人士提到,OPEC+傾向在12月進一步小幅增產,以對沖俄油可能的邊際減量;但也引發「剩餘產能到底還有多少」的新一輪討論。沙國國營油企主管強調需求在制裁前已偏強、且中國需求仍健康,為產油國釋出供給彈性提供底氣。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聚焦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OPEC+)將在本週末會議討論12月再度小幅增產的計畫,壓過美中貿易談判與對俄新制裁的支撐,兩大期油週一連袂收小黑。布蘭特12月期油收65.62美元,跌0.5%;紐約12月期油每桶收在61.31美元,跌0.3%。在24日這一週,兩大期油各大漲7.6%和6.9%同現四週首紅。消息面上,OPEC+傾向連續第三個月每日至多增加約13.7萬桶的配額,以循序恢復先前合計166萬桶的產量,沙烏地阿拉伯意在穩住市占並校準價格節奏。不過最終幅度仍取決於成員談判與外部變數,決策保留「小步、可逆、可校準」彈性。與此同時,雖然美國成品油消費回溫、對俄制裁擾動供應,帶動上週布蘭特與紐約期油急彈,但終端需求疲弱與過剩訊號未除,使多空拉鋸加劇,油價呈區間震盪。市場關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四會晤,若就關稅與稀土議題形成框架,風險溢價可望收斂;反之,若制裁落地細節嚴格執行並擾動俄油流向,將再度推升波動。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日本投資集團軟銀(SoftBank,9984.T)董事會已批准第二筆225億美元資金,用以完成對OpenAI合計300億美元的投資安排;但前提是OpenAI需完成公司重組,為未來上市鋪路。此筆資金同時被視為填補今年4月啟動、總額約410億美元的融資輪缺口。據了解,軟銀今年4月先行承諾出資100億美元,並在12月追加承諾300億美元,但明確設定條件:若OpenAI未能在年內轉為以營利為主體的公司架構,投資總額將下修至200億美元。此次批准的225億美元,屬於完成既定300億美元承諾所需的「尾款」。市場關注重點在兩項關鍵里程碑:第一,OpenAI的法人與治理結構如何由非營利主體過渡至營利公司,以符合大型機構投資與資本市場要求;第二,上市時程與市場窗口是否配合AI資本開支周期,避免估值與監管不確定性放大折價。若重組順利且融資輪如期落地,約410億美元的整體資本將強化OpenAI在模型訓練、推理基礎設施與自研加速卡供應鏈上的長期投入,亦可能牽動雲端供應商、晶片設計與代工廠的中長期訂單結構。反之,一旦重組延宕或監管審查趨嚴,投資規模下修至200億美元的風險需納入情境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中證監主席吳清週一在金融街論壇發言表示,於風險重定價與資產再平衡進行時,穩健與均衡正成為資產配置首要原則,「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已成國際投資人共識;A股、港股等中國資產的配置價值持續被重估。吳清預告多項開放與協同改革,將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提升境外上市備案質效,深化內地與香港市場務實合作,推動在岸與離岸聯動發展,為跨境資金提供更高效率的制度承載力。在引資制度上,中證監提出《合格境外投資人制度優化工作方案》,包括優化QFII准入管理、提高投資運作效率、擴大投資範圍等;並以「高效辦成一件事」加速資格審批與開戶、對配置型外資設置綠色通道,兩項措施當天即刻落地,直指外資入市痛點。境內市場改革方面,將啟動深化創業板改革,設計更契合新興與未來產業的上市標準,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企業的包容度與精準服務。同時推進公募基金改革,強化企業年金與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的長週期考核,完善長期投資產品與風險管理工具,夯實「長錢長投」生態。監管基調上,中證監發布強化中小投資人保護的若干意見,推出23項務實舉措;並落實「四早處置」機制以防範市場大幅波動,對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從嚴打擊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玉米進入史上最大豐收年,卻未帶來喜悅:價格因供過於求續處多年低位,農場現金流惡化,農業經濟徘徊在衰退邊緣。中西部農民為了撐過資金壓力,只能以更高單產「拼量救價」,但在作物長勢普遍良好的情況下,這招反成反效果。在貿易結構轉變與長年關稅政策衝擊下,農戶槓桿升溫,農場部門債務規模今年料再創新高。中國今年未採購新作大豆,與去年占美國大豆出口45%的比重形成鮮明對比;面對需求轉弱,許多農民改種比例較高、內需更穩定的玉米,押寶墨西哥、加拿大買盤、乙醇與飼料需求,結果遇上溫和氣候、產量全面開花,價格進一步走低。數據面也引發信任危機;川普政府推動部會瘦身,逾1.5萬名農業部員工離職,外界憂心官方農情與產量統計的連續性與品質。部分氣候資料下架、貿易報告延宕與措辭調整,更放大市場對「報告是否低估風險或延遲反映」的疑慮。雖然農業部強調服務能力未受影響,但在政府停擺導致多項數據暫停更新後,期現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面臨挑戰。

【財訊快報/陳孟朔】荷蘭監管對安世半導體治理權的最新動作,引爆汽車用「基礎晶片」供應緊張。外電報導,市場人士指出,車門鎖、空調、儀表等大量使用的小型微控制器與功率零件出現瓶頸,原訂排產被迫重排,北美與歐洲部分車廠啟動「班次調整、短暫停線」備案,供應鏈風險自本週起明顯升溫。與先前高階運算晶片短缺不同,這一波卡關集中在單價不高、但用量龐大的入門級零件,分布於車輛各子系統,短期難以臨時換料。多家供應商安全庫存僅約兩至三週,一旦補貨受阻,衝擊將從車身電子、舒適性控制延伸至傳動與安全模組,處置難度恐高於疫情期間的晶片荒。其中,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早在週一即宣布將其位於安大略省Alliston的組裝廠產能削減一半,該廠負責生產思域轎車和CR-V運動型多用途車。媒體援引當地工會主席Vito Beato透露,工廠減產將持續到週三,從週四開始停產一週,然後在下週晚些時候恢復一半的產量。北美整車廠先行調整產能以因應缺料,工會傳出個別工廠採「先半產、後停線」的節奏以降低損失;歐洲大型零組件廠評估必要時調整德國廠排產。產業觀察指出,若兩週內無明確補貨路徑,風險將外溢至發電機、工程機械與其他工業設備,形成更廣泛的供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梅麗莎(Melissa)颶風週二自牙買加(Jamaica)登陸後略為減弱為四級,但風牆與暴潮仍重創沿岸城市,醫療、電力與道路設施受損擴大。分析師認為,島內大範圍停電與交通中斷,短線將拖累旅遊、服務與零售業復工時程,風險資產情緒偏向保守。市場人士表示,災後數週恐面臨山坡地坍方與內陸淹水的二次災害風險,主要港口裝卸與集裝箱週轉可能延誤;若後續路徑北上並影響古巴(Cuba)東部與巴哈馬(Bahamas)群島,機場與碼頭的恢復節點將成為加勒比航線能否正常化的關鍵。分析師指出,極端天氣對甘蔗、香蕉等熱帶作物供應構成不確定,保險與再保險業者的理賠暴露度升高,保費調整壓力上行。能源端雖非主要產油區,但一旦航運與燃料配送受阻,區內發電燃料調度成本恐攀升,對觀光與消費活動形成負向迴圈。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28日,參議院週二以54比45再度未能推進臨時撥款法案,意味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運作。市場人士指出,政治僵局延長財政不確定性,避險需求階段性上升。而史上最長美國政府停擺天數為35天。市場人士表示,短天期國債與票據殖利率走勢分化,資金偏好高流動性標的;若財政支付節奏持續受限,流動性溢價可能擴大。美元指數在避險與利差兩股力量拉扯下呈區間震盪,黃金受政策不確定性支撐但對實質利率走勢更為敏感,原油則受需求預期與供給變數交錯影響,波動度升高。分析師評估,停擺牽動政府服務與統計發布時程,企業投資與消費信心易受干擾;若時間拉長,對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長形成下修壓力。企業端在採購與用工決策上傾向保守,科技、國防與基建等倚賴聯邦合約的產業現金流能見度下降。

【財訊快報/陳孟朔】愛迪達(Adidas,德股代碼ADS)週三預估,美國進口關稅將在2025年對營運利益造成約1.2億歐元(約1.4億美元)的直接衝擊,且第四季影響最大。消息傳出,股價週三暴跌19.15歐元或10.39%,淪為道瓊歐洲600指數最大輸家,收在165.25歐元,為9月2日以來的近兩個月新低,今年來跌幅擴大到30.22%。市場人士表示,關稅時點與稅率結構推升在美售價,短線有助攤提成本,但對量價平衡與品牌力的壓力同步上升。公司已在美國調漲售價以對沖關稅,不過管理層坦言「間接影響仍未知」,主要變數在於美國消費者對高單價鞋服的接受度與銷售通路的議價與庫存週轉。分析師認為,若折扣深度擴大以消化庫存,毛利率仍可能受侵蝕。關稅帶來的費用剛性將迫使品牌更精準分配新品投放與行銷資源,並加速供應鏈移轉與原物料議價。市場人士指出,若美元維持強勢、關稅未見明顯緩解,品牌端需以產品組合升級(高毛利鞋款與聯名)與費用槓桿來對沖壓力。

【財訊快報/陳孟朔】《華爾街日報》報導,美方擬在本週美中元首會晤中提出把針對「芬太尼相關」中國商品的20%關稅下調至10%,以交換北京加強限制用於製造芬太尼(Fentanyl)的化學品出口。市場人士表示,若此案推進,將成為新一輪關稅走向與談判框架的試金石。川普與習近平預計週四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會面。分析師指出,雙方後續仍須就清單範圍、驗證機制與執行評估建立「可監管、可稽核」的路徑,協議最終形態恐呈階段式與可回滾設計,以保留政策彈性。市場人士表示,若美方將芬太尼相關關稅降至10%,中國輸美商品的「平均關稅」水位將下移,更接近其他貿易夥伴區間。市場人士認為,這有助紓緩供應鏈成本壓力與通膨風險溢價,但也意味著後續將以「合規換關稅」的動態機制運作,不排除視執行成效再調整。在此之前,中方多次表態反對以芬太尼議題為由加徵關稅,強調關稅戰無贏家。分析師解讀,若談判聚焦「清單與管控」而非「全面降稅」,短線對雙邊風險資產屬偏中性;一旦會後釋出階段性成果,外需敏感產業與跨境供應鏈評價可望獲得邊際支撐。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在買家在談判中獲得更大議價權且庫存增加的背景下,8月份美國房價漲幅連續第七個月放緩,漲幅為兩年多來最小。根據S&P Cotality Case-Shiller週二發布的數據,8月份全國房價指數年比值上漲1.51%。這是自2023年年中以來最小的漲幅,7月份數據為上漲1.64%。在房價飆升與高抵押貸款利率導致可負擔性長期受擠壓之後,漲幅放緩對買家而言是利多。該指數衡量的是截至8月的三個月期間,其間抵押貸款利率開始從接近7%回落,可售房源在增加。在20個城市中,8月份紐約房價再度領跑,房價年漲幅為6.1%。隨後是芝加哥和克里夫蘭,分別上漲5.9%和4.7%。相較之下,坦帕的房價下跌3.3%,邁阿密下跌1.7%。標普道瓊指數公司的固定收益可交易產品及大宗商品負責人Nicholas Gode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展望未來,住房市場似乎正在疫情繁榮期之後找到新的均衡。隨著房價漲幅僅為通膨率的一半,且幾個主要市場處於下滑,近幾年的快速上升態勢顯然已經結束。

【財訊快報/陳孟朔】兩大期油在週一亞洲電子盤初連袂反彈,布蘭特12月期油最新報66.47美元,漲0.53美元或0.8%;紐約期油報62.00美元,漲0.50美元或0.8%。上週五兩大期油收小黑,布蘭特小跌5美分或0.1%,紐約期油跌20美分或0.5%,顯示黑金在高位震盪中重拾買氣。技術面上,兩大期油於10月24日曾分別急彈6.6%與6.9%,寫下四週來首度週線收紅後的延續性走勢。短線價格在前期拉回後獲逢低承接,交易員持續消化供需與地緣的交織訊號。天氣面成為即時變數。「梅麗莎」(Melissa)已增強為四級颶風,最強持續風速約每小時140英里(約220公里),預計將在週一深夜至週二清晨直撲牙買加,並於週二晚間影響古巴東南部,期間不排除再度增強,市場擔憂加勒比航運與沿岸基礎設施受擾,推升避險性買盤。截至週日白天,颶風眼距金斯敦約180公里,系統移動偏慢意味著長時間降雨與疊加風險。研判牙買加與伊斯帕尼奧拉島南部恐降下380至760毫米豪雨,局部地區上看1,000毫米;古巴東部則有250至380毫米、局部地區達500毫米的雨量,洪水與山崩風險飆升,能源與大宗商品運輸可能面臨時程延宕。市場人士表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於東協峰會期間,與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分別簽署對等貿易與關鍵礦物合作協議,白宮發表最新聲明指出,美方對三國大部分出口商品關稅稅率維持19%,在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之際,意在推進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單一風險。協議亮點包括:美馬就關鍵礦物合作達成共識,馬來西亞承諾不對輸美的關鍵礦物或稀土元素施加禁令或配額限制(範圍是否涵蓋原礦或加工品仍待細化),並將為美國工業品與農產品提供更大幅度的市場準入。美泰則宣布取消約99%商品的關稅壁壘,涵蓋美國多數工業品、食品與農產品,配合關鍵礦物合作深化,意在打造更順暢的原物料與製造中間品通道,強化雙邊產業鏈對接能力。柬埔寨與美國同步強化在成衣與基礎原物料的關稅與原產地管理合作,並納入礦物追溯機制與環境、勞工條款,作為供應鏈重組與產能轉移的配套規範,提升區域協議的可持續性與合規性。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聯亞光電(3081)第三季因三吋基板轉換一次性費用認列,營業費用大增,營業利益季減約三成,幸業外有匯兌利益回沖,推升EPS達1.08元,累計前三季EPS 2.59元。財務長楊吉裕今(29)日在線上法說會表示,矽光產品的出貨數量在未來幾個季度將持續增加,第四季營收目標將與2022年第二季相當或略優,意即營收有機會挑戰季增近一成,而隨著三吋製程與矽光產品擴張,明、後年業績將維持穩定成長。聯亞今日舉行線上法說會,並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5.52億元,與上季持平,毛利率也持穩達43.64%,但營業費用1.37億元、費用率24.88%,相較上季9062萬、16.39%明顯拉高,主要是三吋基板轉換一次性費用認列。營業利益1.03億元,季減約三成。惟業外有匯兌收益約1,060萬元貢獻,推升稅後淨利9901萬元,季增2%,每股盈餘1.08元,略優於上季的1.05元。累計前三季營收15.6億元,年增率高達7成,EPS 2.59元,相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在產品組合方面,第三季Datacom相關產品為主要營收來源,約佔總營收的 70%至75%,其中多數應用集中於矽光(Silic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