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聞不到味道」別輕忽!醫師警告:嗅覺變差 恐失智警訊!

編輯部
2天前
2 瀏覽
「聞不到味道」別輕忽!醫師警告:嗅覺變差 恐失智警訊!
很多人把嗅覺變差,歸因於年紀大、鼻塞或單純的感冒後遺症,但最新研究指出:嗅覺功能下降 可能是失智症最早的警訊之一。在記憶力、思考能力出現明顯改變之前,鼻腔到大腦的嗅覺傳導通路,已悄悄受到影響  。

國立陽明交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廖誼佳表示嗅覺異常是臨床上很常見的一個主訴,首先,我們還是要先排除有沒有耳鼻喉科相關的疾病,一旦這些疾病被排除,我們可能就要開始考慮是不是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可能性。我們身體有一些地方,常常會跟外界接觸,最常見接觸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鼻腔跟腸胃道,這些地方密佈著神經,一旦這些發炎物質透過這些支配的神經,跑到我們的大腦裡面,就可能會誘發神經退化性疾病  。

竹山秀傳醫院院長 莊碧焜指出其實嗅覺是跟我們身體的,某些記憶是有關聯的,所以當你聞到一些味道的時候,有時候會感受到過去好的,跟不好的記憶會湧現出來,也就是現在在講很多失智的原因,其實在失智的記憶力喪失之前,大概五到十年開始,就開始有嗅覺的喪失。

高齡化社會,比較常被提到的神經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也在近年的研究指出,會有一些嗅覺減退的情況。

東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陳錫銘:「失智的病人在最初期就會有一些嗅覺的異常跟嗅覺喪失的症狀。那科學家的研究也告訴我們說,嗅覺神經的那個纖維,在傳導的過程中,可能在失智症的早期就會受到破壞,它甚至比海馬迴的萎縮啊,還有腦的萎縮更那個類澱粉的沉積,造成的病變更早容易會發現。所以嗅覺異常,跟嗅覺喪失 對一些老人家來講,可能是一個 那個失智症初期的一種警訊 。

高雄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李剛伯表示嗅覺檢測的原因的話,在阿茲海默症的話,應該是跟我們的類澱粉蛋白沉積,在我們的腦部,一個叫藍核的地方是有相關性的,那在我們的嗅覺路徑從鼻子進去到腦部之後會匯聚在藍核,那匯聚在這邊的話,就會因為如果說有不正常的蛋白沉積,導致路徑受到影響。

嗅覺與記憶思考能力關係密切。近年許多研究發現,嗅覺變差可能是腦部老化或失智症的早期警訊。有些人在記憶力開始明顯下降前幾年,就已經出現聞不到氣味,或分不出味道的情形。嗅覺的訊號會經過腦中的嗅球與海馬迴,這些區域是負責記憶與學習的重要中樞。當阿茲海默症或路易體失智症等退化性疾病,開始發展時,這些區域最先受到影響,因此嗅覺常比記憶更早出現問題。

國立陽明交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廖誼佳表示鼻腔和其他地方,最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說,我們有鼻腔是缺乏了血腦屏障,血腦屏障是阻隔我們大腦跟外界一個很重要的結構,一旦沒有血腦屏障,我們這些發炎物質或異常的蛋白質,就很容易隨著神經侵入我們的大腦,形成神經退化性疾病 。

研究發現,嗅覺功能越差的人,和大腦皮質容積減少相關,未來出現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的機率越高。嗅覺障礙也與老年人死亡率增加有相關。

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洪煒斌表示除了神經退化,也可能與病毒感染、鼻腔疾病、長期吸菸或慢性發炎有關。另外國立陽明交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廖誼佳指出過去有很多研究發現,嗅覺異常是一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早期徵兆。我們如果出現了嗅覺退化,未來3.5年內產生失智的比率是正常人的二到三倍。所以我們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篩檢。

聞不到香氣、吃飯好像沒味道,可能只是日常生活小變化,但在神經醫學的視角下,卻可能是大腦深處,正在發生微妙變化的警訊,若出現嗅覺異常,伴隨記憶、注意力或方向感變差時,應盡速就醫檢查,別讓病情惡化。

更多 TVBS 報導退休後不快樂?多重壓力致老年憂鬱 醫:失智風險增2倍 有藉口出國了!研究:旅行可預防失智症 這樣玩降4成風險 研究揭「塑膠微粒」會入侵大腦!醫示警5途徑:嚼口香糖也中招 睡眠時間不足、品質差「加速大腦老化」 醫:肥胖者更嚴重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