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台灣「新南向」還有生存空間嗎?北京積極拉攏東協制衡美國,升級貿易協定強化雙邊關係

編輯部
18小時前
1 瀏覽
台灣「新南向」還有生存空間嗎?北京積極拉攏東協制衡美國,升級貿易協定強化雙邊關係
東南亞國協(ASEAN)日前正舉行盛大高峰會議,除了各成員國政府領袖出席,與東協擁有特別夥伴關係的中、日、南韓三國,也分別派出總理與總統參與,顯示對這場重要會議的關注。而希望拉攏這群力量的北京,在國務總理李強親自坐鎮下,28日正式和東協簽署一份加強版貿易協議,希望在當前與美國之間高度緊張的貿易局勢下,強化雙邊關係謀取利多。

《亞洲衛視》報導,北京與東協簽訂的協議,是最早在2002年簽署的《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協議》(ACFTA)二次升級版,當時該協議是中國握有的第一份自由貿易協定(FTA),也是東協成立以來、首個與主要外部夥伴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這份協議從2010年生效,前一次升級發生在2014年9月,並在2019年批准生效。

如今3.0版本,新納入近幾年熱門崛起的數位經濟、綠色經濟,以及供應鏈跨國聯通等領域。新協議由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和輪值主席國的馬來西亞,現任投資、貿易與工業部部長阿齊茲(Tengku Zafrul Abdul Aziz)簽署,中國國務總理李強和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在旁見證。

馬來西亞是東協2025年的輪值主席國,明年將交棒給菲律賓。該組織由11個成員國組成,包含新近加入的東帝汶(Timor-Leste)。

ASEAN+3(東協十一加三):中國、南韓、日本之所以參與高峰會,是因為這三國和東協共組合作夥伴機制,如果從地圖上看,目前東協十一加三的成員國,涵蓋幾乎東南亞與東亞全部國家在內。(除中華民國、北韓、蒙古外)

代表中國出席的李強表示,中國和東協是「好鄰居、好兄弟」,彼此關係緊密、相互聯繫與依存,可以透過新協議「擴大和加強雙邊經濟和貿易合作」,同時他還特別補充,只要大家團結並增強自身實力,就能釋放出令人震驚的巨大能量,克服任何威脅與挑戰。

此外,李強還在發言時提醒與會各國,必須關注國際形勢的新發展動向,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和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如今正在衝擊國際經濟和貿易秩序,且愈來愈多外部干預東協的現象正在發生。外媒報導認為,雖然李強沒有點名,但他的言論很顯然就是指美國,因為發言中還提到,「許多國家正在遭受無端的高關稅衝擊。」

「今日的發展,面臨更大的風險和挑戰。面對強權政治和經濟霸凌,我們將因為不團結和結盟對抗,而導致一無所獲,反倒會被外部勢力分而治之。形勢愈是充滿挑戰,我們就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團結和自力更生。我們必須透過相互支持,來捍衛我們的合法權益。」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已連續16年成為東協最大貿易夥伴。回顧2025年前三季,中國與東協的貿易總額達到5.57兆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4兆元),同比增長9.6%。而東協官方統計數據則顯示,該組織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GDP總額為3.9兆美元(約新台幣119.3兆元),去年(2024)雙邊貿易總額達7710億美元(約新台幣23.6兆元)。

北京試圖透過這份協議,將自己定位為自由貿易和開放經濟的倡導者,儘管其對美國施加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物出口限制。中國商務部曾透過聲明表示,新版3.0協議將促進雙方生產和供應鏈深度融合。

事實上,在此之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才剛剛完成他的東協行程,與包含馬來西亞在內的4個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簽署貿易協議。面對先後與美中兩強簽署貿易協定,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自豪地表示,東協展現中心地位,「我讚揚並祝賀東協同僚們,有智慧地維持地位、並與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係。」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Lawrence Wong)則在峰會上呼籲,協議涉及的所有國家,應該「加速批准」新版自由貿易協定,以便更多企業和公民能夠從中獲益。

在他看來,協議實施將為整個地區釋放新的經濟機會,「如果東協和中國能繼續加倍努力展開合作,我們就能繼續推動整個地區可持續增長,並為我們所有人民帶來持久的利益。」

更多風傳媒報導

ASEAN峰會》川普關稅逼出東協全面反擊 10月簽新貨貿協議ATIGA,共抗美國單邊主義

「當川普總是力挺以色列,雙標的美國正將東南亞拱手讓給北京!」《彭博》專欄作家警告:加薩戰火恐釀蝴蝶效應

川普關稅惡戰,東南亞哪國最慘?聯合國最新估算:越南損失上看250億美元,GDP恐減少5%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