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鴻海砸420億元建AI算力與超級電腦中心,工業富聯早盤追高1.8%逼近峰頂
【財訊快報/陳孟朔】鴻海精密(2317)董事會通過投資案,將以自有資金自2025年12月至2026年12月分階段採購設備,投入最高新台幣420億元(約13.7億美元)打造AI算力叢集與超級運算中心,目標擴大雲端運算服務平台,並加速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股價連續兩天飆高13.28%後,週二早盤追高1.8%至人民幣74.05元的日高,向9月23日締造的上市新高74.72元挺進,今年來漲幅擴大到242.09%。。此案被視為鴻海在手機與傳統電子代工之外,強化AI與雲基礎設施的新成長引擎,有助提升自建算力與對企業客戶的雲端服務供給能力,並為後續AI伺服器、數據中心整機與代工解決方案提供垂直整合支撐。今年以來,鴻海持續加碼AI生態布局,曾宣布在台規劃與輝達合作建置AI中心,目標電力規模達100MW,並推進與日本軟銀在美國俄亥俄據點的數據中心設備製造合作,切入AI基礎設施「整機櫃」與系統級產線。市場人士表示,此次420億元投資若順利落地,將增強鴻海在雲端算力、代工製造與運維服務的「三位一體」能力,對中長期接單、毛利結構與估值想像形成正面支撐。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5年10月27日電)鴻海(2317)今天晚間公布重大訊息指出,董事會今天通過預算案,規劃從今年12月起至2026年12月止,投資不超過新台幣420億元,採購人工智慧(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置AI算力叢集暨超級電腦運算中心。鴻海指出,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此次投資主要目的是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產業人士分析,這將是台灣近期最大的輝達(NVIDIA)雲端合作夥伴(NCP)建設,未來除了鴻海以外,輝達、台積電(2330)、國科會,都可能使用相關算力。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透露,集團正規劃下一個5年計畫,他強調「AI應用才剛開始」,AI市場需求規模非常大,市場估算打造1GW等級資料中心得花至少500億美元,未來AI應用會進入各行各業,未來發展潛力可期。鴻海在10月中旬宣布,將攜手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在台灣高雄導入800 VDC電力架構,共同打造未來人工智慧工廠(AI Factory)基礎設施,這將是鴻海推動AI產業升級重要里程碑,將成為集團AI伺服器、資料中心及再生能源整合應用的示範基地。在資本支出布局上,鴻海在8月中旬法人說
鴻海27日晚間發布重訊,指出為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將於明年底前,以投資不超過420億元的規模,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立AI算力集群暨超算中心。
【時報-台北電】鴻海27日晚間發布重訊,指出為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將於明年底前,以投資不超過420億元的規模,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立AI算力集群暨超算中心。 據了解,鴻海此一投資即是為了今年在COMPUTEX 2025與NVIDIA的合作案,雙方將在台灣共同打造最先進的AI Factory超級算力中心,加速台灣在AI領域的研發與應用;除了鴻海、NVIDIA、台積電外,國科會也會使用此一AI Factory的算力,同時這也是台灣新進最大的雲端合作夥伴。 這座超級算力中心也將搭載NVIDIA Blackwell Ultra系統,包含GB300 NVL72機櫃級解決方案,配備NVIDIA NVLink、Quantum InfiniBand以及Spectrum-X乙太網路,成為鴻海三大戰略平台,即是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在COMPUTEX 2025的主題演講中秀出「3+3+3=∞」概念架構,意即在原先的3+3策略基礎上,再加上三個智慧應用平台,分別是智慧製造、智慧EV、智慧城市,並由AI Factor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2317)今(23)日宣布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以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同時宣布將捐贈3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期待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隨著AI與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醫療產業正加速數位轉型。臺北榮總長期深耕臨床醫學、智慧醫療與研究創新,在醫療品質、病人安全與科技導入方面居全台領先地位;而鴻海近年持續推動「3+3+3 轉型策略」,其中「數位健康」不僅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柱,更是企業回饋社會的具體實踐。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這次的合作,不只是鴻海與北榮的攜手,更是「台灣、北榮、鴻海」三強聯手!台灣的健保制度與醫療照護品質舉世聞名,北榮更是其中的中流砥柱,擁有深厚的臨床與研究實力;鴻海則從製造業起家,已成功轉型為AI智慧平台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在AI資料中心、雲端與自動化領域居全球前列。這次合作,就是要把「醫療的深度」與「科技的廣度」結合起來,為台灣開創智慧醫療的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在生成式AI技術快速滲透各行各業之際,統一資訊宣布推出企業級AI智慧系統「LumineOne」,主打將企業知識庫轉化為專屬智慧助理,鎖定數位轉型與知識管理需求,搶攻AI商用應用市場。統一資訊表示,AI正從單純工具階段,邁向可驅動決策與組織進化的「企業智慧化」時代;不同於僅能回覆問題或生成文本的AI工具,LumineOne不只是助理,而是一套能夠思考、整理與推動決策的企業智慧系統。它能深度整合Word、Excel、PowerPoint與Outlook等Microsoft工作環境,從每一封郵件、每一次回覆、每一份附件開始,自動辨識、建構並更新企業可用的知識架構。在Outlook中,更透過微型代理(Micro-Agent)機制,開啟企業內部知識循環的第一步,讓資料不再停留於個人,而能沉澱成為組織資產。統一資訊指出,與多數僅能對應單一資料來源的AI不同,LumineOne可同時運作多個知識庫,涵蓋個人、部門、專案、集團乃至產業層級。每個知識庫都具備即時同步與自我更新能力,能自動剔除過期資訊,透過檢索增強生成(RAG)進行分析與推理,廣泛應用於客服、人資、法務、研發、
鴻海斥 420 億元採購 AI 算力設備 超算中心 2026 年完工
日 期:2025年10月27日公司名稱:鴻海(2317)主 旨: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預算案發言人:巫俊毅說 明:1.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日期:114/10/272.投資計畫內容: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置AI算力集群暨超算中心3.預計投資金額:不超過新臺幣420億元整4.預計投資日期:自民國114年12月起至民國115年12月止5.資金來源:自有資金6.具體目的: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本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今(23)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宣布將捐贈3億元經費,分3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盼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隨著AI與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醫療產業正加速數位轉型。台北榮總長期深耕臨床醫學、智慧醫療與研究創新,鴻海近年持續推動「3+3+3轉型策略」,其中「數位健康」不僅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柱,更是企業回饋社會的具體實踐。 鴻海與北榮此次合作將聚焦智慧醫院自動化建設、AI醫學多模態模型研發、在宅醫療應用落地等三大主軸,並以「Dangerous」(危險)、「Repetitive」(重複)與「Value」(價值)三大維度為核心,讓科技真正解決醫療現場痛點,創造臨床價值。 首先,雙方將導入化療與放射性藥品自動化配藥機器人,建立更安全的藥師作業環境,減少人為風險並提升準確率與效率,同時推進TLA檢驗室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血液、藥品與廢液全流程智慧化,全面提升醫療安全與作業效率。 其次,將透過導入AMR智慧搬運機器人與外骨骼裝置,協助醫護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鴻海科技集團(2317)今日宣布,正式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以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同時宣布將捐贈新台幣三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期待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股價15日起震盪上攻,今(28)日開高0.61%後走揚1.22%至249.5元,續創2007年10月底以來近18年高。三大法人偏多操作,上周買超5萬7770張,27日續買超1萬8824張,其中外資、投信、自營商各買超1萬5749張、571張、2504張。 鴻海2025年9月自結合併營收8370.67億元,月增達38.01%、年增14.19%,刷新歷史新高,使第三季合併營收2.05兆元,季增14.47%、年增10.99%,改寫同期次高、歷史次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5.49兆元、年增16.27%,續創同期新高。 展望後市,隨著第四季AI機櫃出貨持續放量,資通訊(ICT)產品進入下半年出貨旺季,鴻海預期第四季營運將持續成長、呈現逐季走揚態勢,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及匯率變化影響。鴻海預計11月12日召開法說,說明第三季營運概況及最新展望。 美系外資日前出具最新報告,肯定鴻海的競爭力與全球布局策略,使其得以長期穩健接單,看好AI伺服器將帶動營運重心自智慧手機轉向數據中心,推動營益率及獲利成長,將明後2年獲利預期調升20%與26%,目標價自263元一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本週四(30日)川習會前,美中雙方連番釋出緩和訊號,風險偏好全面升溫,亞股週一集體飆高,在日、台和韓國三地股市齊破頂後,中國A股主要股指齊收高。其中,滬指漲1.18%,續創十年又三個月新高,與4,000點關口只差臨門一腳。深市、創業板和科創50指數依序漲1.51%、1.98%和1.50%。算力硬體與記憶體晶片雙引擎點火。收盤時,滬指漲46.63點或1.18%,連三紅,收報3,996.94點為2015年7月24日以來最高,日高在3,999.07點;深證成指報13,489.40點,漲1.51%;創業板指報3,234.45點,勁升1.98%;科創50指;數報1,484.21點,漲1.50%。兩市個股漲多跌少,上漲逾3,300檔。記憶體鏈條高歌猛進,江波龍飆逾15%創歷史新高,德明利漲停;時空科技、兆易創新、中電港等同步漲停。與此同時,產業鏈透露部分原廠的部分DRAM與Flash產品出現暫停報價跡象,結合上週五美股記憶體概念再度狂飆的外溢效應,情緒與景氣預期共振推升類股彈性。算力硬體全面沸騰,金字火腿、景旺電子等多檔漲停,AI PC、電子化學品與小金屬同步走強,資金在「伺
鴻海(2317)今(23)日宣布正式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
【時報-台北電】鴻海智慧醫療布局再下一城,23日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也宣布捐贈3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北榮擁有深厚的臨床與研究實力,鴻海則轉型AI智慧平台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這次的合作就是要結合「醫療深度」與「科技廣度」,為台灣開創智慧醫療新的可能性。 雙方合作聚焦智慧醫院自動化建設、AI醫學多模態模型研發、在宅醫療應用落地三大主軸,並以Dangerous(危險)、Repetitive(重複)與Value(價值)三大維度為核心,讓科技真正解決醫療現場痛點,創造臨床價值。 所謂危險,目標是實現智慧醫院自動化。雙方將導入化療與放射性藥品自動化配藥機器人,建立更安全的藥師作業環境;同時推進TLA檢驗室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血液、藥品與廢液全流程智慧化,全面提升醫療安全與作業效率。 重複方面,希望實現智慧輔助與遠距監測,減輕醫護負擔。
【財訊快報/編輯部】經濟部今日公布,114年9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5.38,月減1.05%,其中製造業減少0.87%;經季節調整後,工業生產微減0.12%,製造業則小幅增加0.15%。與去年同期相比,9月工業生產年增15.48%,其中製造業年增16.90%,顯示製造業動能仍強。累計今年前九個月,工業生產年增16.37%,製造業年增17.57%。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16.51,年增16.90%。主計總處指出,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持續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動能挹注,推升資訊電子產業穩健成長;惟傳統產業受全球需求疲軟影響,部分廠商減產,抵銷部分增幅。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4.39%,受惠AI與HPC應用需求暢旺,推升12吋晶圓代工年增26.53%;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26.28%,延續AI浪潮與半導體投資熱潮。相對地,傳統產業表現不一,汽車及零件業年減7.82%、基本金屬業年減2.63%;但機械設備業年增10.71%,受惠半導體大廠擴產需求。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微增0.44%,主要受半導體拋光矽晶圓需求支撐。展望未來,主計總處表示,雖全球經貿仍受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台股AI供應鏈熱度再升溫,電子代工龍頭鴻海於10月20日股價強勢,創下近18年新高,市值直逼台積電,成為市場最耀眼的權值股。...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2330)及鴻海(2317)等具AI概念之電子權值股領軍,率台股衝過二萬八新高。今早AI全面上揚,等待輝達將釋出的利多進一步引爆。 輝達(Nvidia)即將在10月27~29日於華盛頓D.C.舉行GTC AI大會。輝達上周五股價上漲2.25%,創10月13日以來收盤新高。 台積電今日開盤大漲50元至1500元,追平新高,率台股早盤開高近500點,飛越28000點大關直接創新高。 台股今開高再創史上新高,台積電、鴻海、廣達(2382)等電子權值股強攻挹注。今早台積電追平新高,振奮AI多頭信心,鴻海大漲,以及機殼股勤誠(8210)再創歷史新猷。台積電領軍,持續族群輪動輪漲的健康格局。 台積電在日前召開的法說會宣布,上調今年美元營收年增率預測至35%,顯示出公司對未來營運的強勁信心,且指AI相關需求比三個月前預期的還要強勁,對明年展望仍正向。 受惠AI景氣循環持續,催生需求,伺服器ODM廠鴻海今早再攻本波新高249元,以及緯創(3231)、廣達同步走升,緯穎(6669)盤初再創新天價,電源相關的台達電(2308)站穩千元。 輝達2027聚焦HVDC架構,電源供應鏈喜迎
鴻海智慧醫療布局再下一城,23日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也宣布捐贈3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AI熱潮持續燃燒,OpenAI與全球科技龍頭的合作動作頻頻,再度點燃市場激情。其中輝達(NVIDIA)計劃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同時OpenAI亦與甲骨文(Oracle)簽署3,000億美元、為期五年的Stargate部署協議,進一步擴充AI運算產能。在科技巨頭大力投資AI題材加持下,近三個月來國內掛牌的美國科技ETF全面勁揚,法人持續看好後市表現。
當「AI」一詞出現在工作場合中,許多第一線員工心中不免響起警鈴:「我們是否即將被取代?」這種擔憂真實而普遍;當機器能夠點餐、收銀、管理庫存,甚至回應顧客問題,人的價值何在?
鴻海(2317)本週股價衝上245.5元長波段高位,引發投資人關注。有網友坦言,在股價衝上238元時就全數出清持股,戲稱「鴻海爸爸我對不起」,操作方式引發熱議。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5年10月27日電)鴻海(2317)今天晚間公布重大訊息指出,董事會今天通過預算案,規劃從今年12月起至2026年12月止,投資不超過新台幣420億元,採購人工智慧(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置AI算力叢集暨超級電腦運算中心。鴻海指出,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此次投資主要目的是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產業人士分析,這將是台灣近期最大的輝達(NVIDIA)雲端合作夥伴(NCP)建設,未來除了鴻海以外,輝達、台積電(2330)、國科會,都可能使用相關算力。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透露,集團正規劃下一個5年計畫,他強調「AI應用才剛開始」,AI市場需求規模非常大,市場估算打造1GW等級資料中心得花至少500億美元,未來AI應用會進入各行各業,未來發展潛力可期。鴻海在10月中旬宣布,將攜手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在台灣高雄導入800 VDC電力架構,共同打造未來人工智慧工廠(AI Factory)基礎設施,這將是鴻海推動AI產業升級重要里程碑,將成為集團AI伺服器、資料中心及再生能源整合應用的示範基地。在資本支出布局上,鴻海在8月中旬法人說
鴻海27日晚間發布重訊,指出為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將於明年底前,以投資不超過420億元的規模,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立AI算力集群暨超算中心。
【時報-台北電】鴻海27日晚間發布重訊,指出為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將於明年底前,以投資不超過420億元的規模,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立AI算力集群暨超算中心。 據了解,鴻海此一投資即是為了今年在COMPUTEX 2025與NVIDIA的合作案,雙方將在台灣共同打造最先進的AI Factory超級算力中心,加速台灣在AI領域的研發與應用;除了鴻海、NVIDIA、台積電外,國科會也會使用此一AI Factory的算力,同時這也是台灣新進最大的雲端合作夥伴。 這座超級算力中心也將搭載NVIDIA Blackwell Ultra系統,包含GB300 NVL72機櫃級解決方案,配備NVIDIA NVLink、Quantum InfiniBand以及Spectrum-X乙太網路,成為鴻海三大戰略平台,即是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在COMPUTEX 2025的主題演講中秀出「3+3+3=∞」概念架構,意即在原先的3+3策略基礎上,再加上三個智慧應用平台,分別是智慧製造、智慧EV、智慧城市,並由AI Factor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2317)今(23)日宣布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以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同時宣布將捐贈3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期待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隨著AI與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醫療產業正加速數位轉型。臺北榮總長期深耕臨床醫學、智慧醫療與研究創新,在醫療品質、病人安全與科技導入方面居全台領先地位;而鴻海近年持續推動「3+3+3 轉型策略」,其中「數位健康」不僅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柱,更是企業回饋社會的具體實踐。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這次的合作,不只是鴻海與北榮的攜手,更是「台灣、北榮、鴻海」三強聯手!台灣的健保制度與醫療照護品質舉世聞名,北榮更是其中的中流砥柱,擁有深厚的臨床與研究實力;鴻海則從製造業起家,已成功轉型為AI智慧平台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在AI資料中心、雲端與自動化領域居全球前列。這次合作,就是要把「醫療的深度」與「科技的廣度」結合起來,為台灣開創智慧醫療的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在生成式AI技術快速滲透各行各業之際,統一資訊宣布推出企業級AI智慧系統「LumineOne」,主打將企業知識庫轉化為專屬智慧助理,鎖定數位轉型與知識管理需求,搶攻AI商用應用市場。統一資訊表示,AI正從單純工具階段,邁向可驅動決策與組織進化的「企業智慧化」時代;不同於僅能回覆問題或生成文本的AI工具,LumineOne不只是助理,而是一套能夠思考、整理與推動決策的企業智慧系統。它能深度整合Word、Excel、PowerPoint與Outlook等Microsoft工作環境,從每一封郵件、每一次回覆、每一份附件開始,自動辨識、建構並更新企業可用的知識架構。在Outlook中,更透過微型代理(Micro-Agent)機制,開啟企業內部知識循環的第一步,讓資料不再停留於個人,而能沉澱成為組織資產。統一資訊指出,與多數僅能對應單一資料來源的AI不同,LumineOne可同時運作多個知識庫,涵蓋個人、部門、專案、集團乃至產業層級。每個知識庫都具備即時同步與自我更新能力,能自動剔除過期資訊,透過檢索增強生成(RAG)進行分析與推理,廣泛應用於客服、人資、法務、研發、
鴻海斥 420 億元採購 AI 算力設備 超算中心 2026 年完工
日 期:2025年10月27日公司名稱:鴻海(2317)主 旨: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預算案發言人:巫俊毅說 明:1.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日期:114/10/272.投資計畫內容: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置AI算力集群暨超算中心3.預計投資金額:不超過新臺幣420億元整4.預計投資日期:自民國114年12月起至民國115年12月止5.資金來源:自有資金6.具體目的: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本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今(23)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宣布將捐贈3億元經費,分3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盼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隨著AI與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醫療產業正加速數位轉型。台北榮總長期深耕臨床醫學、智慧醫療與研究創新,鴻海近年持續推動「3+3+3轉型策略」,其中「數位健康」不僅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柱,更是企業回饋社會的具體實踐。 鴻海與北榮此次合作將聚焦智慧醫院自動化建設、AI醫學多模態模型研發、在宅醫療應用落地等三大主軸,並以「Dangerous」(危險)、「Repetitive」(重複)與「Value」(價值)三大維度為核心,讓科技真正解決醫療現場痛點,創造臨床價值。 首先,雙方將導入化療與放射性藥品自動化配藥機器人,建立更安全的藥師作業環境,減少人為風險並提升準確率與效率,同時推進TLA檢驗室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血液、藥品與廢液全流程智慧化,全面提升醫療安全與作業效率。 其次,將透過導入AMR智慧搬運機器人與外骨骼裝置,協助醫護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鴻海科技集團(2317)今日宣布,正式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以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同時宣布將捐贈新台幣三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期待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股價15日起震盪上攻,今(28)日開高0.61%後走揚1.22%至249.5元,續創2007年10月底以來近18年高。三大法人偏多操作,上周買超5萬7770張,27日續買超1萬8824張,其中外資、投信、自營商各買超1萬5749張、571張、2504張。 鴻海2025年9月自結合併營收8370.67億元,月增達38.01%、年增14.19%,刷新歷史新高,使第三季合併營收2.05兆元,季增14.47%、年增10.99%,改寫同期次高、歷史次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5.49兆元、年增16.27%,續創同期新高。 展望後市,隨著第四季AI機櫃出貨持續放量,資通訊(ICT)產品進入下半年出貨旺季,鴻海預期第四季營運將持續成長、呈現逐季走揚態勢,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及匯率變化影響。鴻海預計11月12日召開法說,說明第三季營運概況及最新展望。 美系外資日前出具最新報告,肯定鴻海的競爭力與全球布局策略,使其得以長期穩健接單,看好AI伺服器將帶動營運重心自智慧手機轉向數據中心,推動營益率及獲利成長,將明後2年獲利預期調升20%與26%,目標價自263元一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本週四(30日)川習會前,美中雙方連番釋出緩和訊號,風險偏好全面升溫,亞股週一集體飆高,在日、台和韓國三地股市齊破頂後,中國A股主要股指齊收高。其中,滬指漲1.18%,續創十年又三個月新高,與4,000點關口只差臨門一腳。深市、創業板和科創50指數依序漲1.51%、1.98%和1.50%。算力硬體與記憶體晶片雙引擎點火。收盤時,滬指漲46.63點或1.18%,連三紅,收報3,996.94點為2015年7月24日以來最高,日高在3,999.07點;深證成指報13,489.40點,漲1.51%;創業板指報3,234.45點,勁升1.98%;科創50指;數報1,484.21點,漲1.50%。兩市個股漲多跌少,上漲逾3,300檔。記憶體鏈條高歌猛進,江波龍飆逾15%創歷史新高,德明利漲停;時空科技、兆易創新、中電港等同步漲停。與此同時,產業鏈透露部分原廠的部分DRAM與Flash產品出現暫停報價跡象,結合上週五美股記憶體概念再度狂飆的外溢效應,情緒與景氣預期共振推升類股彈性。算力硬體全面沸騰,金字火腿、景旺電子等多檔漲停,AI PC、電子化學品與小金屬同步走強,資金在「伺
鴻海(2317)今(23)日宣布正式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
【時報-台北電】鴻海智慧醫療布局再下一城,23日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也宣布捐贈3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北榮擁有深厚的臨床與研究實力,鴻海則轉型AI智慧平台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這次的合作就是要結合「醫療深度」與「科技廣度」,為台灣開創智慧醫療新的可能性。 雙方合作聚焦智慧醫院自動化建設、AI醫學多模態模型研發、在宅醫療應用落地三大主軸,並以Dangerous(危險)、Repetitive(重複)與Value(價值)三大維度為核心,讓科技真正解決醫療現場痛點,創造臨床價值。 所謂危險,目標是實現智慧醫院自動化。雙方將導入化療與放射性藥品自動化配藥機器人,建立更安全的藥師作業環境;同時推進TLA檢驗室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血液、藥品與廢液全流程智慧化,全面提升醫療安全與作業效率。 重複方面,希望實現智慧輔助與遠距監測,減輕醫護負擔。
【財訊快報/編輯部】經濟部今日公布,114年9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5.38,月減1.05%,其中製造業減少0.87%;經季節調整後,工業生產微減0.12%,製造業則小幅增加0.15%。與去年同期相比,9月工業生產年增15.48%,其中製造業年增16.90%,顯示製造業動能仍強。累計今年前九個月,工業生產年增16.37%,製造業年增17.57%。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16.51,年增16.90%。主計總處指出,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持續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動能挹注,推升資訊電子產業穩健成長;惟傳統產業受全球需求疲軟影響,部分廠商減產,抵銷部分增幅。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4.39%,受惠AI與HPC應用需求暢旺,推升12吋晶圓代工年增26.53%;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26.28%,延續AI浪潮與半導體投資熱潮。相對地,傳統產業表現不一,汽車及零件業年減7.82%、基本金屬業年減2.63%;但機械設備業年增10.71%,受惠半導體大廠擴產需求。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微增0.44%,主要受半導體拋光矽晶圓需求支撐。展望未來,主計總處表示,雖全球經貿仍受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台股AI供應鏈熱度再升溫,電子代工龍頭鴻海於10月20日股價強勢,創下近18年新高,市值直逼台積電,成為市場最耀眼的權值股。...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2330)及鴻海(2317)等具AI概念之電子權值股領軍,率台股衝過二萬八新高。今早AI全面上揚,等待輝達將釋出的利多進一步引爆。 輝達(Nvidia)即將在10月27~29日於華盛頓D.C.舉行GTC AI大會。輝達上周五股價上漲2.25%,創10月13日以來收盤新高。 台積電今日開盤大漲50元至1500元,追平新高,率台股早盤開高近500點,飛越28000點大關直接創新高。 台股今開高再創史上新高,台積電、鴻海、廣達(2382)等電子權值股強攻挹注。今早台積電追平新高,振奮AI多頭信心,鴻海大漲,以及機殼股勤誠(8210)再創歷史新猷。台積電領軍,持續族群輪動輪漲的健康格局。 台積電在日前召開的法說會宣布,上調今年美元營收年增率預測至35%,顯示出公司對未來營運的強勁信心,且指AI相關需求比三個月前預期的還要強勁,對明年展望仍正向。 受惠AI景氣循環持續,催生需求,伺服器ODM廠鴻海今早再攻本波新高249元,以及緯創(3231)、廣達同步走升,緯穎(6669)盤初再創新天價,電源相關的台達電(2308)站穩千元。 輝達2027聚焦HVDC架構,電源供應鏈喜迎
鴻海智慧醫療布局再下一城,23日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也宣布捐贈3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AI熱潮持續燃燒,OpenAI與全球科技龍頭的合作動作頻頻,再度點燃市場激情。其中輝達(NVIDIA)計劃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同時OpenAI亦與甲骨文(Oracle)簽署3,000億美元、為期五年的Stargate部署協議,進一步擴充AI運算產能。在科技巨頭大力投資AI題材加持下,近三個月來國內掛牌的美國科技ETF全面勁揚,法人持續看好後市表現。
當「AI」一詞出現在工作場合中,許多第一線員工心中不免響起警鈴:「我們是否即將被取代?」這種擔憂真實而普遍;當機器能夠點餐、收銀、管理庫存,甚至回應顧客問題,人的價值何在?
鴻海(2317)本週股價衝上245.5元長波段高位,引發投資人關注。有網友坦言,在股價衝上238元時就全數出清持股,戲稱「鴻海爸爸我對不起」,操作方式引發熱議。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請登入後發表評論
分享您的觀點,與其他讀者互動
立即登入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