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專家研究橙皮素可減輕「小紅莓」心臟毒性 救命免傷心

編輯部
13小時前
1 瀏覽
專家研究橙皮素可減輕「小紅莓」心臟毒性 救命免傷心
俗稱「小紅莓」的癌症化療藥Doxorubicin是治療乳癌、淋巴癌、血癌、卵巢癌的常見用藥,臨床已使用超過五十年,但其心臟毒性卻也是無法完全解決的難題,讓病人對抗癌症時卻得承受心臟功能衰竭的風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國基衛生研究院、林口長庚醫院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找到了「魚與熊掌都可兼得」的新解方,柑橘萃取物「橙皮素」 (Hesperetin),既有機會緩解這項副作用,又不影響小紅莓的抗癌療效,有助於發展為化療病人的輔助療法,讓癌症治療可以「救命不傷心」。

團隊成員包括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亭芬與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傅淑玲、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周奕如博士、林口長庚醫院葉集孝醫師,以及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長庚大學、成功大學、以及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研究團隊發現,小紅莓會抑制心肌細胞中長壽基因CISD2的表現,使粒線體與鈣離子調控失衡,導致心臟收縮與節律出現問題。相反地,橙皮素可以重新啟動長壽基因CISD2,減少心肌細胞受損。尤其橙皮素不僅能撐起心臟保護傘,在動物實驗中,小紅莓處理的長腫瘤小鼠,注射橙皮素後,不僅顯著改善心臟功能,腫瘤體積也明顯縮小,顯示橙皮素不會影響小紅莓的抗癌力。

不過,陽明交大蔡亭芬教授表示,柑橘類果皮含有橙皮苷,人體吸收率差,需要經腸道益生菌轉化為橙皮素後才是長壽基因的促進劑。因此直接吃柑橘果皮並不等於補充到足量的橙皮素。若能運用益生菌產製橙皮素以作為功能性食品,緩解小紅莓化療心毒性,將是未來CISD2長壽基因促進劑的新應用。

長庚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外科醫師葉集孝表示,小紅莓所造成的心臟毒性,是臨床上最棘手的副作用之一。這類藥物在治療乳癌、淋巴瘤與多種血液腫瘤中十分重要,然而有5%到9%的患者在治療後出現明顯的心臟衰竭或心肌病變。葉集孝指出,這些病患雖成功戰勝癌症,卻可能在往後的歲月裡面臨心臟逐漸衰弱的後遺症。因此,若橙皮素能在不影響小紅莓抗癌效果的情況下,同時保護心臟,改善化療造成的心肌損傷,將為臨床帶來全新的治療契機,讓癌症治療做到「救命不傷心」。

這項最新研究,已經發表在2025年8月的《Redox Biology (氧化還原生物學)》。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