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補教師「腎臟腫大20倍」 靠醫切除6公斤多囊腎+活腎移植重生

編輯部
1天前
2 瀏覽
補教師「腎臟腫大20倍」 靠醫切除6公斤多囊腎+活腎移植重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47歲的補教業老師陳小姐,2016年健檢發現罹患多囊腎,雖然長期追蹤,但病情逐年惡化,2024年底進入末期腎臟病階段,雙側腎臟腫大至正常的20倍,腹部嚴重脹大不適,使生活與工作受限,所幸,彰化基督教醫院團隊先手術切除兩側腎臟,再由其妹妹捐贈活體腎臟完成移植,手術順利、腎功能恢復良好,重返工作崗位。

彰化基督教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蔡俊傑指出,多囊腎具家族傾向,需長期追蹤腎功能與血壓、及早處理併發症。以陳老師為例,院方搭配衛教師個案管理,整合內外科醫療、藥師與營養團隊,一路協助監測用藥、調整飲食並預防感染。

蔡俊傑說,醫療團隊啟動活體腎臟移植評估之後,家人積極響應,其中妹妹經組織配對、血液交叉配合試驗及完整健康狀況符合捐贈,為治療帶來轉機。

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醫師陳俊吉說,陳老師的多囊腎體積過大,壓迫腹腔增加移植困難;為了創造安全操作環境,團隊先以達文西系統進行雙側腎臟切除,切除下來的兩側腎臟共重6公斤,比正常腎臟大約20倍。

陳俊吉表示,術後陳老師雖一度出現心包膜積水,但心臟科即時導管處置,三個月後順利完成移植。

陳老師回憶,罹病之後,自己看著腎臟逐年腫大、功能惡化,心情也隨之低落,對生活及工作造成極大影響,還好決定進行手術治療後,獲得家人的支持及妹妹捐贈的腎臟,熬過切除多囊腎、短期透析等待移植的過程,直到完成活體移植後,生活品質有了改善、恢復正常工作「現在能自由喝水、走路輕鬆,也能笑著回到學生面前。」

腎臟移植護理師賴麗芳提醒,家族中若有多囊腎病史,一等親應規律接受腎功能與影像檢查;若出現腹脹、血壓控制不穩或尿液異常,應及早就醫。當腎臟體積過大影響移植規劃時,可與醫師討論微創切除搭配移植策略;完成移植後,持續回診、正確用藥、預防感染、控制血壓體重及適當攝取水份,是維持新腎穩定運作與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

照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熟男無預警「抽搐倒地不起…」 腦瘤竟是肺腺癌轉移

逾65歲近兩成人骨質疏鬆 「三大狀況」出現就是警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