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血糖高不只甜食惹禍!醫師揭露多數人 忽略五大可怕陷阱?!

編輯部
2天前
1 瀏覽
血糖高不只甜食惹禍!醫師揭露多數人 忽略五大可怕陷阱?!
血糖是身體的重要能量來源,但若長期過高,會破壞血管及神經,導致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 視網膜病變,甚至截肢,糖尿病被稱為沉默殺手,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常常等到出現併發症才發現,因此不論是否為糖尿病患者,日常做好血糖管理 。

台北秀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陳潔雯表示 其實一般我們在控制血糖的時候,千萬大家小心不是只有說少吃的澱粉就可以控糖,特別是還有不是說只有不吃零食,或是所謂的甜食就叫控糖,我們平常還要注意,注重有沒有蛋白質的吸收。或是一些精緻的糖分如何去避免,重要的是水分有沒有攝取足夠?還有吃完飯之後,可不要馬上坐著,還是要去出去走一走,至少走個10分鐘。對於我們的控糖的管理會特別有效果喔  。

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 歐弘毅指出在烤肉或火鍋聚餐時,也要特別注意。蛋白質來源建議選瘦肉、魚蝦,少吃香腸、肥肉、內臟這些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醬料要少鹽、少糖,避免額外的負擔。最重要的是把蔬菜放進盤子裡面,因為纖維能幫助延緩血糖上升,也補足維生素跟礦物質,讓整個餐裡面更加均衡。

維持健康飲食,要避免加工食品與精緻糖,另外富含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助於維持血糖與血脂的穩定。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廖誼青接受TVBS資深醫藥記者 蔣志偉專訪,她指出胰島素阻抗與高血糖會引發氧化壓力並破壞葡萄糖恆定。研究發現,高多酚飲食與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身體發炎有關。多酚主要存在於莓果類、洋蔥、綠茶、咖啡與紅酒中。

另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部主任 顏啟華表示吃東西的順序也是蠻重要的,先喝水然後再吃蔬菜跟蛋白質,蛋白質可能我們建議用豆類來取代一些就是紅色的肉類,這樣子會比較好,那最後才去攝取這個澱粉類的東西,當然要注意就是說每一樣東西你要均衡,不要說只偏某一種的食物,澱粉類還是要吃,這才是足夠的來源 。

對於糖尿病友來說,遵照醫師指示使用藥物或胰島素是不可或缺的,切勿因為一時血糖正常就自行停藥,否則血糖可能再次失控,導致更嚴重併發症。

台北秀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陳潔雯表示不要只有單一的食材,特別像你整個餐盤裡面有蛋白質,也有一些蔬菜,甚至有一些碳水化合物其實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要去選對一個份量,而且都是在於說順序來講,可以先從蛋白質纖維,到最後再加一點澱粉的部分的話,其實這樣子還是均衡的飲食均衡的早餐。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姜惠珊表示如果說進食的順序對,血糖就會穩定,那你就比較不會想要一直的吃高糖高熱量的食物,那血糖會比較穩定,對血管的控制都會,血管保護的狀況都會比較好。/ 如果吃完東西之後沒有覺得昏昏沉沉的,大部分就是血糖是穩定的。

彰濱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蕭立偉建議民眾不是單純,只量早上的空腹血糖,我們會建議你要量早上、中午、晚上的配對血糖,所謂的配對血糖就是餐前量一次,然後餐後2個小時再量一次,那就知道你這一餐吃的東西好或是不好。

蛋白質 蔬菜 水果以及澱粉,都是均衡的食用。高雄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陳昱勳表示避免單一類型的食物,那澱粉方面呢也可以採用這個全穀類,可以避免低GI,可以避免他血糖的波動,再來就是飲食的順序,可以先從蛋白質蔬菜起手,之後再來吃澱粉吃飯吃麵這樣子,那運動部份呢建議就是一週以150分鐘來達到這個運動量。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部主任 顏啟華表示許多民眾往往只注意到他血糖的平均值,但是沒有注意到他血糖波動,對他身體的一個影響,當你血糖升高的時候,你會類似於糖尿病前期的一些症狀,可能白天的時候會覺得無精打采,到下午的時候特別容易累,那或者是你的血管會容易硬化。

血糖控制不僅是針對糖尿病病友,而是全民都應該重視的健康議題。懂得讀營養標示、注意食材的選擇、多吃蔬菜、聰明地攝取水果,再加上規律運動,都是最有效也是最簡單的控糖方法。

更多 TVBS 報導吃了血糖秒飆升!營養師示警「3麵款」別吃:隱藏碳水炸彈 糖尿病有望擺脫終身服藥! 台大醫曝「1關鍵」控糖逆轉黃金期 6旬嬤血糖爆表險昏迷!醫揭「隱藏早餐地雷」 4症狀恐已糖尿病 陸男剪指甲破皮「10根腳趾全截掉」!醫:相鄰部位迅速潰爛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