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孝親獎》尹昭德為母發願茹素39年不間斷!送98歲老父回老家歸根
尹昭德在台視8點檔《寶島西米樂》飾演嚴父、西服店嚴師,戲外的他,從小也有個中校退伍、對孩子實行嚴格軍事教育的爸爸,成為他日後詮釋嚴父角色的取材及養分;他接受專訪時分享自己實踐孝順之道,就是有空多陪伴、盡量順從長輩的心意,今年5月,他就帶98歲父親回湖南老家,由當地親人照顧,圓滿父親想回老家「落葉歸根」的心願,他則每3個月飛一趟送藥、給生活費,享受天倫。
尹昭德表示,他從小都是爸爸說什麼他就做什麼,爸爸說東他不敢往西,他認為的孝順就是盡量順著父母的心意,「孝比較簡單,我都知道要聽爸媽的話,但要順他們的意,偶爾還是會有抗爭的過程」。
他舉例當年在爸爸的要求下,他考上陸軍官校,也同時考上自己想讀的國立藝術學院(北藝大)戲劇系,一開始被爸爸喝斥:「念什麼戲劇?畢業後會給你飯吃嗎?念軍校不用錢、一畢業就是中尉軍官!」當時經歷了父子意見不合、磨合、掙扎等過程,最後他妥協去讀陸軍官校,但才上了4天課,他便覺自己撐不過去、哭著在電話中告訴爸爸「這裡不是我想要的」,爸爸才去接他讓他退學,尊重他的決定去念戲劇系。
他讀戲劇系時爸爸定期會到台北看他、送生活費給他,原本還一直希望他重考大學,但有次爸爸到學校看到他上完表演課後充滿笑容的模樣,晚上就打電話到宿舍,跟他說:「你在那邊好像念得滿開心的,那就繼續念吧!」他聽完就哭了,明白何謂「喜極而泣」,因為這是他從小到大第一次自己決定、有自我意識主張的事,爸爸決定支持了。為了回報爸爸,他大學成績都維持前三名,還保送研究所,「想證明給爸爸看,讓他知道尊重我的決定,我也會給你交代,這是我對自己的負責」。
尹昭德的媽媽在他16歲時因故離家出走,一開始媽媽還有打電話回來問他和弟弟妹妹們好不好,之後爸爸擔心影響他,要原本讀花蓮高中的他去讀北部學校,他從此與媽媽失去聯繫、不知道媽媽人在哪、是否平安健康。他北上考上基隆高中後,原本住在伯父家,後來和另外7個家在台北的同學一起寄住在高中國文老師家佛堂的通舖,要考大學前,他心想是否應該向菩薩發願吃素保佑自己考試順利,後來決定請菩薩保佑媽媽平安健康。
和媽媽分開11年後,他在阿姨等親友的安排下,去了宜蘭與多年不見的媽媽相見,「她比離家時胖、也老了。見面時,我們沒講什麼話,就是看著對方,真的不知道講什麼,媽媽本來就不擅言詞,外婆比較有戲,先激動哭了,她知道這對母子11年沒見了,我也沒哭,一直ㄍㄧㄣ住,媽媽也ㄍㄧㄣ住,阿嬤唸媽媽都不會想⋯⋯」。阿姨後來告訴他「等你一離開,媽媽就開始哭」,他自己也是上了火車後情緒潰堤,用外套蓋住頭一直哭,「謝謝老天爺,祢讓我知道我對了,吃了11年素,讓我看到媽媽是健康平安」。
母子重逢後,因為媽媽已另組家庭,他後來不方便打擾,但逢年過節會通電話問候,包括過去11年沒法說出口的「祝您母親節快樂」,並繼續為媽媽茹素祈福,至今已持續39年。
至於跟父親的相處,他說爸爸先前回大陸探親後,就跟家人商量討論百年以後要落葉歸根、埋在爺爺奶奶旁邊,「他連墓要長怎樣都早就規劃好了,還說要蓋亭子。我爸爸很豁達,這2、3年因為他一直在討論這件事,我不豁達也不行,心情滿特別,不去面對好像也不是,尤其今年他覺得如果在這邊走了還是要燒成骨灰帶回去,加上他的孫女、我的侄女來這邊照顧他3個月,所以後來就乾脆一起回去了」,他現在常會跟爸爸視訊,約定至少每個周五晚上一定要通電話。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搶救腦中風 把握黃金4.5小時監委提光電7問題 要求政院檢討邵雨薇《人浮於愛》練習床戲像摔角
尹昭德表示,他從小都是爸爸說什麼他就做什麼,爸爸說東他不敢往西,他認為的孝順就是盡量順著父母的心意,「孝比較簡單,我都知道要聽爸媽的話,但要順他們的意,偶爾還是會有抗爭的過程」。
他舉例當年在爸爸的要求下,他考上陸軍官校,也同時考上自己想讀的國立藝術學院(北藝大)戲劇系,一開始被爸爸喝斥:「念什麼戲劇?畢業後會給你飯吃嗎?念軍校不用錢、一畢業就是中尉軍官!」當時經歷了父子意見不合、磨合、掙扎等過程,最後他妥協去讀陸軍官校,但才上了4天課,他便覺自己撐不過去、哭著在電話中告訴爸爸「這裡不是我想要的」,爸爸才去接他讓他退學,尊重他的決定去念戲劇系。
他讀戲劇系時爸爸定期會到台北看他、送生活費給他,原本還一直希望他重考大學,但有次爸爸到學校看到他上完表演課後充滿笑容的模樣,晚上就打電話到宿舍,跟他說:「你在那邊好像念得滿開心的,那就繼續念吧!」他聽完就哭了,明白何謂「喜極而泣」,因為這是他從小到大第一次自己決定、有自我意識主張的事,爸爸決定支持了。為了回報爸爸,他大學成績都維持前三名,還保送研究所,「想證明給爸爸看,讓他知道尊重我的決定,我也會給你交代,這是我對自己的負責」。
尹昭德的媽媽在他16歲時因故離家出走,一開始媽媽還有打電話回來問他和弟弟妹妹們好不好,之後爸爸擔心影響他,要原本讀花蓮高中的他去讀北部學校,他從此與媽媽失去聯繫、不知道媽媽人在哪、是否平安健康。他北上考上基隆高中後,原本住在伯父家,後來和另外7個家在台北的同學一起寄住在高中國文老師家佛堂的通舖,要考大學前,他心想是否應該向菩薩發願吃素保佑自己考試順利,後來決定請菩薩保佑媽媽平安健康。
和媽媽分開11年後,他在阿姨等親友的安排下,去了宜蘭與多年不見的媽媽相見,「她比離家時胖、也老了。見面時,我們沒講什麼話,就是看著對方,真的不知道講什麼,媽媽本來就不擅言詞,外婆比較有戲,先激動哭了,她知道這對母子11年沒見了,我也沒哭,一直ㄍㄧㄣ住,媽媽也ㄍㄧㄣ住,阿嬤唸媽媽都不會想⋯⋯」。阿姨後來告訴他「等你一離開,媽媽就開始哭」,他自己也是上了火車後情緒潰堤,用外套蓋住頭一直哭,「謝謝老天爺,祢讓我知道我對了,吃了11年素,讓我看到媽媽是健康平安」。
母子重逢後,因為媽媽已另組家庭,他後來不方便打擾,但逢年過節會通電話問候,包括過去11年沒法說出口的「祝您母親節快樂」,並繼續為媽媽茹素祈福,至今已持續39年。
至於跟父親的相處,他說爸爸先前回大陸探親後,就跟家人商量討論百年以後要落葉歸根、埋在爺爺奶奶旁邊,「他連墓要長怎樣都早就規劃好了,還說要蓋亭子。我爸爸很豁達,這2、3年因為他一直在討論這件事,我不豁達也不行,心情滿特別,不去面對好像也不是,尤其今年他覺得如果在這邊走了還是要燒成骨灰帶回去,加上他的孫女、我的侄女來這邊照顧他3個月,所以後來就乾脆一起回去了」,他現在常會跟爸爸視訊,約定至少每個周五晚上一定要通電話。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搶救腦中風 把握黃金4.5小時監委提光電7問題 要求政院檢討邵雨薇《人浮於愛》練習床戲像摔角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請登入後發表評論
分享您的觀點,與其他讀者互動
立即登入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