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美學者:川習會預計談台灣 盼川普促中停止對台脅迫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4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預計下週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美學者指出,預期習近平會提到台灣議題,並希望川普能敦促北京停止對台脅迫行動;另外,美中經濟關係惡化不利營造具建設性的會晤氛圍,雙方可能僅達成小規模協議。
根據白宮公布資訊,川普(Donald Trump)今晚將展開亞洲行,先後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川普訪韓期間除了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相關活動,還預計30日和習近平舉行雙邊會。
這將是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出訪亞洲,也是他第2個總統任期內,首度和習近平會面。在美中貿易角力持續之際,川習會備受全球矚目。
●學者盼川普促中停止在台灣週邊破壞穩定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今天以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記者詢問表示,她預期習近平會提到台灣議題,每位中國領導人和美國總統會面時都會提到台灣。
她說,不清楚川普會如何回應,但希望他能重申美國現行政策,並敦促習近平停止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破壞穩定的軍事及灰色地帶脅迫行動。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現為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受訪表示,他推測,川普如何因應台灣議題將取決於美方代表團的約束(discipline)程度。
外媒先前報導,川普本週稍早表示,預計他和習近平會面時將討論中國對台灣的領土野心,但對於是否預期中國會以貿易讓步換取對台灣更大控制權的問題,他則選擇迴避。
●美中貿易緊張未解 學者對川習會前景看法不一
此外,在川習會前,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天宣布,針對中國政府是否履行2020年川普1.0時期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正式展開新一輪調查。
卜睿哲表示,美中經濟關係持續惡化,不利營造具建設性的會晤氛圍。
對於川習會可能的結果,葛來儀分析,達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的機會微乎其微,美中在大多數議題上的立場差距極大,但仍有可能出現一些小規模協議。例如,美中雙方可能同意凍結自9月馬德里會談以來所採取的行動,可能包括港口費上調及中方擴大稀土出口許可要求等措施。
她認為,如果中國同意採取大規模行動打擊向墨西哥出口被用來製造類鴉片藥物芬太尼化學前體的中國企業,美國也許會願意凍結或取消因芬太尼而對中國加徵的20%關稅。
曾任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的韋德寧(Dennis Wilder)昨天則在一場線上座談表示,他對這次川習會抱持樂觀態度,認為雙方會做出一些「戰術性決定」。
現為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學者的韋德寧預期,川普不會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而中方也會稍微退讓,不再堅持嚴格限制稀土出口的立場。
川普先前表示,他期待在會談期間能解決關於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持續爭端,並贏得北京恢復向美國採購黃豆的承諾。
中國日前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大範圍限制後,川普隨即揚言,自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徵100%的新關稅。中國為全球主要的稀土生產國,而稀土則是汽車、電子、國防等產業製造關鍵磁鐵的原料。(編輯:韋樞)1141025
根據白宮公布資訊,川普(Donald Trump)今晚將展開亞洲行,先後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川普訪韓期間除了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相關活動,還預計30日和習近平舉行雙邊會。
這將是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出訪亞洲,也是他第2個總統任期內,首度和習近平會面。在美中貿易角力持續之際,川習會備受全球矚目。
●學者盼川普促中停止在台灣週邊破壞穩定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今天以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記者詢問表示,她預期習近平會提到台灣議題,每位中國領導人和美國總統會面時都會提到台灣。
她說,不清楚川普會如何回應,但希望他能重申美國現行政策,並敦促習近平停止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破壞穩定的軍事及灰色地帶脅迫行動。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現為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受訪表示,他推測,川普如何因應台灣議題將取決於美方代表團的約束(discipline)程度。
外媒先前報導,川普本週稍早表示,預計他和習近平會面時將討論中國對台灣的領土野心,但對於是否預期中國會以貿易讓步換取對台灣更大控制權的問題,他則選擇迴避。
●美中貿易緊張未解 學者對川習會前景看法不一
此外,在川習會前,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天宣布,針對中國政府是否履行2020年川普1.0時期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正式展開新一輪調查。
卜睿哲表示,美中經濟關係持續惡化,不利營造具建設性的會晤氛圍。
對於川習會可能的結果,葛來儀分析,達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的機會微乎其微,美中在大多數議題上的立場差距極大,但仍有可能出現一些小規模協議。例如,美中雙方可能同意凍結自9月馬德里會談以來所採取的行動,可能包括港口費上調及中方擴大稀土出口許可要求等措施。
她認為,如果中國同意採取大規模行動打擊向墨西哥出口被用來製造類鴉片藥物芬太尼化學前體的中國企業,美國也許會願意凍結或取消因芬太尼而對中國加徵的20%關稅。
曾任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的韋德寧(Dennis Wilder)昨天則在一場線上座談表示,他對這次川習會抱持樂觀態度,認為雙方會做出一些「戰術性決定」。
現為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學者的韋德寧預期,川普不會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而中方也會稍微退讓,不再堅持嚴格限制稀土出口的立場。
川普先前表示,他期待在會談期間能解決關於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持續爭端,並贏得北京恢復向美國採購黃豆的承諾。
中國日前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大範圍限制後,川普隨即揚言,自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徵100%的新關稅。中國為全球主要的稀土生產國,而稀土則是汽車、電子、國防等產業製造關鍵磁鐵的原料。(編輯:韋樞)1141025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請登入後發表評論
分享您的觀點,與其他讀者互動
立即登入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