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香港│調查:近9成企業員工已用AI

編輯部
19小時前
1 瀏覽
香港│調查:近9成企業員工已用AI
香港生產力局最新調查指出,近9成受訪企業員工已在日常工作中使用AI工具,應用範圍以客戶服務、數據分析及市場推廣為主。調查顯示,超過9成企業計畫未來逐步將AI導入工作流程,其中24%更打算在一年內全面引入。在制度方面,雖有45%企業已設有正式AI平台供員工使用,但過半尚無完善的AI治理政策。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與新壽分手費40億?李四川回應了台灣退休金制度吊車尾!竟與中國、泰國同等級?「1原因」越晚退休恐怕領越少南亞科、華邦電、威剛、旺宏...DRAM全面回檔他害的?超級循環2年OVER 記憶體老實樹開金口 法人看法同步曝光

人工智慧(AI)的浪潮,已經從技術突破上升為全球經濟與政治的核心議題。

在AI狂熱中,市場與企業端已出現早期跡象顯示實質的生產力提升,其影響正逐步擴散至經濟增長、通膨、勞動市場與資產價格。最近,一家晶片製造商與領先AI公司達成價值數10億美元的協議後,股價應聲飆升四成,正是科技在股市中展現力量的鮮明例證。過去幾年,AI的投資熱潮,更把標準普爾500指數屢屢送上新高,而主要動能幾乎完全來自超大型科技公司。

MoneyDJ新聞 2025-10-23 14:44:57 賴宏昌 發佈彭博社週四(10月23日)報導,麥肯錫(McKinsey)表示,隨著客戶轉向使用人工智慧(AI)代理人,銀行業若未能調整其商業模式以應對此一趨勢、恐將面臨高達9%(相當於1,700億美元)的利潤衝擊。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 小摩)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日前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小摩每年斥資20億美元開發AI技術,現在每年藉由AI省下的成本大約也是20億美元。彭博產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 BI)1月發表報告指出,隨著AI逐漸取代人類執行的任務,全球銀行業將在未來3-5年裁員多達20萬人。 華爾街日報9月報導,先鋒集團(Vanguard)資訊長Nitin Tandon表示,提供個人理財建議的AI助理人終將問世。劍橋大學研究員Bryan Zhang、Kieran Garvey 6月撰文指出,AI代理人功能可能很快就會達到臨界點、進而對銀行和金融服務產生深遠影響。 聯準會(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J. Waller)10

在 AI 產業浪潮與具身智能、AI 智能體等概念的推動下,全球生產力形態正經歷深刻變革。在這場技術革命中,科技企業差異化佈局特徵顯著,網路巨頭聚焦 AI 基礎設施與雲端服務,大模型領域深耕多任務 AI 智能體,而製造業龍頭美的集團 (

信義房屋 (9940-TW) 持續以 AI 與數據驅動創新,重塑房地產交易的價值,亮眼表現獲「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頒發的「數位轉型楷模獎應用創新獎」。

AI 應用領域再傳重磅融資消息,中國 AI 應用公司 LiblibAI 近日宣布完成 1.3 億美元 B 輪融資,創下今年來國內 AI 應用領域單筆最大融資紀錄。本輪融資由紅杉中國、CMC 資本及一家策略投資方聯合領投,老股東順為資本、源碼資本、明勢創投、渶策資本均超額增持,遠識資本則繼續擔任

圖/AI示意圖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人工智慧界掀起前所未見的示警浪潮,根據《CNBC》報導,全球超過800名科技與政策領袖共同發表聯署聲明,呼籲各界立即暫停研發「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這種可能超越人類智慧的AI系統。簽署人包括蘋果共同創辦人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美國前國安顧問蘇珊.賴斯(Susan Rice)、AI先驅喬書亞.本喬(Yoshua Bengio)、傑佛瑞.辛頓(Geoff Hinton),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AI安全專家史都華.羅素(Stuart Russell)等重量級人士。上述聲明指出,「超級智能的出現已引發廣泛憂慮,從經濟淘汰與人類權力被削弱,到自由、尊嚴、國家安全,甚至人類滅絕風險。」聯署人呼籲各國政府與科技公司,在取得充分的公眾共識與明確的科學安全保障之前,應暫停一切超級智能AI的研發與部署。聲明進一步強調,AI快速演進已遠超監管與倫理討論的速度,「若無有效的社會與法律機制,任何形式的超級智能開發都不應繼續推進」。除了AI學者與企業家外,這次聯署名單也涵蓋媒體人物、宗教領袖與前政界人士。簽署者包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AI光通訊熱潮再起!隨著輝達(NVIDIA)積極擴大高速傳輸佈局,市場資金再度湧向AI概念股,其中光通訊族群全面點火,波若威(3163)領軍強勢攻高,帶動上詮、華星光、前鼎等同步飆漲。法人指出,AI伺服器對高速光模組需求暴增,相關供應鏈將成為本波行情最大亮點,盤面焦點也聚焦誰能趁勢「彎道超車」,搶下AI時代的關鍵門票,也成為關注焦點。

Meta 22日宣布裁撤AI部門約600名人力,該公司以部門變得過於官僚為由削減人手,期望重組後的AI部門運作能夠更加敏捷。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京元電子(2449)今年第三季營運可望優於預期,第四季AI維持強勁成長,預期客戶下世代GPU平台預燒爐仍維持獨供,明年AI營收貢獻可望達40%以上,為台灣供應鏈當中最高的封測廠,京元電近年也積極配合客戶尋求產能、廠房擴充,帶動營收及獲利快速成長。本土法人將京元電目標價調升至217元,且外資操作相對偏多,京元電周二股價強漲至187.5元,再度寫下歷史新高紀錄,盤中上漲9.5元或5.33%。 京元電今年第三季營收92.9億元,季增11.1、年增31.9%,略優於先前預期的90.3億元,主因AI客戶、手機客戶動能略優於預期,狀況可望延續至今年第四季,主要客戶新平台推出而帶動產能利用率提升,且未因基期墊高而成長放緩,但除了AI需求外,在消費性、通訊、汽車、工業等客戶需求並未回升,而記憶體控制晶片客戶封測需求在今年第四季也開始轉弱,市場評估隱含惜售態勢已然發生。獲利表現上,法人預估,第四季脫離夏季電費期間,疊加經濟部已公告此次不調漲產業用電,以及立織/頭份一廠為客戶開出的新產能將有助於營收及獲利提升。京元電今年度有處分蘇州廠房利益因素,且AI動能持續,今年EPS可望再度

AI帶動股市投資熱潮,但《金融時報》報導示警,目前市場估值飆漲至前所未有的程度,過去12個月間,10家AI新創公司的總市值便激增近1兆美元,然而這些企業目前皆處於虧損狀態,尚未實現獲利。分析師對此警告,當前AI泡沫的規模恐比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時大17倍,甚至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中房市泡沫的4倍。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憂慮AI相關資本開支(capex)過度擴張之際,華爾街投行巨擘高盛發表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美國AI投資占GDP比重尚不足1%,與歷史技術擴張期(鐵路、電氣化、IT等)投資占比高峰的2%至5%相比,仍屬早期階段,離所謂「過熱」有明顯距離。此一判讀意味著AI基礎設施建設的宏觀敘事依然穩健。這份研究強調兩大支撐,其一是生產力紅利。生成式AI的廣泛應用可望在未來十年逐步推升勞動生產率,帶動企業營收與利潤率改善,並擴大對軟硬體與雲端基礎設施的長期需求。即便當前可自動化的職務占比仍低,但在程式設計、客服、諮詢等知識密集型領域,效率提升的商業案例已逐步累積。其二是算力曲線仍驅動投資。雖然單位算力成本持續下降,但模型規模與使用量成長更快,推動訓練與推理兩端對資料中心、先進GPU、光電互連、散熱與能源基建的持續拉動。只要「需求增速>成本降速」的關係維持,AI capex的投入就具邏輯基礎。從總量到價值的換算,研究估算生成式AI可為美國經濟帶來可觀的長期價值,其中相當比重將體現在企業部門的資本收益。換言之,未來多年AI投資的累積支出,具備以生產力與現金流改善來「自我消化」的條件,

AI帶動,國銀外幣放款8月衝高,根據央行統計至今年8月底,本國銀行外幣放款餘額達新台幣6,582億元,月增近39億元,年增率飆33.6%,並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國銀認為,外幣放款回溫,主要受惠於台灣進出口貿易穩健,且AI、HPC市場需求強勁,算力需求穩健提升,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資金需求。

人工智慧(AI)正徹底改變美國經濟與就業環境,從 ChatGPT 引發的投資熱潮到企業廣泛取代人力,美國納稅人面臨能源與財務成本上升的壓力,退休儲蓄與工作安全受挑戰。

隨著台商布局由中國轉向美國,企業經營進入全球化與數位化並行新階段,其中「企業二代的接班與傳承」成為能否穩健跨世代發展的核心課題。

【時報-台北電】谷歌(Google)最新「DevOps Research and Assessment(DORA)」報告揭示,AI全面滲透軟體開發流程,該調查近五千名開發者,已高達九成將AI工具融入日常開發。AI成為程式設計助理,續推半導體鏈掀起新一波算力需求。供應鏈透露,從台積電(2330)法說已見端倪,除輝達系列伺服器外,最大資料中心成長將來自谷歌雲端專案,創意(3443)將為其打造Axion CPU,為明年營運帶來顯著貢獻。 谷歌報告指出,開發者平均每日使用AI時間達兩小時,占工作時長四分之一;此外,71%開發者用AI撰寫新程式碼、66%用於修改Bug、64%撰寫文件,應用廣度前所未見。 Google研究團隊分析,AI更像「放大鏡」會強化團隊的優勢,但同時放大管理與協作的缺陷。 隨軟體端AI滲透率飆升,硬體端對高效能運算需求同步爆發。谷歌自研AI加速器專案TPU V7P將在2026年量產,由博通操刀、委由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而作為分攤算力及低功耗的Axion CPU,為谷歌首款採用Arm架構晶片,適用於AI的Tensor運算單元、YouTube影片編碼等。 供應鏈透露,Axio

谷歌(Google)最新「DevOps Research and Assessment(DORA)」報告揭示,AI全面滲透軟體開發流程,該調查近五千名開發者,已高達九成將AI工具融入日常開發。AI成為程式設計助理,續推半導體鏈掀起新一波算力需求。供應鏈透露,從台積電(2330)法說已見端倪,除輝達系列伺服器外,最大資料中心成長將來自谷歌雲端專案,創意(3443)將為其打造Axion CPU,為明年營運帶來顯著貢獻。

【時報-台北電】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市場資金動能可望持續獲得挹注,受惠AI趨勢商機的台股,今年以來的表現在亞洲主要股市中也很火紅,台股ETF股價動能也跟著水漲船高。觀察台股ETF今年來表現,22日收盤創今年以來新高價位的有六檔,今年以來股價繳出23.91%~4.44%不等的含息報酬。 凱基台灣AI50(00952)ETF研究團隊表示,隨AI需求持續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來臨,電子產業預計將持續支撐台灣出口成長,鑑於AI晶片規格不斷升級,AI晶片密度持續升高,對先進製程與封測技術的良率要求也將不斷升高,台灣相關供應鏈擁有領先對手的技術與在地化供應鏈優勢,可望成為AI趨勢浪潮下的主要受惠者,聚焦布局相關應用的AI題材ETF,值得留意布局;美中關稅戰影響帶來的短期波動反而是伺機布局低接良機。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基金經理人江宇騰表示,全球經濟受惠智慧型手機與雲端應用發展,包括Google、與輝達等美國大企業掌握AI科技命脈,帶動美股評價不斷上修,由於台股與美股關聯性強,未來在AI產業持續推動下,新一輪科技商機有望推動台股評價持續上修,00878持有近5成的AI概

PTC宣布旗下ServiceMax現場服務管理解決方案與Servigistics服務供應鏈優化解決方案,正式推出全新AI功能,強化服務生命周期管理(SLM)應用。ServiceMax AI導入代理型AI(Agentic AI)技術,進一步提升多代理協作效能,加速工單執行並強化零件查詢智慧。Servigistics AI則擴展服務供應鏈中的代理型AI,實現更自動化的服務規劃與執行流程協同。

數發部透過五大政策工具一步步建構AI產業生態系,林宜敬「鼓勵台灣的軟體公司多做Products,少做Projects」,期待數位產業在幫助台灣解決各項問題時,能賺到大錢,但也擔心,不要製造出新的問題,而這個新問題就是「詐騙」,「這絕對是我們下一個要面對的問題」。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