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電子垃圾激增!全台回收量暴漲6萬噸 專家揭「4大危害」

編輯部
1天前
3 瀏覽
電子垃圾激增!全台回收量暴漲6萬噸 專家揭「4大危害」
科技發展帶來大量廢棄電子產品,全球電子垃圾問題日趨嚴重。根據環境部統計,台灣廢電子電器類回收量從2017年的12萬418.4公噸增加至2024年的18萬403.9公噸,但仍有許多電子垃圾未經正確回收管道處理。全球電子垃圾正式回收率僅有22.3%,2022年全球產生的620億公斤電子垃圾中,只有約138億公斤被以環保方式回收處理。專家呼籲民眾重視電子廢棄物回收,以減少環境污染並有效利用資源。

在台北市的家電回收區,堆放著大量廢棄的家庭電器,包括電風扇和按摩椅等常見家電。這些廢棄物會暫時存放在回收場域,之後由專業廠商依照品項進行後續處理。隨著3C產品的大量增加,電子廢棄物的數量也隨之上升,對環境造成潛在威脅。

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視察林群凱特別提醒,民眾在回收小家電時,應先將電池取出再丟上回收車。他強調,鋰電池不應混入一般回收物中,因為在收運過程中若不小心碰撞,很容易引起火災,危及民眾和回收人員安全。林群凱表示,台北市作為實施隨袋徵收的都市,小家電可以在晚間垃圾車收運時拿到回收車去回收,不需裝進垃圾袋當作一般垃圾處理。

環境部循環署永消組副組長鍾昀泰建議,小家電如果使用一段時間後損壞,可以先嘗試維修,延長使用壽命。若確實無法維修,民眾可以交給清潔隊的資源回收車進行集中收集和處理。他特別提醒,若家電含有可拆性電池,請先將電池取出,並將小家電交給資源回收車,而非當作一般垃圾丟棄。

理化老師張丕白解釋了電子廢棄物的潛在危害,他指出電器類產品通常含有電池,早期的電池種類如水銀電池、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含有多種危害物質,包括氯化物、水銀和汞等,這些都會造成重金屬污染。此外,感測器部分也可能含有重金屬,而早期日光燈管中的啟動器裝置含有水銀,因此必須進行妥善的分類處理。

專家們一致建議,廢棄家電回收時應盡可能先拆除電池,廢棄手機則應先刪除資料並備份後再進行回收。民眾可以利用超商、超市、量販店提供的回收服務,而充電線屬於廢資訊物品類,不能隨意丟棄,應交由清潔隊處理。對於冰箱、電視等大型家電,可以聯絡當地清潔隊,約好時間上門回收。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3C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廢棄電子產品的數量也相當驚人。妥善回收電子廢棄物不僅可以避免環境污染,還能有效利用其中的稀有金屬資源,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更多 TVBS 報導北市雨大! 松山彩虹橋溪水暴漲「淹過LOVE」近半 環境部力推廢水能源化 廢水「從成本到利潤」轉型成功 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浪的重量 Burden of the Waves 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國在山河廢─直擊營建廢棄物毀國土調查報導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