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AI泡沫化?童子賢超樂觀「AI發展如同早晨的太陽!充滿希望」

編輯部
16小時前
3 瀏覽
AI泡沫化?童子賢超樂觀「AI發展如同早晨的太陽!充滿希望」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10/23)表示,台灣半導體和科技業是從數十年前,引進海外人才並培育,一代代傳承、積累;再加上正確的產業策略、優秀企業家如張忠謀、施振榮的開創,才有如今的優勢。他也樂觀認為,AI的發展才剛開始,如同高中生或早上8、9點的太陽,充滿希望。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今日舉辦年會。童子賢受邀以「產業發展與世界局勢」為主題發表演講,會後接受媒體採訪。

童子賢表示,希望台灣半導體和科技業的優勢能長長久久維持下去;這個優勢是數十年積累的成果,主要基於以下三個因素。

首先是人才培育及引進,數十年前,台灣引進了張忠謀、林本堅、林百里等來自美國、香港、馬來西亞的海外人才,並結合施振榮等本土創業家的力量。眾多優秀人才在產業中積累,並且一代代傳承,培育出更多人才。

其次,是正確的產業策略,他提到,台灣沒有像韓國一樣模仿日本的重工業結構(如鋼鐵、造船、汽車),從而避免了與中國大陸在這些領域的直接競爭與內捲,而韓國目前在這些方面面臨較大困難。

第三,則是優秀企業家的開創,從張忠謀到施振榮等創業家成功開創了企業,奠定了產業基礎。這三個因素的結合,使得台灣的科技產業在近十年來相對於日本和韓國表現得特別強勢。

媒體問到,這一波的AI熱度是否仍會持續?會不會有泡沫化危機?童子賢樂觀表示,AI的發展才剛開始,如同高中生或早上8、9點的太陽,充滿希望。

他進一步指出,AI不會是單一產品,它會像網路一樣,影響所有數位領域和產品。未來,所有數位裝置,從遙控器到大型伺服器,都需要具備AI能力以提升生產力。

童子賢指出,全球正興起一股AI基礎建設浪潮,以避免在生產力競賽中落後。此外,市場的開創者與技術的開創者同等重要,懂得結盟也是一種重要的策略,例如有些公司在自身技術發展不前時,會選擇與其他領先者結盟。

產業外移會掏空台灣?

談到半導體產業往美國移動,對台灣是否會造成掏空危機?童子賢則認為,從過去25至30年的經驗來看,ODM/OEM製造業的外移(如廣達在1990年代末期開始在海外設廠)並沒有掏空台灣,反而強化了競爭力。

他指出,因為台灣面臨少子化問題,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勞力密集型製造。但對於現今這一波晶圓製造業外移,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仍在摸索階段。

童子賢提到,七、八年前,張忠謀先生曾質疑在美國投資的必要性,他認為美國的生產成本高、效率低,且產能提升不易。若將半導體供應鏈移至美國,成本預計將增加25%,其競爭力基礎何在尚不明確。目前,地緣政治正深刻影響著全球產業的佈局。

更多太報報導 中國祭出稀土管制 侯永清:短期無影響!中長期需尋找替代來源 台灣會缺電嗎?綠電夠不夠 侯永清:已跟政府提出三大電力需求方向 美方提「晶片五五分」 侯永清:不只是台灣!所有晶片產地都要思考如何分配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