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鄧白氏Q4企業樂觀指數調查 全球轉向內需成新趨勢

編輯部
16小時前
3 瀏覽
鄧白氏Q4企業樂觀指數調查 全球轉向內需成新趨勢
美商鄧白氏(Du轉向內需成n & Bradstreet)今(23)日發布「2025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及「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報告顯示,全球企業信心在連續三季下滑後,本季跌幅收斂至1.0%,整體指數為104.5,顯示企業逐步適應成本壓力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並將重心轉向境內市場與營運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近67%的企業已開始策略性地轉向友善市場或近岸地區,以分散供應鏈風險並提升營運韌性;美國企業的比率更高達72%。此趨勢反映出企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正積極調整布局以強化競爭力。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在本季由上季的103.0下滑至95.1,季減7.6%,結束先前的短期回升。儘管整體指數下滑,企業對於銷售(67.4%)、內銷訂單(64.2%)與稅前獲利(63.3%)的樂觀比率仍維持在相對高檔,顯示企業對市場需求與營運表現仍具一定信心。

2025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跌幅趨緩,大型企業在供應鏈重組與市場多元化方面展現出更高的調整能力,信心指數季增 3.2%,成為支撐整體穩定的關鍵力量。

在出口訂單與全球需求轉弱的背景下,企業策略性地轉向內需市場與成本控管,對內銷訂單(67.9%)與銷售(71.6%)的樂觀度持續上升,達55%的企業預期投入成本將下降。這可能反映出企業正積極調整營運重心,以因應外部不確定性。此外,隨著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陸續釋出關稅與貿易政策的明確訊號,企業對未來營運環境的可預測性有所提升。

數位轉型成為企業投資布局的另一焦點。報告指出,目前僅有13%的企業已將生成式AI全面導入至業務營運流程中,但有高達 73%處於探索或試點階段。在企業投資決策中,AI數位基礎建設、資安能力、ESG(環境、社會與治理),並列為三大關鍵考量因素,反映出企業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上的雙軸布局。

鄧白氏國際市場首席營運長鮑文安(Julian Prower)表示,本季台灣BOI自前季高點下修,應視為企業理性回應外部環境變化的「預期校準」,而非信心轉弱的訊號。

鮑文安解釋,大型企業憑藉全球化布局與供應鏈多元化的優勢,能夠靈活掌握近岸外包與跨市場合作等新興機會,在貿易政策逐步明朗、風險可預測性提升的背景下,展現出相對穩健的韌性。

相較之下,中小企業在供應鏈與投資信心等面向承受較大壓力,反映出在產業生態系中仍需更多協同與支援。

更多風傳媒報導

AI行情不是泡沫!法人教戰「股四債六」投資策略,景氣好壞都老神在在

台北紡織展今開幕!2企業看景氣落底 南亞、遠東新搶攻高機能與永續材料

台股飆漲景氣卻沒起色?這產業「做4休3」成常態 專家解讀燈號真相:淡淡的哀傷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