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賣一張機票,只賺一杯美式咖啡⋯易遊網怎獲利年增98%、稱霸全台

編輯部
13小時前
1 瀏覽
賣一張機票,只賺一杯美式咖啡⋯易遊網怎獲利年增98%、稱霸全台
你知道嗎?銷售一張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機票,對旅行社來說,利潤薄得幾乎只夠買一杯美式咖啡。

但就在這樣的「爛生意」裡,台灣最大的線上旅行社易遊網,卻繳出一份讓同業難以忽視的成績單。

去年,他們的個人機票銷售「航段數」高達二百五十萬段,在本土旅行社中穩居第一,是第二名的兩倍。今年上半年,個人機票銷售量又比去年同期大增三八%,在台灣市場與國際龍頭Trip.com並駕齊驅。

根據內部資料,易遊網去年淨利年增九八%,今年預估仍有雙位數成長。

一門只剩一杯美式咖啡利潤的生意,怎麼能煉出金礦?

易遊網成立於二○○○年,從機票銷售起家。機票是所有旅程的起點,掌握機票,就掌握了流量入口,也就有機會延伸到其他自由行商品。

當年買機票是一個需要「人與人確認」的生意。旅客開口詢價,旅行社打電話給航空公司,一來一回確認機位與報價。易遊網把這整個流程搬上網路,成為台灣最早的線上旅行社。

但不久後,他們就遇上第一道撞牆期——人力成本的快速飆升。

消費者雖然在網頁上下單,但後端仍得靠人工逐筆確認「票」與「價」是否相符,與傳統旅行社並無二致。

舉例來說,消費者在網站上看到一張令人心動的票價,按下「購買」後,卻接到客服電話:「不好意思,這張票沒有位子了。」整個自動化流程,其實只做了一半。

隨著易遊網機票銷售量越來越大,它被迫增聘更多人力。但問題是,機票銷售毛利率不到五%,扣除成本、費用後,利潤所剩無幾,「一張上萬元的機票,利潤可能只夠買一杯咖啡,而且還不是拿鐵,而是美式!」該公司執行長陳志豪曾笑著比喻。

若無法擺脫人工介入的重負,這門生意終將被成本吞噬。

於是,易遊網集中火力投入技術開發,用「完全自動化」徹底削減人力依賴。

經過一年的開發,二○一五年推出第二代機票引擎,直接串接全球分銷系統(GDS),讓網頁上顯示的票價「有價也有位」。旅客不再像開盲盒般等待命運通知,而能即刻確認、即刻出票。

「那是我們非常關鍵的轉折點,」陳志豪回憶,這套系統大幅降低了後端人力成本,使原本微利的機票銷售得以獲利,也為易遊網在機票市場奠定了領先地位。

易遊網靠「有價有位」的機票引擎,在機票銷售這個利基市場站穩腳步。很快,它又迎來新挑戰:自由行市場的急速膨脹。

陳志豪指出,相對旅行團不太會有意外事件,自由行旅客的痛點在於「變數太多」,經常臨時需要改票、退票或調整行程。

對於網路旅行社來說,能否在顧客需要的那一刻,給出最省力的自助選項,是提升顧客價值的關鍵。

要做到這點,產品部門得清楚掌握,顧客有什麼共通的痛點,而資訊部門也要能即時把解決顧客痛點的產品開發出來。兩邊若不同步,就像齒輪咬合不準,再大的動能也轉不出速度。

一開始,易遊網也陷入企業常見的拉扯:產品部門急著上線新功能,資訊部門卻被排程卡住,「一個延宕,就可能錯失解決痛點的黃金時刻,」陳志豪坦言。

為了突破瓶頸,他們設計出一種「雙軌並行」機制,讓產品與資訊部門能在開發初期就共構思維、同步推進。

易遊網每週召開跨部門會議,不只產品及客服部門參與,資訊部門主管也必須與會,目的是讓資訊部門能掌握市場脈動,理解消費者需求,而不只是被動接收開發需求單。

易遊網建立起一種文化:在會議上,資訊部門主管不是旁聽者,而是必須發問、甚至發表對商業價值的意見。

陳志豪回憶,有次會議中,資訊部門主管突然發問:「這個服務上線後,將來能賺多少錢?」他笑說,連技術人員都開始關心獲利,「代表他們不再只是解bug(漏洞)的工程師,而是參與商業決策的同盟!」

為了讓這種共振能長久運作,易遊網還從兩個層面著手。

首先,改獎金機制。一項新功能帶來的營收越多,資訊部門分紅也越高,讓技術成就直接與商業成果連線。

其次,他們推動跨部門輪調。易遊網將產品與客服部門的人員,調任至資訊部門擔任專案經理(PM),負責與原部門對接。

陳志豪說,如果產品人員不會講工程師的語言,就難以精準轉譯需求。於是公司乾脆把熟悉業務的一方,直接派進技術團隊,讓商業需求能即時轉化為程式語言。

為了鼓勵跨界,他們會比照資訊人員給薪,讓願意學程式、懂市場的員工,能在兩個世界之間自由移動。

從制度設計到人才流動,易遊網逐步建立出台灣旅遊業少見的企業文化:資訊部門以「商業價值」為座標,決定開發優先順序。

他們工程師團隊僅百人,與Trip.com數千人的規模相比雖然懸殊,但在敏捷開發的速度與執行力上,卻毫不遜色。

二○二○年疫情爆發,全台掀起恐慌式退票潮,各大航空公司與旅行社的客服電話幾乎全面癱瘓。易遊網卻在短短兩週內推出「自動退票」功能,單日處理量是人工的十倍以上,迅速穩住顧客信任。

此後,他們陸續推出線上改票、颱風警報區免費取消訂房、航班動態即時查詢等服務,持續以自動化系統消除消費者痛點。

「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人能做什麼,而是系統能做什麼,這已經內化成我們的 DNA,」易遊網機票事業處系統企畫部總監蔡景昂說。

全球航空訂票系統亞瑪迪斯(Amadeus)台灣區分銷業務負責人黃裕軒指出,易遊網用戶成長迅速,關鍵在服務效率。用戶能直接在App上退改票、查退款,便利性帶動黏著度,自然拉高回購率。

他們還開發出一套演算法,當用戶購買機票,系統便會透過電子郵件、App、簡訊等方式,精準推薦適合的飯店、景點門票等。

今年前八月,易遊網訂房業務的營收占比達一九%,相較於二○一九年的一○%有明顯提升。訂房的利潤為一三%到一五%,遠比賣機票高,這是易遊網獲利能夠逐年成長的主因之一。

不過,一名旅行社業者提醒,易遊網要從機票優勢延伸到訂房,再跨足其他領域,勢必是一場硬仗。畢竟,在多數消費者心中,易遊網仍然等同於「買機票」,與訂房或旅遊體驗的連結並不強。

同時,Trip.com正以大規模補貼發動價格戰,持續擴大市占率,也讓易遊網面臨更大壓力,被迫不斷進化。

僅憑一百名工程師,對抗Trip.com數千人的團隊,易遊網雖小,卻能穩穩立足。這也顯示,企業能長久維持的,不只是規模,而是整合力與文化所形成的競爭優勢。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埃及之王:法老》奇美博物館門票10/28提前開賣!大英博物館280件館藏一次看

7.7萬人調查揭露:98%的Z世代「不想活成老闆那樣」

為什麼你越拚越窮?近距離觀察「超級富人」發現的3件事生意好也不擴張!退休阿姨靠一個小攤位,活出富足又踏實的人生

應該在孩子幾歲時給手機?心理學家:先做好這2件事再給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