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錼創科技-KY創營運迎來轉折,Q4營收可望出現倍數季增

編輯部
13小時前
2 瀏覽
錼創科技-KY創營運迎來轉折,Q4營收可望出現倍數季增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受惠COC及巨量轉移設備需求增溫,MicroLED廠錼創科技-KY創(6854)第四季迎來營運轉折,韓系大尺寸電視、高階運動手錶需求回溫,及Turnkey於本季認列營收,法人預估走過上半年低潮期後,下半年營運動能復甦,第四季營收可望出現倍數季成長。錼創科技-KY創上半年因COC(Chip on Carrier)韓系大客戶TV產品改款遞延出貨,加上匯損因素影響,上半年營運表現不如預期,不過,下半年營運狀況有所改變,隨著韓系大客戶改款完成、拉貨動能再次啟動,巨量轉移設備入帳高峰於下半年,其貢獻度將高於去年, 下半年本業營運將逐季改善。展望2026年,錼創科技-KY創持續受惠於COC出貨成長,其中TV、穿戴與車用將同步成長,昆山新廠建置預計於2026年第三季開始試產,第四季TV及車用相關產品開始出貨,將有助於與中國面板廠合作開發Micro LED產品。法人指出,目前韓系大尺寸TV拉貨需求增溫,2026年成長動能持續,而高階運動手錶也拓展出新客戶,2026年營運保持成長,與日系大廠合作Micro LED車頭顯示方案也逐漸成形,未來1-2年有望出現顯著成果,AI眼鏡應用預計2027年出貨美系客戶,中長期來看,隨著Micro LED應用面擴大,錼創科技-KY創將是最直接受惠者,2026年營運有望登上高峰。

MicroLED 廠錼創 (6854-TW) 隨著智慧手錶以及巨量轉移設備出貨,營運已擺脫上半年低點,而隨著中國昆山廠量產時程確立,未來可望搶攻中國 VR/AR 市場。今 (21) 日股價谷底反彈,最高攻上 159.5 元,漲逾半根停板,

【財訊快報/研究員吳旻蓁】汽車零組件廠東陽(1319)9月自結稅前淨利3.34億元,已連續3個月呈現月增走勢;累計前9月稅前淨利32.62億元,稅前每股盈餘5.35元,創歷年同期次高。隨著季內訂單逐月回流,法人看好東陽第四季營收可望重回成長,公司表示,目前外銷接單狀況不錯,主要來自於台灣出口到美國的訂單突破。法人也預估,在台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30.5至30.6左右之下,搭配第四季為傳統旺季,可望帶動毛利率表現。法人分析,東陽第三季營收仍受高基期壓力影響,但隨北美客戶庫存回補,預期10月起出貨動能將持續增強,旺季期間客戶庫存可望回升至兩個月水準,伴隨第四季出貨動能轉強,單季營收可望重回高點。股價整理後,重新出量彈升,短期均線已翻揚向上,日KD同步走高,若量能維持,短期均線不破,則有利挑戰上方長天期均線。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在手機客戶拉貨動能持續推升下,砷化鎵代工廠宏捷科(8086)第四季營運淡季不淡,客戶年底急單需求加持,法人預估季營收仍有高個位數、甚至雙位數季增空間,且因產品組合優化與產能利用率回升,毛利率可維持上季高水準表現,而2026年在多個新應用布局陸續放量之下,預期年營收將有高雙位數成長。宏捷科在歷經2022至2023年營運低谷後,2025年本業重回成長軌道,手機、WiFi及新專案陸續貢獻收益,其第三季合併營收11.17億元,季增14.65%、年增1.37%,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成長動能顯著回升,由於目前客戶端庫存水位低,加上先前訂單遞延至第四季,因此,法人預估第四季營運淡季不淡,營收將維持正向成長。其中中系客戶持續放量,在ODM擴大代工比例,另外,專案部分也陸續開出,進一步帶動宏捷科產能利用率提升至65%至70%,明顯優於其他同業,另外,宏捷科也間接受惠於中國去美化政策,中系客戶之PAMiD模組及濾波器替代美系供應商,進一步切入中高階手機射頻前端。而WiFi升級需求同步推升砷化鎵元件用量,WiFi-7路由器所使用的PA量,較WiFi-6增加50%至100%,推動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南僑(1702)小金雞皇家可口(7791)將於10月28日正式掛牌上市,皇家可口第三季合併營收8.01億元,較第二季7.34億元,季增9.23%,今年營收季季高。而皇家可口上市案吸引市場高度關注,公開申購件數突破22萬封,投資人對皇家可口長期營運潛力與品牌價值的強勁信心。皇家可口以旗下知名品牌「杜老爺甜筒」、「曠世奇派」等冰品深耕市場超過30年,穩居國內冰品龍頭地位。除自有品牌表現亮眼外,陸續承接便利商店霜淇淋代工及國際知名巧克力品牌冰品代工訂單,擴大市場版圖。皇家可口近年也積極布局冷凍食品事業,切入急凍熟麵市場,為因應不斷攀升的市場需求,皇家可口已於第三季完成第三條產線擴建,除強化國內供應能力、滿足各大餐飲連鎖與零售通路需求外,外銷出貨量亦穩步成長,並已與國際大型會員制量販通路展開合作供貨。皇家可口今年上半年每股盈餘(EPS)4.08元,年增逾20.3%,而歷年股息配發率維持在6至7成之間,若以去年現金股利每股3.3元保守推算,並以2025年10月22日興櫃交易均價88.4元計算,殖利率約達3.73%,展現穩健獲利與股東報酬能力。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圍繞iPhone Air在中國首發的銷售表現,市場訊號出現分化,預售期多平台曾出現「秒空/快速售罄」的回饋,但正式開賣日北上廣門店排隊熱度明顯低於過往當紅機型,現場以體驗試用為主、到店轉單動能偏弱;「預售火、到店冷」的剪刀差成形。產品與定價層面,iPhone Air以5.6mm超薄機身與輕量設計作為主賣點,定價位於高階帶,同價位用戶可選擇配置更堆料的安卓旗艦,價值感知需靠實機手感與場景化溝通拉升。此外,為達到超薄堆疊,Air採eSIM-only設計,雖然運營商支持度持續擴大,但辦理流程、換機習慣與用戶教育仍在爬坡期,短線對臨門一腳的購買決策構成阻力。市場人士表示,與系列主力款對比來看,Air作為新增的超薄品類,受眾更偏向嚐鮮與外觀手感導向,難以複製標準版/Pro系列的放量曲線。從渠道回饋觀察,首批偏好者已在預售期完成下單,現場人流未能同速轉化為實際銷售。針對「暫停生產/削產」的市場傳聞,當前僅屬供應鏈與賣方機構的風向消息,更多可解讀為旺季期間不同機型間的產能配比微調;截至目前,尚未出現公司層面就Air停產或實質性削產的公開確認。後續仍需以交貨期變化、補貨節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前景轉趨保守,疲弱消費與價格戰迫使業者重估品牌與渠道策略,同時面對本土競品急速崛起的壓力。多家龍頭撤回或下修對華指引,認為市場已進入「常態化」新階段,須以更低成本、更貼近在地需求的方式應對。汽車產業首當其衝。外資車廠在關稅不確定與價格戰夾擊下銷量承壓;與此同時,本土車企市占率飆升,今年前八個月中國品牌已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約69%,較2020年的38%大幅攀升,外資在高壓競爭中節節敗退。科技與製造鏈亦現降溫訊號。晶片設備與記憶體供應商對明年中國需求轉弱釋出警示,部分業者傳出將調整對中國數據中心的供貨布局;高關稅與地緣風險疊加,使外資評估產線與出海策略的風險回報。零售與快消面臨消費「降級」。節省導向的購物行為推升電商與折扣平台滲透,國際服飾、運動品牌在華連續數季銷售下滑;葡萄酒與烈酒亦受宴席減少、飲酒習慣變遷拖累,部份業者撤回中期獲利目標。相對之下,少數以體驗創新、門店升級為主軸的高端奢侈品牌仍能保持動能。「國潮」成最大變量。從汽車、咖啡到美妝,平價高質的本土品牌全線搶市:咖啡單杯常見9.9元的價格帶迅速擴散;研究機構預估,2025年中國美妝品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週三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礦業股在中、港兩地下挫,主要受到現貨黃金和白銀遭獲利回吐賣盤拋售。受美元走強及獲利回吐盤拖累,週二現貨黃金盤中一度創下逾12年來最大跌幅,白銀也遭遇多年來最劇烈拋售。週三現貨金價盤中持續走跌。週三盤中,香港黃金股方面,山東黃金(1787 HK)下跌6.3%,紫金黃金國際(2259 HK)下跌5.2%,招金礦業(1818 HK)下跌5.5%,赤峰黃金(6693 HK)下跌4.7%。A股黃金股方面,招金黃金(000506 CH)下跌4.6%,紫金礦業(601899 CH)下跌4.7%。A股白銀股方面,盛達資源(000603 CH)下跌4.7%,湖南白銀(002716 CH)下跌8.9%,興業銀錫(000426 CH)下跌4.5%。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中美同步對彼此關聯船舶徵收新的港口費用後,航商為迴避成本開始重新排布航線:涉中資背景的船舶避開美國港口,美資或美國關聯的船舶則減少赴中國掛靠,導致可用運力被動縮水、航次改道增多,全球貨物流轉受擾。業界直言,可用船舶清單較過去明顯縮水,各航種的艙位緊張度同步升溫,相關成本最終將轉嫁至消費端,推升終端物價壓力。現貨指標已快速反應。反映全球集裝箱運價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最新單週跳升12.9%創四週高點,主因跨太平洋航線率先出現報價大幅抬升。大型班輪公司已通知客戶,部分美籍或受美國規範較嚴的船舶將取消寧波等中國沿海港口靠泊,以降低被課收高額港費的風險,進一步惡化區域艙位緊缺。油運與化學品船市場亦受波及。由於中國對美國關聯油輪徵收費用,能安全進出中國港口的超大型油輪(VLCC)供給量下降,第四季運價預期被上修,且若干路徑已見兩週高點後回檔不多,顯示「複雜性溢價」開始體現在合約談判中。產品油與化學品承運商也評估將出現更多繞航與停靠調整,市場尚未完全將此複雜性溢價計入期程與價格。乾散貨端方面同樣出現供需錯位。以運載鐵礦、煤炭為主的海岬型船受影響尤甚,約有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股延續強勢週二持續上攻,再破頂;日經225日指數週二早盤追高1.24%,日高暨史上新高在49,851.87點,向五萬點天花板挺進中。東證指數再漲0.59%,盤初的5271.50點為史上新高。與此同時,日本最大券商野村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市場將「高市(早苗)交易」的想像,從過去倚賴通膨再加速與弱勢日圓的簡單敘事,轉向對「執政穩定+結構改革」的定價:投資人不再只問「會推什麼刺激」,而是更在意「這波紅利能撐多久」。野村指出,「新高市交易」的重心由外需出口受惠股,逐步轉向內需與改革受益股;若新內閣釋出財政延續與產業升級的清晰路徑,同時避免過度擴張導致利率與匯率預期失控,估值可望在高檔換手中獲支撐。反觀,若政策訊號反覆、偏向短期撒幣,利率曲線與日圓波動將回頭檢驗高估值的耐受度。關鍵變數在政治支持度。「股市能否續漲=新內閣與執政聯盟能否維持高支持率」成為市場主線;高支持度有助鞏固改革預期與財政框架的可預期性,也降低「為保民調而重啟大水漫灌」的風險。若支持率停滯或回落,資金可能自高Beta題材轉向防禦與高股息主題,股匯債三市場的聯動波動加劇。與此同時,若財政步伐偏穩、配合溝通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研調機構TrendForce公布10月下旬面板價格預測,電視面板因備貨旺季結束、採購動能下降,預估除了32吋與43吋價格得以持平之外,其餘尺寸報價皆下修;顯示器面板需求同樣走弱,所幸在中國部分專案需求支撐下,預估主流規格顯示器面板價格持平;而筆電面板僅低階機種及16:10機種用面板價格得以保住,其餘規格均下修。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目前觀察電視品牌客戶在旺季備貨需求告一段落,整體採購動能開始出現下滑。加上十一促銷結果差強人意,在中國國補政策進入尾聲下,品牌客戶也較悲觀看待雙十一的促銷結果,整體需求明顯開始走弱。面板廠雖然開始執行產能調控,但仍暫時無法改變供需失衡的趨勢,預估10月起電視面板價格承壓的風險將逐漸擴大。就目前觀察10月的電視面板價格趨勢,32吋與43吋預估仍保持持平,50吋與55吋預估下跌1美元,65吋與75吋下跌2美元。進入10月後,整體顯示器面板需求趨於減弱,僅有中國國內部分專案需求的釋放,稍稍支撐了一部分需求。面板廠為改善獲利率,依然不願多生產持續虧損的機種,因此面板價格的攻防多半多落在較高階的機種上,一般主流規格如FHD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矽水膠隱形眼鏡大廠視陽(6782)中國本土大品牌新品銷售力度持續,恆定矽水膠彩片新品日本客戶反映正向,加上其他客戶推矽水膠彩片新品助力,及美國客戶補庫存需求挹注下,第四季淡季不淡,法人預估,單季營收可望維持在高檔,僅季減低個位數百分比,全年營收成長挑戰15%,EPS上看14元。客戶產品出貨規劃比預期更好,需求超乎預期,視陽已調整產能規劃,將今年第四季月產能自原先規劃提升,由4200萬片升至4,600萬片,上修至提升到4,900萬片,增幅達16-17%,預期此將轉化為2026年業績,法人正向看營運維持雙位數百分比成長。視陽9月營收4.3億元,月增44.4%、年增39.1%,主要是8月日本地區出貨受颱風影響,貨到倉儲時間延後,第三季營收創新高11.3億元,季增4.7%、年增8.7%,法人預估,預估毛利率46.3%,EPS 4.24元。展望第四季,不同於過去歐美客戶逢年底聖誕假期,訂單明顯下降情況,視陽第三季推出創新的矽水膠散光彩拋,子公司From-eyes旗下品牌Refrear上市恆定彩拋新品市場反應亦佳,客戶需求超乎預期,加上中國本土大品牌新品銷售力度持續,美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經新聞》報導,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正大幅下修iPhone Air生產訂單,同步上調其他iPhone 17機型配額,顯示新一代產品線進入「組合再優化」階段:以更強勁動能的高階與基礎款承接產能,淡化銷售動能偏弱的薄型款。與此同時,iPhone Air在中國市場首日開售表現平平,北京、上海門店均出現「可當天下單取貨、甚至無需排隊」的情形;相較之下,iPhone 17 Pro系列到店客流更旺。消費者對Air的纖薄設計與新配色有感,但「試多買少」的現象突顯其價值主張與價格帶仍待驗證。市調顯示,iPhone 17系列在美、中兩地上市首10日銷量較iPhone 16同期成長約14%,受惠於17 Pro的重新設計、全新產品Air帶來的話題性,以及近年來表現較佳的基礎款。此結構意味著「量穩、價優」的組合有望維持,利於毛利率守住高檔。分析師指出,若產線自Air回撥至Pro/基礎款,鏡頭、先進封裝、機殼與散熱等高規零組件需求彈性相對更大,對上游平均單價(ASP)與稼動率具支撐;反觀,超薄化中框、特定模組與貼合等針對Air的工藝需求可能降檔,相關供應商需調整投料與排產節奏。蘋果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廣達(2382)AI伺服器產能供不應求,法人指出,該公司斬獲微軟(Microsoft)與甲骨文(Oracle)兩大新客戶,第四季在新動能挹注下,包括GB200、GB300均有動能,預估第四季GB系列出貨量將攀升到1600櫃,帶動業績創高。法人評估,廣達今年合併營收挑戰逾2兆元,刷新歷史紀錄,明年則向2.5兆元的水準靠攏。執行副總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週三(22日)受訪時表示,GB300伺服器自9月起出貨之後,預估11、12月達高峰,第四季的出貨量可望正式超越GB200;而今年以來,廣達擴產高達8次,但產能仍然不敷使用,令廣達伺服器業務今年以來成長近五成,增幅驚人。楊麒令指出,AI伺服器產業在算力需求殷切之下持續爆發,廣達產能一開出即被客戶訂光,因此今年又是大好的一年;在談到9月起正式出貨的GB300伺服器,他指出,因有GB200的經驗,GB300的學習曲線短很多,生產過程順暢,9月以後出貨將逐月上升。廣達週四(23日)股價在利多激勵下獲買盤湧入,10點之前一度重回300元整數大關,最高來到303元,漲幅達4.7%,在台股一度重挫近300點之際,逆勢走揚並領漲AI

【財訊快報/編輯部】經濟部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02.0億美元或增17.0%,經季節調整後增5.1%。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增加164.3億美元或增30.5%,按新台幣計算增24.1%。按季比較,第3季外銷訂單1,906.9億美元,較上季增加113.3億美元或增6.3%;較上年同季增加366.5億美元或增23.8%。累計前3季,前3季外銷訂單5,24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54.7億美元或增22.3%。經濟部表示,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較上月增17.0%,較上年同月增30.5%,主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持續熱絡,惟部分傳統貨品因需求仍未明顯回溫,加上受到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影響,抵銷部分增幅。按貨品別觀察,受惠新興科技應用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商機挹注,推升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9月接單分別年增45.9%、年增33.1%;光學器材因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年增11.2%。傳統貨品部分,市場需求續疲,加以海外同業競爭,抑制接單動能,基本金屬外銷訂單年減6.3%、塑橡膠製品年減10.0%;機械產品因半導體設備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6.5%,明顯高於市場預估的5%與前值6.2%,為6月達到6.8%以來最高,顯示製造業動能持續加速,對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就業形成支撐。配合社會零售銷售年增3.0%與出口韌性,內外需結構雖不均衡,但工業端的「量」與「速」同步改善。累計今年前九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6.2%也高於市場估的6.1%。從結構看,高技術製造與裝備製造延續領跑,新能源車、太陽能產業鏈、電力設備等景氣帶動中上游零組件與材料走強;同時,能源保供與迎峰度夏後的電力、熱力生產保持高位,對整體工業增速貢獻度上升。傳統行業中,化工與黑色金屬在價格修復與庫存回補下呈現回暖跡象。政策搭配方面,中共四中全會(10/20–10/23)與LPR公告同週登場,若在「新質生產力」與資本形成上推出更明確抓手(如先進製造、工業軟體、機器人與算力基建),有望把工業修復轉化為更高的投資增速與產能升級,並透過長期資金機制穩定企業擴產與研發節奏。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週三公布10月網絡遊戲審批名單,合計159款國產與7款進口作品獲批,版號發放維持常態節奏,有助廠商在年底旺季前補強產品供給、優化發行檔期與收入結構。其中,國產名單涵蓋多家A/H股與中概重點標的,騰訊音樂(01698.hk)旗下廣州酷狗的《八荒奇旅》、中青寶《蜀山幻想志》《我叫MT:榮耀護衛隊》、冰川網絡《我要當老祖》、愷英網絡《藍月英雄》、三七互娛《生存33天》等;進口方面共有7款過審,其中包含游族網絡引進的《蠟筆小新》,為頭部廠商IP矩陣再添流量入口。節奏對比顯示,9月國產145款、10月回升至159款,進口延續小批次常態化。穩定的版號供給有利研發、買量與渠道資源的前置規劃,一線廠商可拉長產品生命週期管理(LTV),二線廠商則受惠於中腰部題材的窗口期,改善產品集中度過高的風險。

【時報-台北電】鋼鐵業者普遍寄望第四季傳統旺季帶動需求回溫與鋼價止穩契機,但全球經濟復甦步伐緩慢,加上匯率、貿易風險交錯,景氣回升動能仍待觀察,業者認為,第四季鋼市利多、利空並存,市場氛圍偏向謹慎樂觀。 第四季鋼鐵的利多因素,包括國內公共建設投資、國際利率政策,以及中國大陸持續執行限產政策。中鋼指出,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全球資金成本下降,有助於帶動製造與基建投資,第四季鋼市有望出現「緩步回升」局面。 此外,政府加大基礎建設與綠能工程支出,對建築用鋼、鋼板及鋼構需求形成支撐。有鋼廠表示,目前訂單能見度至11月,顯示下游客戶備貨意願回升。若大陸持續限產,全球供應壓力暫時減緩,也有助鋼價止穩。 中鋼、燁輝與燁聯等大型鋼廠近期皆強調,將持續提升高附加價值鋼材比重,並推動低碳製程轉型,因應綠色製造趨勢。專家認為,高附加價值的鋼品可望改善毛利結構,並強化台灣鋼鐵業的競爭力。 同時,鋼鐵業也面臨利空威脅,目前歐美製造業動能疲軟,鋼材需求回升有限。大陸若在年底放寬限產、釋出過剩產能,恐導致國際鋼價再度走弱。能源與環保成本攀升,恐怕也會為國內鋼廠帶來額外負擔。若加上下游客戶持觀望態度保守備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儘管面板製造商努力控制產量,但仍不敵疲弱的銷售市況,今年中國十一長假促銷結果不如預期,外資預期短期電視面板價格承壓,第四季面臨景氣降溫壓力,而緊接而來雙十一及歐美年終促銷活動結果,將是未來幾個月面板價格能否回溫之重要觀察指標。外資指出,中國大陸十一長假促銷活動期間,電視銷售量年減21.8%,金額年減22.3%,反映先前汰舊換新政策補貼效應遞減與消費動能不足,而面板廠雖在假期進行年度歲修以控制供給,但在需求未見回溫前,價格壓力仍難解除,預期未來幾個月電視面板價格將保持溫和下降趨勢,直到面板訂單動能有所回升,預期第三季電視面板出貨量有高個位數季增,顯著優於季節性平均,隨著前期拉貨效應消退與政策影響減弱,第四季進入傳統淡季,補庫動能預期將逐步降溫,不過,外資預期面板製造商正在迅速做出反應,根據訂單量調整產量,將有助於在短期內緩解價格壓力。第三季顯示器廠平均產能利用率回升至80%至85%,優於前一季度的75%至80%。中國面板廠正從追求營收轉向獲利導向,加上政府補貼減少,供給側紀律逐漸成形,外資認為面板價格週期已由過去數年縮短至數季,結構性改變有助穩定產業獲利。

【財訊快報/方亞申】受到企業獲利優、美國政府可能將重啟以及聯準會可能將降息1碼,美國四大指數週一全面收紅,費半創新高,其他三大指數也重回收盤歷史高點附近,週二台股開盤再度跳空上漲創新高,台積電(2330)、鴻海(2317)、富邦金(2881)等重量級股持續盤堅,被動元件持續攻堅,AI供應鏈散熱重拾漲勢,記憶體族群雖休息但功率半導體接續上漲,封測及PCB皆有個股突圍創高,台股轉眼間已逼近28000點,不過週一融資大增44億元,倒是要小心一點樂觀過頭。美股費半指數這次領先創高,台積電ADR、設備、高通、英特爾、美光及超微都有不錯表現。那指則有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等表現優異,尤其蘋果因新手機推出,銷售情況較預期好,股價少見的大漲3.94%,帶領道瓊、標普、那指一起大漲,四大指數又轉為多頭攻擊型態。台股週一台積電微幅上揚,週二持續盤堅,盤中一度再創歷史新高1500元,總市值第二名的鴻海(2317)同樣創近十餘年新高,帶動指數上漲超過200點,而週一表現最強的被動元件,週二進入震盪,但仍有三集瑞(6862)、蜜望實(8043)、鈞寶(6155)漲停,國巨(2327)也續創新高。而繼之而起的功

【時報-台北電】板卡第四季憂旺季不旺,受限記憶體缺貨價漲,板卡廠供貨受累吃緊,CPU亦有供貨缺口,對第四季為傳統旺季的板卡業者蒙上陰影,二線板卡廠多保守看待第四季出貨動能,法人預估,三大一線板卡廠華碩(2357)、技嘉(2376)及微星(2377)旗下板卡業務第三季站上全年高峰後,第四季將收斂回檔。 不過,隨處理器新平台推動的新品周期帶動,三大板卡台廠的主機板及顯示卡各別出貨皆有較去年雙位數回溫。其中,華碩主機板全年出貨估上看1,500萬片,技嘉也順利回升至千萬片以上、有機會挑戰1,200萬片,微星則亦將有突破千萬片的新高。 另在顯示卡部分,整體GPU供貨因上游資源多集中於AI伺服器相關產品線而出現排擠效應,致高階顯示卡GPU供應吃緊,加上其他關鍵零組件或有缺料,上半年未能如期放量。 惟在新GPU平台的大改款效益下,三大台廠亦皆有價量齊揚的雙位數成長動能,尤第三季受惠NVIDIA RTX 50系列GPU供貨更進一步轉順,再為主要合作顯示卡廠包括三大台廠及承啟、麗臺等挹注出貨利多。 但供應鏈業者指出,進入下半年後,DRAM缺貨及價格飆漲,已直接影響第四季出貨動能,即便品牌端順利採購DRA

新聞來源: 原始來源

讀者評論 (0)

尚無評論

成為第一個發表評論的人吧!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會員
首頁 新聞 商家 活動 聊天